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焓热泵系统的关机控制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8826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0030764.0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焓热泵系统的关机控制方法与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依据关机指令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关闭;控制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维持工作状态,并依次控制四通阀由第一导通状态切换为第二导通状态、电子膨胀阀打开以及压缩机停止工作;第一导通状态为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第三端与第四端连通;第二导通状态为第一端与第四端连通,第二端与第三端连通;四通阀处于第一导通状态时,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之间形成第一压力差;控制蒸发器和冷凝器维持工作状态,并依次控制风机停止工作、四通阀关闭以及电子膨胀阀关闭,以使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之间形成第二压力差,第一压力差大于第二压力差;本发明减小了热泵系统管路关机时的振动与噪音。

    一种压缩机的下壳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79098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114637.3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下壳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下壳体组件包括下壳体和底脚,下壳体的底面为球面;底脚包括接合部和支撑部,接合部与下壳体的底面连接,支撑部与接合部连接,且支撑部的底面低于下壳体的最低点。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下壳体的底面为球面优化下壳体组件的结构,增强底脚与下壳体的连接刚度,使得下壳体组件具有较高的模态频率,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

    一种压缩机的下壳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79098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110114637.3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下壳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下壳体组件包括下壳体和底脚,下壳体的底面为球面;底脚包括接合部和支撑部,接合部与下壳体的底面连接,支撑部与接合部连接,且支撑部的底面低于下壳体的最低点。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下壳体的底面为球面优化下壳体组件的结构,增强底脚与下壳体的连接刚度,使得下壳体组件具有较高的模态频率,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

    泵体组件及滚动转子压缩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8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75911.8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泵体组件,该泵体组件包括气缸,其中气缸包括缸体及缸体围设形成的第一腔体,缸体开设有切口部,且切口部的一端延伸至缸体的内壁,切口部的另一端延伸至气缸的排气侧,切口部的边缘与缸体的内壁之间的最大距离为b,缸体的厚度为B,其中0<b/B≤0.2,切口部连通于第一腔体,且交接于气缸的排气侧,第一腔体中的高压气体经切口部以及气缸的排气侧后排出,降低了余隙容积,提升了容积效率,同时能够降低噪声;本发明提供的滚动转子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泵体组件,由于泵体组件降低了余隙容积,提升了容积效率,兼顾了降低噪声,因此该滚动转子压缩机的排量较大且噪声较低。

    减振支撑结构及包括其的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633591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111608607.4

    申请日:2021-12-24

    Inventor: 曹培根 袁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支撑结构及包括其的压缩机系统,减振支撑结构适用于压缩机系统,包括用于抵撑压缩机的下壳盖的托盘和底盘;托盘包括与压缩机的下壳盖相契合的托盘本体和与托盘本体连接的n个托盘支脚,托盘支脚的位置与压缩机支脚位置相对应;底盘包括底盘本体和连接部,连接部分别与托盘本体和底盘本体相连接;底盘本体设置有m个第一安装孔,用于与机组底板相连接。本发明的包括了托盘和底盘的减振支撑结构构成一整体,取代了现有的多个分立的橡胶脚垫组成的支撑结构,避免由于单个橡胶脚垫颈部受到压缩机支脚的挤压而隔振能力会恶化,并将一部分压缩机的振动通过螺栓直接传递到机组底板,导致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振动和噪声较大的情形。

    空心活塞制作方法、空心活塞、气缸及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8143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64924.5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心活塞制作方法、空心活塞、气缸及压缩机,包括:将一第一圆管和一第二圆管均与第一圆环板的同一侧同轴相连,所述第一圆管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一圆环板的内径,所述第一圆管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圆管的内径,所述第二圆管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圆环板的外径,所述第二圆管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圆管的长度;将所述第一圆管和所述第二圆管的远离所述第一圆环板的一端与一第二圆环板同轴相连,所述第二圆环板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圆环板的外径,所述第二圆环板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一圆环板的内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心活塞的板拼制作解决方案,使空心活塞的制作简洁化高效化。

    储液器和压缩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367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594359.2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液器和压缩机,其中,储液器包括:筒体、隔板、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筒体具有内腔,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内腔中,并与所述内腔的腔壁连接,以将所述内腔分割为沿其轴向排列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筒体的其中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进气接口,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接口处并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出气接口,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所述出气接口处并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其中,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流孔,所述至少一个通流孔均沿着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设置并贯穿所述隔板。在本申请提供的储液器和压缩机中,通过在储液器的隔板上设置通流孔,以抑制储液器空腔模态,能够有效降低噪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压缩机、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压缩单元的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542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590233.4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空调室内机、空调系统及压缩单元的装配方法,所述压缩机包括机壳和压缩单元,所述压缩单元设在所述机壳内限定出的密闭空间内;其中,所述压缩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气缸、一个曲轴和至少两个活塞,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气缸之间设有一个隔板,所述曲轴上设有至少两个偏心部,每个所述气缸内设有一个所述偏心部,每个所述活塞对应套设在一个所述偏心部上;且,每个所述偏心部的外径d偏、每个所述偏心部的偏心量e和所述主轴的直径d轴1,满足以下关系:e>(d偏‑d轴1)/2,通过增大所述偏心量来实现所述压缩机在所述机壳的小尺寸的限制下的大排量。

    消音器盖及压缩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42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733962.9

    申请日:2022-1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消音器盖及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该消音器盖,该消音器盖包括凸起部和连接部,连接部设置于凸起部的周围,连接部用于连接压缩机的法兰,凸起部包括中心腔室和若干个消音腔,若干个消音腔设置于中心腔室的周围;消音器盖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消音孔与至少一个第二消音孔,至少一个第一消音孔设置于一个消音腔的顶壁,至少一个第二消音孔设置于另一个消音腔的侧壁。这种设置能够有效地优化排气流道,在压缩机排气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小噪音峰值,有效改善了压缩机的整体噪声水平。

    双级减振结构及包括其的压缩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359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603813.6

    申请日:2021-12-24

    Inventor: 曹培根 袁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级减振结构及包括其的压缩机系统,双级减振结构适用于压缩机系统,包括支撑压缩机本体的第一减振组件和支撑所述第一减振组件的第二减振组件;所述第一减振组件包括多个支架和支撑多个所述支架的多个第一弹性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包括中间隔板和支撑所述中间隔板的多个第二弹性支撑组件。本发明的双级减振结构包括两组减振组件,压缩机本体先通过第一减振组件连接,在通过第二减振组件与机组底板相连接,压缩机的振动一部分传递给第二减振组件的中间隔板,最终向机组底板的振动传递率要明显小于现有的一级减振结构,降低压缩机系统振动噪音的同时提高压缩机系统整机的稳定性、效率和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