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5314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910642104.5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激光焊接综合控制系统及其焊接方法,包括移动气罩(11)、送丝机(13)、激光源控制柜(7)、气控箱(14)、水冷机(8)、控制器(4)、储存器(3)、图像处理器(6)、工控机(5)、监控主机(1)、水下全景摄像机(2)、水平位移传感器(9)、垂直距离传感器(12)、固定机架(10)、激光焊接头(71)、局部观察摄像机(15)。本系统提高了控制精度和焊接质量,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人工操作的误差和轨迹偏移;本系统通过控制激光焊接头可对池底钢覆面裂缝进行焊接修复,可彻底解决泄漏问题,避免了原临时封堵等应对措施带来的有效期短、施工不便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486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94199.1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6/122 , B23K26/21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激光焊接光纤更换装置、机器人及光纤更换方法,涉及激光焊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水下激光焊接光纤更换复杂,耗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该水下激光焊接光纤更换装置包括排水装置、行进装置、插拔装置和换位机构,当光纤需要校正时,在行进装置带动下行进至异常位置并调整校正光纤位置;当光纤需要更换时,行进装置带动携带备用光纤的装置行进至指定位置,用排水装置在机壳内形成局部气室,再通过插拔装置将损坏的检测光纤拔下,通过换位机构调换检测光纤与备用光纤的位置,再通过插拔装置将备用光纤插接至激光头上完成水下光纤的更换。本发明在模拟空气环境下实现水下激光焊接光纤的快捷更换,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514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77692.X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大西洋焊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K35/30 , G21C13/087 , G21C13/02 , C22C38/44 , C22C38/5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58 , C22C38/54 , C22C38/00
Abstract: 一种热管微堆焊接用钨极氩弧焊丝,按重量比计,包括0.04%‑0.06%的C、0.04%‑0.06%的N、0.3%‑0.6%的Si、1.0%‑2.0%的Mn、2.2%‑2.7%的Mo、11.5%‑13.5%的Ni、18.0%‑20.0%的Cr、0.04%‑0.1%的Zr,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中P≤0.015%、S≤0.003%、Cu≤0.1%、Sb≤0.002%、Pb≤0.001%、Se≤0.015%、Sn≤0.005%、Zn≤0.01%、O≤0.005%、H≤0.0005%、Co≤0.06%、Nb≤0.05%、Ca≤0.1%、As≤0.01%,Al≤0.03%、Ti≤0.03%、V≤0.05%且Al+Ti+V≤0.08%。该热管微堆焊接用钨极氩弧焊丝能够对316H不锈钢进行钨极氩弧焊焊接,所形成的焊缝组织能够在700℃‑750℃条件下长期温度服役并保持良好的强度与耐腐蚀性能,适用于热管微堆的堆芯及堆仓结构件焊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焊接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6040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58986.6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F10/64 , C21D9/00 , B22F10/28 , C22C38/44 , C22C38/58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52 , B33Y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316L核工程小型部件的热处理工艺,采用增材制造方法制备得到316L核工程小型部件,对316L核工程小型部件进行热处理工艺,所述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316L核工程小型部件置于热处理炉中,按照不大于[220℃÷(T/25mm)]/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00‑1200℃;在1100‑1200℃的条件下保温2‑4h,然后出炉进行空冷降温,冷却至室温;本发明提供的增材制造316L核工程小型部件的热处理工艺,通过试验验证,通过提高热处理保温温度及时间的方式起到接近固溶处理的效果,可有效降低热处理成本、工件变形率、内应力水平。满足核工程不锈钢小型部件晶间腐蚀及耐磨蚀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7465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06835.7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缝缺陷检测系统、焊缝表面缺陷识别方法及焊缝尺寸缺陷测量方法。该焊缝缺陷检测系统包括壳体;夹持单元,包括活动臂,活动臂的一端固定在焊接设备上,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采集单元,设置在壳体内,采集单元包括第一相机、第二相机和激光器,激光器用于扫描焊缝的表面,第一相机用于采集激光器照射在焊缝表面的条纹信息,第二相机用于采集焊缝的表面图像;采集单元通过夹持单元的活动臂来调节采集角度,以使激光器照射焊缝表面,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能获取对应的条纹信息和表面图像。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焊缝表面缺陷和尺寸缺陷的自动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79363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92829.1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激光焊接光纤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水下激光焊接技术领域,解决了水下激光焊接中,光纤破损没有专业检测设备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外壳及设置其内的光学组件和检测组件。外壳上设置工作激光入射口、检测激光入射口和光纤接口,工作激光和检测激光经由光学组件的一系列反射、透射和/或聚焦作用,入射至光纤接口处的光纤内,在不影响激光焊接光纤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通过检测激光对光纤进行实时检测,当光纤存在破损时检测激光会被反射回水下激光焊接光纤检测装置内,经光学组件引导后被检测组件接收和反馈,实现了水下激光焊接光纤的专业检测,及时有效地检测水下激光焊接光纤的故障破损,保证了水下激光焊接的可靠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7656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93327.0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6/21 , B23K26/70 , B23K26/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常压局部干法焊接排水装置,涉及水下焊接设备技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水下激光焊接过程的长时间进行,排水罩内积累大量焊接烟尘,无法及时大量且有效排出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排水罩、焊接构件、排烟构件和密封构件,排烟构件包括抽气泵和抽气格栅,抽气泵固定连接于排水罩上,抽气泵的抽气端连通于容纳腔,抽气格栅固定连接于排水罩内壁上。通过抽气泵和抽气格栅的配合对排水罩内部焊接产生的烟气进行抽吸,抽气格栅可以根据烟尘流动趋势,实现焊接烟尘等离子气体后部抽吸,以此解决在水下激光焊接过程长时间进行,排水罩内积累大量焊接烟尘,无法及时大量且有效排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3279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08803.7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水下局部干法激光填丝焊接系统及方法,属于水下焊接技术领域,包括排水气罩、供气装置、送丝装置、激光焊接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排水气罩设置在水下,覆盖在水下待焊接区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供气装置、送丝装置和激光焊接装置电连接;还包括水下驱动装置,所述排水气罩固定在水下驱动装置上,水下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公开在水下局部干法焊接完成后,利用激光光束对焊缝进行重熔处理,改善焊缝表面组织结构,优化焊缝成型性能,解决水环境下焊缝冷却速度加快、铺展不开、熔合性差、焊缝晶间腐蚀等问题,有效提升水下成形焊缝的质量,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810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10136.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式混凝土容器乏燃料干法贮存系统用转运容器,包括筒体组件、顶盖以及底板,筒体组件包括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第二屏蔽层围设于第一屏蔽层的外周,第一屏蔽层用于屏蔽伽马射线,第二屏蔽层用于屏蔽中子射线,筒体组件用于装载乏燃料的密封容器;顶盖设于筒体组件顶部并与筒体组件相连接,顶盖中部设有可拆卸的吊孔盖;底板设于筒体组件底部并与筒体组件可拆卸连接。筒体组件包括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既满足屏蔽需求,还可以防止转运过程中跌落、飞射物撞击等事故对其内部的密封容器及乏燃料造成的损伤,相对于现有的钢‑铅‑钢的复合结构,具有更好的结构整体性,可以提供更好的结构防护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3810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06701.2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燃耗乏燃料贮运两用密封容器,包括筒体和燃料篮,筒体内壁沿其轴向设置有限位支撑组件;燃料篮沿筒体的轴向穿设于筒体内部并与限位支撑组件相配合;燃料篮外周侧与筒体内壁间隙配合且彼此连通。上述高燃耗乏燃料贮运两用密封容器,燃料篮采用一体设置的方式,且筒体对燃料篮的支撑采用轴向的限位支撑组件,而非沿燃料篮轴向设置多个支撑板,如此在贮存阶段有利于燃料篮的最大化容量,单个密封容器可以装载更多的燃料组件以提高经济性,且满足运输的需求;燃料篮外周侧与筒体内壁间隙配合,保证了密封容器良好的自然循环对流换热性能,可有效地将高燃耗乏燃料的衰变热传递至密封容器外壁,保证燃料包壳的温度处于限值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