-
公开(公告)号:CN11314034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110413679.7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于重水堆生产C‑14同位素的靶件,包括连接棒和端板,围绕所述连接棒设置有靶筒组件或吸收棒组件,并通过在靶筒组件或吸收棒组件的排列位置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所述端板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棒与上方定位机构相连接并对靶件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靶件放置于重水堆堆芯内,利用热中子的辐照生成C‑14同位素,可实现C‑14同位素的工业化生产,有助于解决C‑14的生产能力,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取得国际同位素交易市场话语权,促进国内生物医药、环保、同位素标记检测等行业的发展,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380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75681.0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5/257 , G21C15/14 , G21C15/18 , G21D1/02 , G21D3/14 , F28D15/02 , F28D15/06 , F01K11/02 , F01K25/10 , F01D15/10 , F01K23/10 , F02C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管微堆的热电转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布雷顿循环装置,具有第一工质输入端、工质分流端、工质回流端和第一工质输出端,且还包括工质分流管路、工质回流管路和分流阀,第一工质输入端和第一工质输出端适于与热管热交换;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具有第二工质输入端和第二工质输出端;中间换热器具有热端入口、热端出口、冷端入口和冷端出口,热端入口连接工质分流端,热端出口连接工质回流端,冷端入口连接第二工质输出端,冷端出口连接第二工质输入端;控制器,用于根据外部输入的负荷需求信号控制分流阀的开度,以调节工质分流管路通过工质回流端传递给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第一工质比例。本申请能够提高热电转换系统的循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9697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232961.X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104 ,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堆外探测器控制棒阴影效应的修正方法,涉及堆外探测器控制棒修正技术领域,S1、首先通过模拟计算建立堆外探测器响应与控制棒棒位的对应关系;S2、计算控制棒阴影效应修正因子;S3、应用修正因子。本发明模拟控制棒移动过程中堆外探测器的响应,获得与控制棒棒位相关的阴影效应修正因子;然后应用修正因子对堆外探测器测量的功率进行修正,减小控制棒阴影效应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79250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1043295.7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7/1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安全分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铅铋堆系统热耦合计算方法,包括稳态计算和瞬态计算,稳态计算结果是瞬态计算的初值条件,瞬态计算前需先进行稳态计算。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方法考虑了靶区和堆区之间的实时热量传递,对于事故工况的描述更精细;基于本计算方法开发的软件可用于研究事故工况下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铅铋堆系统靶、堆之间的热耦合特性及其对整个系统安全性的影响,为系统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兼顾局部细节描述与整体计算效率,既能有效描述边界处热量传递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又不至于计算效率过低(如全系统三维建模),有利于设计方案的快速迭代;整个软件系统可具有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
-
公开(公告)号:CN114914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384105.6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257 ,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反应堆用换热器及支撑结构,换热器涉及反应堆用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高温热管和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两端均安装有换热器端板;热管反应堆用换热器支撑结构,包括换热器支座和支撑底板,所述换热器端板通过换热器壳体支撑在支撑底板上。本发明能够实现高温热管与气体的热量传输,并通过支撑结构允许换热器壳体因轴向膨胀而轴向移动;在热管反应堆正常运行期间,本发明可实现将反应堆的热量通过高温热管和热管换热器传递给热动转换系统的工作介质;在事故情况下能够将热量以自然对流的方式传输到环境空气,从而带出堆芯衰变热,以非能动形式实现余热排出,确保反应堆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530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08516.2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3/32 , G21C3/334 , G21C3/344 , G21C7/103 , G21C17/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型无可溶硼压水堆的堆芯装置,包括燃料组件、可燃毒物、控制棒等,所述堆芯装置采用N盒17×17正方形排列的燃料组件组成,所述N的范围为21、37、57、69、89、97、121,所述燃料组件外侧设置有堆芯径向反射层,所述燃料组件内均布置有控制棒组件。本发明通过本发明的堆芯装置,可以实现冷却剂中取消可溶硼、完全采用控制棒运行控制代替利用传统方式的化学补偿,进行堆芯反应性和功率分布控制,实现燃料棒、控制棒、可燃毒物、中子源、中子探测器的协调设计与布置,满足长换料寿期、反应性控制、安全停堆、功率展平、中子通量分布监测、反应堆启动监测等要求,实现堆芯安全灵活运行与零硼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193331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89572.8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于核反应堆反应性自动控制的装置,它包括一定长度的全封闭耐高温管壳,所述全封闭耐高温管壳内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锂蒸汽汽腔和惰性气体气腔,所述锂蒸汽汽腔与所述惰性气体气腔之间设置有液态金属锂;无需控制驱动机构,能够根据堆芯温度变化全自动、非能动地引入或降低反应性,实现反应堆反应性自动控制;体积小、结构简单,所需的液态金属锂装量很少;金属锂汽化引起的体积变化大,反应性引入速度快,中子吸收体位移及反应性负反馈大;可在不同温度下工作,通过预充压力调节,控制液态锂汽化膨胀的起始温度点;温度反应性负反馈大小可调,通过初始气腔体积,可控制单位温度变化液态锂在堆芯的位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68997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1301452.8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瞬时伽马响应修正的改进堆芯功率分布的测量方法,包括步骤:监测反应堆从稳定功率运行状态依靠控制棒快速插入堆芯停堆过程中堆内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响应信号,记录堆芯中所有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响应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根据快速停堆前后记录的探测器响应电流,确定自给能探测器的瞬时伽马响应份额;通过堆芯在线监测系统,利用瞬时伽马响应份额修正测量过程中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测量电流或者预测过程中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预测电流,重构堆芯功率分布;有效改进堆内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测量电流-预测电流偏差,改进堆芯在线监测系统的堆芯功率分布测量精度,提高最大线功率密度、核焓升热管因子和最小偏离泡核沸腾比等安全参数的监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70090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86638.6
申请日:2015-02-1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硼整体型和离散型组合可燃毒物燃料组件,所述燃料组件包括芯块表面涂覆有载硼可燃毒物的整体型可燃毒物燃料棒和载硼离散型可燃毒物棒,还可包括无可燃毒物的燃料棒。所述离散型可燃毒物材料选用含硼的复合材料可燃毒物芯块;其基体相可选用金属氧化物如Al2O3,或合金如Zr-2、Zr-4;弥散相为硼化物,如B4C、ZrB2、BN等。本发明的可燃毒物燃料组件可以将反应性长期、平稳地抑制在尽量低的水平,同时使残留反应性惩罚最小化,解决长周期换料、低可溶硼堆芯、载钚燃料对堆芯反应性控制的需求以及控制棒运行控制模式对可燃毒物布置的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03374678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7037.1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先进的灰控制棒及吸收体。该吸收体材料中含有铽、铽合金或铽的化合物,其中铽元素占该吸收体材料质量百分比的10~95%。该灰控制棒为细长实心管状结构,该灰控制棒由含有铽、铽合金或铽的化合物的材料制成,其中铽元素占灰控制棒总质量百分比的10~95%。本发明所述的先进的灰控制棒及吸收体,采用铽或铽合金或铽的化合物,由此获得的灰控制棒组件应用于反应堆,其反应性价值几乎不随燃耗发生变化,使得灰控制棒组件使用寿命超过20年。采用反应性价值随燃耗下降的中子吸收体材料(银、铪、铒、铕或镝的合金或化合物等)用于抵消铽、铽合金或铽的化合物随燃耗逐渐升高的反应性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