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71738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810094289.2
申请日:2008-04-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秦山核电有限公司
IPC: G21C19/105 , G21C3/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用于反应堆中更换核燃料的设备,具体公开了一种燃料棒更换装置用夹头。一种燃料棒更换装置用夹头,包括锁紧套管和设在锁紧套管内的弹性夹头管,锁紧套管下部有一扩口锥面,弹性夹头管下端内侧与燃料棒头部相配,弹性夹头管下部管壁上开有至少两个纵向细槽,其特征在于:弹性夹头管内设有扩口胀管,扩口胀管的上部与弹性夹头管固定连接,扩口胀管的下端管壁上开有至少两个纵向细槽。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一个零件(芯棒)的单一的提升和下插动作就实现了对燃料棒的抓取或脱离,且能在抓取燃料棒后依靠弹性夹头管本身的夹紧力和锁紧套管的夹紧力共同锁定抓头,从而使燃料棒的检测和更换过程中抓取燃料棒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1271738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94289.2
申请日:2008-04-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105 , G21C3/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用于反应堆中更换核燃料的设备,具体公开了一种燃料棒更换装置用夹头。一种燃料棒更换装置用夹头,包括锁紧套管和设在锁紧套管内的弹性夹头管,锁紧套管下部有一扩口锥面,弹性夹头管下端内侧与燃料棒头部相配,弹性夹头管下部管壁上开有至少两个纵向细槽,其特征在于:弹性夹头管内设有扩口胀管,扩口胀管的上部与弹性夹头管固定连接,扩口胀管的下端管壁上开有至少两个纵向细槽。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一个零件(芯棒)的单一的提升和下插动作就实现了对燃料棒的抓取或脱离,且能在抓取燃料棒后依靠弹性夹头管本身的夹紧力和锁紧套管的夹紧力共同锁定抓头,从而使燃料棒的检测和更换过程中抓取燃料棒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924364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50398.9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电力装置,它包括反应堆系统模块、发电系统模块、辅助系统模块和控制系统模块,所述反应堆系统模块分别与所述发电系统模块、所述辅助系统模块和所述控制系统模块相连接,所述发电系统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中心相连接;所述反应堆系统模块设置于地面以下,所述发电系统模块设置于地面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反应堆系统模块的功率小,体积小,采用非能动设计,可完全置于地下并淹没于地下水池中并通过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实现非能动余热排出,采用一体化堆顶组件和整堆芯的换料方式,显著地缩短了换料时间,可以显著地提高对飞机撞击、恐怖袭击、飓风、地震等外部事件的抵御能力,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37586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10127020.6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专设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主控室的非能动空调系统。解决主控室在事故后72h后的、长期的可居住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双吸附式制冷装置,左制冷装置与右制冷装置之间借助于连通阀连通,并由乏燃料池余热驱动左制冷装置与右制冷装置,并由乏燃料池余热驱动吸附式制冷装置,从而产生四种工作模式,运行时,从左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开始,然后回质过程、回热过程、接着右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再是回质过程,吸附床冷却过程、最后回到开始的左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如此循环进行,能有效控制主控室内温度,确保主控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非能动、安全、可靠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7487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067928.1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B23H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水下维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下电火花加工驱动装置。该装置中主驱动轴组件的左端穿过箱体前面板上的通孔,并通过动密封组件实现主驱动轴组件的滑动密封;主驱动轴组件包括左端的驱动轴和右端的同步带,其中,驱动轴左端贯穿箱体前面板,驱动轴右端通过同步带与布置在箱体内部的步进电机组件相连接;在箱体内还设有滑动导轨,滑动导轨与主驱动轴组件相连接,使主驱动轴组件的同步带由步进电机组件提供动力,带动主驱动轴组件沿着滑动导轨前后运动。该驱动装置,通过多层动密封结构,保证了整个驱动装置的密封性能;同时,结构紧凑,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既节省了空间又提高了加工进度,并可在水下承压环境下进行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3968122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39468.7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F16K17/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7/4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单盲管结构的快开阀,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卸压系统的卸压阀。它包括阀体和阀盖,阀体和阀盖连接,阀体内设有活塞,活塞侧面设有活塞环,通过拉紧螺栓吊在阀盖之下,拉紧螺栓设有一处薄弱截面,活塞下方设有缓冲组件,阀体中设有盲管,盲管的端部设有上盖和下盖的夹持零件,阀体出口端内部设有挡板,阀体的底部设有一块底板和位置指示组件,其中底板与阀体连接,上方铺设有缓冲材料。本发明的优点是,本阀门的流道上采用了单盲管结构,盲管的出口端为完全封闭的一体结构,保证了阀门关闭状态下的零泄漏;盲管的端部和本体的连接处为薄壁结构,利用活塞的冲击能够可靠的打开阀门。
-
公开(公告)号:CN103375862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7020.6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专设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主控室的非能动空调系统。解决主控室在事故后72h后的、长期的可居住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双吸附式制冷装置,左制冷装置与右制冷装置之间借助于连通阀连通,并由乏燃料池余热驱动左制冷装置与右制冷装置,并由乏燃料池余热驱动吸附式制冷装置,从而产生四种工作模式,运行时,从左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开始,然后回质过程、回热过程、接着右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再是回质过程,吸附床冷却过程、最后回到开始的左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如此循环进行,能有效控制主控室内温度,确保主控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非能动、安全、可靠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4648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77783.7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核驱动斯特林装置,它包括安全筒,在所述安全筒内设置有核燃料块,所述核燃料块内设置有若干贯通的热管,所述热管的一端与斯特林发电机相连接,在所述核燃料块的外部包裹有控制反应性和放射性的控制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新的核能发电技术,即用核燃料块代替压水堆的燃料组件堆芯,通过贯通核燃料块的热管代替水,通过热管传递热量驱动的斯特林发电机发电,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为地面/水下/车载/通讯基站和通讯卫星等提供了新的电源选择,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94641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71692.2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核驱动布雷顿装置,它包括容器,在容器的中部设置有核燃料块,在核燃料块中贯穿设置有若干导热管,核燃料快连接有布雷顿循环装置,布雷顿循环装置的一端连接有发电机,布雷顿循环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机,核燃料块的外侧设置有反应性和放射性控制环,在核燃料块的外侧还设置有排热器;采用了新的核能发电技术,即耦合了核裂变技术和燃气轮机技术,通过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或氮气进行布雷顿循环,实现核能向电能的高效转换,显著简化了系统配置,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满足公路/船舶/飞机/宇航运输要求,可用于海陆空天各类场景,为数据中心、偏远矿区、紧急救援等提供核电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487487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070046.0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夹具领域,具体涉及核电站水下维修所用的侧孔加工电极夹具。在核电站运行及维护过程中,水下切割、加工技术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其中水下电火花加工术技术在核电站维修领域有极广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本水下电火花侧孔加工电极夹具,使电极驱动系统前后进给运动转换为侧向进给运动,可用于侧向孔的加工。同时可与其他加工工况使用同一型号的电极驱动系统进行加工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