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强度场的结构疲劳强度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7999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910623543.1

    申请日:2019-07-11

    Inventor: 卢曦

    Abstract: 针对现有的按照整体强度观点进行的结构疲劳强度设计过程中应力场与整体强度失配现象,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强度场的结构疲劳强度设计方法。把机械结构和零部件的疲劳强度作为场处理,把结构应力场和疲劳强度场有机地匹配起来,具体方法为根据结构危险截面的最高应力幅值分布,确定结构危险截面的理想疲劳强度场分布;结合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冷作强化‑残余应力场,设计出结构危险截面的实际疲劳强度场;应用全场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就可以对结构危险截面疲劳强度设计水平进行定量评价。

    基于疲劳强度的结构全场轻量化水平定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799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910623539.5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针对现有的基于疲劳强度的轻量化设计方法存在的无法进行机械结构和零部件基于疲劳强度的全场轻量化水平定量评价现象。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疲劳强度的结构全场轻量化定量评价方法,使用结构疲劳强度场与结构应力场进行匹配,进行结构全场轻量化定量评价。具体为根据结构危险截面的最高应力幅值分布,确定结构危险截面的理想疲劳强度场分布,根据静强度分布要求以及危险截面残余应力分布要求,确定结构危险截面的疲劳强度分布。应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进行结构危险截面的全场轻量化水平定量评价。

    基于静强度的结构全场轻量化定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605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0623661.2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针对现有的轻量化设计方法存在的无法进行全场定量的轻量化评价现象。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静强度的结构全场轻量化定量评价方法,使用结构静强度场与结构应力场进行匹配,进行结构全场轻量化定量评价。具体为根据结构危险截面的最高应力分布,确定结构危险截面的理想静强度场分布,根据结构热处理要求和材料的端淬曲线以及强度硬度转换关系,确定结构危险截面的静强度分布。应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进行结构危险截面的全场轻量化水平定量评价。

    一种工程机械支重轮轮体和链轨节的硬度场匹配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7400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0028944.8

    申请日:2018-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支重轮轮体和链轨节的硬度场匹配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支重轮轮体与链轨节的硬度比范围;步骤二,确定支重轮轮体和链轨节的材料;步骤三,确定支重轮轮体的轴径部分和轮缘部分、链轨节的踏面部分和侧面部分的磨损极限;步骤四,确定支重轮轮体的轴径部分和轮缘部分、链轨节的踏面部分和侧面部分的表面硬度;步骤五,确定支重轮轮体的轴径部分和轮缘部分、链轨节的踏面部分和侧面部分的硬化层深度;步骤六,确定支重轮轮体和链轨节的芯部硬度;步骤七,确定支重轮轮体的轴径部分和轮缘部分、链轨节的踏面部分和侧面部分的硬度梯度。

    电磁扭杆离合器离合盘的防干涉削角结构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7269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560344.0

    申请日:2019-06-26

    Inventor: 卢曦 朱卓选 石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扭杆离合器离合盘的防干涉削角结构及设计方法,该削角结构为离合盘上在弹性扭杆组件的弹性扭杆摆动极限角度处设置的削角结构,削角结构包括削角切削角度、削角切削截面形状和尺寸,削角切削角度大于或等于扭杆摆动极限角度;该设计方法包括:(1)弹性扭杆摆动极限角度设计,(2)设计离合盘防干涉削角切削截面形状,(3)离合盘防干涉削角的切削角度,(4)设计离合盘防干涉削角截面尺寸。本发明的防干涉削角结构及设计方法,可避免扭杆摆动后与离合盘发生干涉,将离合盘上易发生干涉的部分移除。该切削角设计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磁扭杆双离合器和电磁扭杆单离合器结构设计,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无芯棒旋锻径向临界几何进给量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9264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710811971.8

    申请日:2017-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芯棒旋锻径向临界几何进给量确定方法,其步骤为:(1)确定无芯棒旋锻内外圆的旋锻变形和最大变形位置;(2)确定无芯棒旋锻内外圆最大变形量与径向进给量之间的关系;(3)根据无芯棒旋锻的几何变形确定满足旋锻质量的临界几何形状;(4)根据临界几何形状确定无芯棒旋锻径向临界几何进给量;(5)无芯棒旋锻过程中径向临界几何进给量的计算流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芯棒旋锻径向临界几何进给量的确定方法,无芯棒旋锻径向临界几何进给量的确定是提高旋锻轴产品内外圆度质量,预防内外圆度质量缺陷、旋锻折叠缺陷和内表面裂纹缺陷等的重要手段。

    基于疲劳强度的结构全场轻量化水平定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799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23539.5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针对现有的基于疲劳强度的轻量化设计方法存在的无法进行机械结构和零部件基于疲劳强度的全场轻量化水平定量评价现象。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疲劳强度的结构全场轻量化定量评价方法,使用结构疲劳强度场与结构应力场进行匹配,进行结构全场轻量化定量评价。具体为根据结构危险截面的最高应力幅值分布,确定结构危险截面的理想疲劳强度场分布,根据静强度分布要求以及危险截面残余应力分布要求,确定结构危险截面的疲劳强度分布。应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进行结构危险截面的全场轻量化水平定量评价。

    电磁扭杆离合器离合盘的工作沟槽结构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7270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60361.4

    申请日:2019-06-26

    Inventor: 卢曦 石松 朱卓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扭杆离合器离合盘的工作沟槽结构及设计方法,该结构中的离合盘上设有导向槽和工作沟槽,工作沟槽与离合盘的导向槽之间通过过渡圆弧连接,工作沟槽为半球形沟槽或半圆柱状沟槽;传力钢球与工作沟槽的接触点过球心法向截面为传力截面,半球形沟槽的传力截面为半圆形截面,半圆柱形沟槽的传力截面为单圆弧形截面、双心圆弧形截面或椭圆形截面;该设计方法包括:(1)离合盘工作沟槽结构形式设计,(2)工作沟槽的椭圆截面尺寸设计,(3)工作沟槽的宽度与深度设计,(4)工作沟槽的过渡圆弧设计。本发明的电磁扭杆离合器离合盘的工作沟槽结构及设计方法,可以提高钢球与工作沟槽的接合效率,有利于钢球进出工作沟槽方便、结构可行性高。

    电磁扭杆离合器主转盘上载荷传递导向槽结构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615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60355.9

    申请日:2019-06-26

    Inventor: 卢曦 朱卓选 石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扭杆离合器主转盘上载荷传递导向槽结构及设计方法,导向槽具有上下顶角开口,导向槽与扭杆槽之间通过过渡圆弧连接,导向槽为圆柱状导向槽或棱柱状导向槽;承载钢球与导向槽的接触点过承载钢球球心的截面为承载截面:圆柱状导向槽的承载截面为圆形承载截面;棱柱导向槽的承载截面为菱形承载截面或者正方形承载截面;导向槽与承载钢球之间预留有间隙;该设计方法包括:(1)主转盘载荷传递导向槽的结构形式设计,(2)载荷传递导向槽的承载截面尺寸设计,(3)导向槽上下顶角开口宽度设计,(4)载荷传递导向槽过渡圆弧设计。本发明的导向槽结构可以同时满足力矩传递和导向的功能。

    等速万向传动轴含芯棒旋锻轴向进给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5851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00575.8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轿车等速万向传动轴含芯棒旋锻轴向进给工艺参数确定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坯料的类型、尺寸和模具的结构;步骤2,确定含芯棒旋锻的轴向进给方式;步骤3,根据模具的几何尺寸来确定受几何约束的含芯棒旋锻的轴向极限进给量;步骤4,通过有限元模拟来分析最大锻打力和最大等效应力与轴向进给量的关系来确定受应力约束的含芯棒旋锻的轴向极限进给量;步骤5,在满足受几何约束下的含芯棒旋锻的轴向极限进给量和受应力约束的含芯棒旋锻的轴向极限进给量下确定最佳轴向进给量;步骤6,根据旋锻频率、最佳轴向进给量以及进行轴向进给的时间来确定含芯棒旋锻的轴向进给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