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9546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381550.5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城投水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污水管加固修复用的特种机器人,包括:行走装置,用于在污水管内移动;装设于所述行走装置一侧的清洗装置,包括可与所述污水管的内壁面相贴的清洁刷,所述清洁刷可相对于所述行走装置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所述清洁刷而对所述污水管的内壁面进行清洗;以及装设于所述行走装置另一侧的拼装装置,包括可相对于所述行走装置进行转动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拾取加固板并将所拾取的加固板拼装于所述污水管的内壁面上。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污水管的内壁面进行有效清理,并在清理后进行加固板的拼装,实现自动化,无需人工下井作业,提高了清洗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19546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381550.5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城投水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污水管加固修复用的特种机器人,包括:行走装置,用于在污水管内移动;装设于所述行走装置一侧的清洗装置,包括可与所述污水管的内壁面相贴的清洁刷,所述清洁刷可相对于所述行走装置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所述清洁刷而对所述污水管的内壁面进行清洗;以及装设于所述行走装置另一侧的拼装装置,包括可相对于所述行走装置进行转动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拾取加固板并将所拾取的加固板拼装于所述污水管的内壁面上。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污水管的内壁面进行有效清理,并在清理后进行加固板的拼装,实现自动化,无需人工下井作业,提高了清洗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58891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740272.9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城投水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1M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片加载试验装置,包括:围设于实验管片外周的框架系统,所述框架系统的内侧设有支撑于所述实验管片外侧面的第一加载件,通过所述第一加载件向所述实验管片施加沿所述实验管片径向的外压载荷;以及设于所述实验管片内部的内拉系统,所述内拉系统的端部设有套设于所述实验管片上的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上位于所述实验管片外侧的部分设有支撑于所述实验管片外侧面的第二加载件,通过所述第二加载件向所述实验管片施加沿所述实验管片径向的内拉载荷。内拉系统采用环形结构套设在实验管片上,使得内拉系统在不破坏实验管片本身的结构强度下,提高对实验管片加载的载荷,从而保证了实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95664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711435858.0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城投水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力学性能多功能试验装置,包括:框架结构;固设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一支座相对设置、且可移动的第二支座;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二支座和所述框架结构的X向加载作动器,所述X向加载作动器推动所述第二支座以配合所述第一支座夹紧待测隧道管片,并用于施加垂直于待测隧道管片截面的X向加载力;装设于所述框架结构顶部的Y向外侧加载作动器,用于施加垂直于待测隧道管片的外侧面的Y向外侧加载力;装设于所述框架结构底部Y向内侧加载作动器,用于施加垂直于所述待测隧道管片的内侧面的Y向内侧加载力。本发明的试验装置可以实现纵缝受弯、纵缝受剪和环缝受剪三种形式的力学试验,利用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19566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35858.0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城投水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力学性能多功能试验装置,包括:框架结构;固设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一支座相对设置、且可移动的第二支座;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二支座和所述框架结构的X向加载作动器,所述X向加载作动器推动所述第二支座以配合所述第一支座夹紧待测隧道管片,并用于施加垂直于待测隧道管片截面的X向加载力;装设于所述框架结构顶部的Y向外侧加载作动器,用于施加垂直于待测隧道管片的外侧面的Y向外侧加载力;装设于所述框架结构底部Y向内侧加载作动器,用于施加垂直于所述待测隧道管片的内侧面的Y向内侧加载力。本发明的试验装置可以实现纵缝受弯、纵缝受剪和环缝受剪三种形式的力学试验,利用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4327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84160.3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城投水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水压条件下大直径盾构带压换刀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让作业人员进入居住舱并对居住舱进行加压;向转运舱中通入氦氧混合气体以排出转运舱内的空气,进而加压;将转运舱与居住舱对接,让作业人员进入到转运舱;将转运舱运送至盾构机的人舱区域;将转运舱与人舱对接,让作业人员进入到人舱再进入到泥水舱进行换刀作业,待完成换刀后,让作业人员返回至转运舱,运送转运舱至居住舱处并与居住舱对接,让作业人员返回至居住舱;待换刀工作周期结束,对居住舱进行减压,让作业人员离开居住舱。在换刀作业过程中,让作业人员始终处于设定压力条件下进行工作和生活,并采用氦氧混合气体供作业人员呼吸,极大的减少了疾病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28354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1050573.X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城投水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1S1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管片钢模端板合模到位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所述钢模包括相对设置的二端板及相对设置的二侧板,所述二端板及所述二侧板连接形成矩形空间,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标识图案、校准组件及测量机,所述标识图案用于所述测量机的标定,所述校准组件用于所述测量机的校准,所述测量机用于获取所述标识图案的空间位置及其与端板之间的距离。本发明根据钢模合模的要求,将图像识别技术、图像比对技术、激光测量技术集成,设计出一种针对隧道管片钢模两端板合模到位的检测装置,实现了高精度的距离测量,以此来判定钢模合模状态的正确性,同时该技术也提高了现场实际可操作性,达到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98963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148314.6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城投水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始发洞圈内埋置式止水装置,盾构始发的洞圈内壁上沿周向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靠近所述洞圈的洞口位置处,所述凹槽内远离所述洞口的侧面上安装有第一圈止水结构,所述第一圈止水结构包括沿凹槽周向设置的第一帘布和第一铰链板,所述第一帘布紧贴所述凹槽,所述第一铰链板紧贴所述第一帘布;所述凹槽内靠近所述洞口的侧面上安装有第二圈止水结构,所述第二圈止水结构包括沿凹槽周向设置的第二帘布和第二铰链板,所述第二铰链板紧贴所述凹槽,所述第二帘布紧贴所述第二铰链板。在紧贴所述第二帘布的位置处还设有环板,所述环板沿所述凹槽的周向设置,并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帘布以及第二铰链板共同固定在所述凹槽的侧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283542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050573.X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城投水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1S1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管片钢模端板合模到位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所述钢模包括相对设置的二端板及相对设置的二侧板,所述二端板及所述二侧板连接形成矩形空间,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标识图案、校准组件及测量机,所述标识图案用于所述测量机的标定,所述校准组件用于所述测量机的校准,所述测量机用于获取所述标识图案的空间位置及其与端板之间的距离。本发明根据钢模合模的要求,将图像识别技术、图像比对技术、激光测量技术集成,设计出一种针对隧道管片钢模两端板合模到位的检测装置,实现了高精度的距离测量,以此来判定钢模合模状态的正确性,同时该技术也提高了现场实际可操作性,达到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243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02399.3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城投水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式沉井一体化顶盖结构及施工方法,其中预制式沉井一体化顶盖结构包括预制顶管节、预制顶盖、预制检查井、辅助管筒和连接柱;其中所述预制顶管节、预制顶盖和预制检查井自下而上依次连接,且所述预制检查井的内部与预制顶管节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辅助管筒套设于所述预制检查井的外部,所述辅助管筒与所述预制顶管节同轴且外径相同;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辅助管筒和所述预制检查井之间;本申请由预制顶管节、预制顶盖和预制检查井构成一体化顶盖结构,配合连接辅助管筒能够进行正常的下沉施工,后续只需拆除辅助管筒就可以直接完成沉井检查井的施工,以此来取代现有通过砌筑进行检查井施工的方式,缩减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