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内机油吸油管与异型法兰的装配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9945960U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20490013.6

    申请日:2023-03-15

    Inventor: 姚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内机油吸油管与异型法兰的装配模具,用于连接装配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吸油管与异型法兰,包括有底板、后档板、下夹模、上夹模、上模板、滑块、燕尾键、挡板、以及压板,其中所述下夹模和上夹模设置有与吸油管管体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上夹模的下方连接有导柱,所述下夹模设置有与所述导柱相匹配的导柱孔;所述滑块的前侧设置有塞打螺栓并套设弹簧,通过所述塞打螺栓和弹簧与下夹模连接;所述滑块的上部设置有大凹槽,所述大凹槽顶端中部和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垫块和销钉。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本装配模具可以快速固定异型法兰,减少对焊接技术工种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发动机增压器回油管的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504587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1198171.6

    申请日:2022-05-10

    Inventor: 姚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增压器回油管的检测装置,包括:基座;设于所述基座上的至少一个可活动检测块,其上设有可接收所述回油管的至少一部分管段的检测槽;设于所述基座上的至少一个固定检测块,其上设有可接收所述回油管其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管段的检测槽;其中,各检测槽设有与回油管上与该检测槽咬合的管段匹配的至少一个拐角部;至少一个所述可活动检测块的检测槽的敞口方向与至少一个所述固定检测块的检测槽的敞口方向所成的角度β大于0°;可活动检测块可在检测位置与待加载位置之间切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机油吸油管压偏模具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745867U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20022005.X

    申请日:2021-01-05

    Inventor: 姚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油吸油管压偏模具,其包括上连接组件、上滑块、凹模组件、两个插片和两个下滑动机构,所述上滑块的底端朝向所述凹模组件并具有压偏槽,所述上滑块的顶端连接于所述上连接组件并能够在所述上连接组件上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凹模组件的方向移动,所述凹模组件的顶面朝向所述上滑块并具有用于放置机油吸油管的定位凹槽,两个所述插片分别连接于所述上连接组件的两端,两个所述下滑动机构分别连接于所述凹模组件的两端并能够在所述凹模组件上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移动。实现了一次装夹,机油吸油管多个位置的压偏,压偏外形尺寸稳定,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用性强,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产成品出入库防错追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252602U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21622434.6

    申请日:2023-06-26

    Inventor: 姚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成品出入库防错追溯系统,包括储存标准数据的数据库、打印并粘贴标签的第一贴标机及第二贴标机、提取标签上标准数据的扫码器、对比标准数据的报警装置、接收储存标准数据的终端计算器;所述第一贴标机及第二贴标机信号端与所述数据库信号端连接,所述报警装置内安装有逻辑判断程序,所述扫码器、终端计算器的信号端与报警装置的信号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贴标机和第二贴标机的同侧分别设置有共线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中间设置有工作台,所述扫码器及报警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可通过自动贴标加人工比对的方式,防止产品错装,同时可通过箱码追溯产品,减少溯源成本。

    一种发动机冷却水管端部双鼓包结构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9520210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20103643.3

    申请日:2023-02-03

    Inventor: 姚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水管端部双鼓包结构成型模具,用于加工制作冷却水管端部的双鼓包结构,包括有夹模、副夹模座、副夹模和冲模,其中:所述夹模、副夹模座和副夹模均为左右对称的结构,所述冷却水管固定于所述夹模内部凹槽中;所述副夹模外形尺寸与所述副夹模座内部凹槽尺寸相匹配,并安装固定于所述副夹模座内部;所述副夹模内侧设计有与双鼓包结构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冲模由四个独立的冲模组件:冲模一、冲模二、冲模三和冲模四组成。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本成型模具可以一次成型冷却水管端部的双鼓包结构,减少生产工序和成本;采取钢管一体成型技术代替原来的焊接技术,避免因焊接导致的断裂和失效;模具部件采取左右对称的设计,便于装卸以及故障时模具组件的更换。

    一种发动机机油加油管管端间歇螺纹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9520206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20083415.4

    申请日:2023-01-29

    Inventor: 姚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加油管管端间歇螺纹模具,用于加工制作加油管管端的间歇螺纹结构,包括模芯、夹模和撑芯,其中:所述模芯与夹模均为圆周三等分结构,所述模芯外壁上以及所述夹模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加油管管端的间歇螺纹相对应的间歇螺纹凹槽和间歇螺纹凸筋,且所述间歇螺纹凹槽与间歇螺纹突筋的位置、形状和尺寸相匹配;所述模芯中心设有内孔,所述内孔的前端设置成锥面;所述撑芯位于所述模芯的内孔中,其前端设计有圆台状头部,该圆台状头部的锥面角度与所述模芯的内孔前端的锥面相同。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本间歇螺纹模具可以一次成型加油管管端的间歇螺纹,减少生产工序和成本;采取一体扣压成型技术代替原来的焊接技术,避免因焊接导致的断裂和失效;模芯与夹模组件采取圆周三等的设计,便于装卸以及故障时模具组件的更换。

    车用柴油发动机异型管单壁孔冲孔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2792638U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20769305.X

    申请日:2020-05-11

    Inventor: 姚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柴油发动机异型管单壁孔冲孔模具,其包括冲针、冲针固定板、凹模和凹模安装板,所述凹模连接于所述凹模安装板的顶部,所述凹模安装板的外表面具有与异型管相适配的缺口,所述凹模连接于所述凹模安装板并用于插入所述异型管内,所述凹模内具有腔孔,所述腔孔自所述凹模的顶面沿竖直方向贯穿至所述凹模的底面,所述冲针固定板的底面连接于所述冲针的顶部并能够带动所述冲针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使所述冲针插入至所述腔孔内或者缩回至所述腔孔外。通过冲针来对异型管单壁孔进行加工,使得冲孔面光洁无毛刺,尺寸稳定,且加工效率更高。同时,无需使用冷却液,不污染环境,节省工序,大大节约成本。

    用于船用发动机等径管焊接圆弧切口的刀口模

    公开(公告)号:CN212190794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20768256.8

    申请日:2020-05-11

    Inventor: 姚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船用发动机等径管焊接圆弧切口的刀口模,其包括刀主体,所述刀主体包括有安装板、第一柱形圆弧刀和第二柱形圆弧刀,所述第一柱形圆弧刀和所述第二柱形圆弧刀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柱形圆弧刀的底部具有第一圆弧刀口部,所述第二柱形圆弧刀的底部具有第二圆弧刀口部。通过第一圆弧刀口部和第二圆弧刀口部来分别对钢管加工圆弧切口,从而实现对等径管焊接圆弧断压成型,加工效率高,且尺寸稳定,同时,加工后圆弧面毛刺小,无需后续打磨就可以直接焊接,节省工序,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型腔弯管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2190726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20768266.1

    申请日:2020-05-11

    Inventor: 姚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型腔弯管模具,其包括成型轮模、成型夹模和导向组件,成型轮模的外周面上具有弯曲凹槽,成型夹模的底部具有夹持凹槽,成型夹模能够沿靠近或者远离成型轮模的方向移动,以使成型夹模的底部能够抵靠于成型轮模,且夹持凹槽与弯曲凹槽相对应并形成有用于夹持发机机机油吸油管的弯曲型腔,成型轮模能够旋转运动,且成型夹模能够随成型轮模一同旋转运动,导向组件位于成型轮模的一侧,导向组件具有导向型腔,发机机机油吸油管穿过导向型腔并能够在导向型腔内滑移。从而实现一体弯曲成型,有效避免了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存在沙眼、气孔泄漏的风险;同时,无焊接产生的飞溅、残留,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具有更佳清洁度。

    双鼓包镦头模具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592700U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21643358.1

    申请日:2017-11-30

    Inventor: 姚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鼓包镦头模具,其包括有:第一哈夫模具,具有自第一哈夫模具的端部沿与第一哈夫模具的开合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装夹孔;第二哈夫模具,设置于第一哈夫模具的端部,第二哈夫模具具有沿与第二哈夫模具的开合方向垂直的方向贯穿第二哈夫模具的第二装夹孔,第二装夹孔与第一装夹孔连通,第二装夹孔的轴线与第一装夹孔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导向部,设置在第一哈夫模具上,导向部将第二哈夫模具夹持于第一哈夫模具上,第二哈夫模具沿导向部开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鼓包镦头模具加工能力强,适用性广泛,冲压可靠且高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