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73699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010605692.4
申请日:2010-12-21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IPC: C04B28/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21 , C04B28/144 , Y02W30/92 , C04B14/06 , C04B14/104 , C04B22/064 , C04B22/145 , C04B40/0057 , C04B1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同步注浆浆液,采用包括火电厂烟气脱硫过程中所产生的脱硫石膏在内的材料制备而成,其干料组分重量配合比为:砂68%,粉煤灰20%,膨润土3%,石灰2%,脱硫石膏7%。本发明另外提供了一种所述盾构同步注浆浆液的制备方法,其配制工艺流程为,对组成干料的砂、粉煤灰、膨润土、石灰、脱硫石膏进行称量-干料混合搅拌均匀-加入适量水与外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取样检测性能指标-成品准备注浆。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火电厂的工业废弃物,达到了降低浆液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有益效果,符合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具有大比重、低稠度、高抗剪、流动填充性能好、提高浆液后期强度等优点,能够用作盾构同步注浆浆液。
-
公开(公告)号:CN101435334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04664.4
申请日:2008-12-16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法隧道进出洞段管片连接结构,其包括短预埋件、长预埋件和连接板,所述短预埋件和长预埋件埋固于每一管片的内弧面上,部分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同环相接管片上的相邻短预埋件固定连接起来,另外部分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邻环相接管片上的相邻长预埋件或短预埋件固定连接起来,以形成管片的环向连接及纵向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进出洞段管片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强度高、刚度大、质量可靠,形式美观、施工后不用拆卸等优点,能够适用于错缝拼装的大型盾构隧道施工,特别是适用于直径大于14米的超大直径盾构进出洞段管片的连接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1294495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810039493.4
申请日:2008-06-25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隧道盾构推进与内部双层道路同步施工方法,其在盾构推进的同时进行隧道内部道路的施工,以已铺设好的下层道路预制件作为运输通道进行现场浇筑上层道路的流水作业,其具体做法是,在推进着的盾构后方的各作业区中,按纵向顺序依次安排并同时进行下列施工操作工序:(1)采用预制件铺设下层道路;(2)浇筑下层道路预制件两侧的结构件;(3)上层道路支撑件的现场浇砼施工;(4)上层道路的现场浇砼施工。本发明以预制件和现浇结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部道路结构的同步施工,不仅缩短了工期,而且提高了施工灵活性以及工程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同时减小了隧道本身质量对内部道路结构质量的影响,特别适用于大直径长距离双层隧道工程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2661150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27273.3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9/0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自动纠偏装置包括一皮带和两个沿所述皮带延伸方向布置的纠偏单元,其中,所述纠偏单元进一步包括:一机架,包括一底梁和两个分别架设于所述底梁两端的侧梁,所述底梁上架设有一托辊组,所述皮带架设于所述托辊组上,所述侧梁顶部设有一第一铰链座,中部设有一第二铰链座;一旋转摇臂,所述旋转摇臂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链座,所述旋转摇臂的第二端连接一压轮,且所述旋转摇臂中部设有一第三铰链座;一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链座,所述伸缩油缸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三铰链座。本发明的液压自动纠偏装置能够有效实现抑制皮带侧向运动和实现皮带自动同步纠偏。
-
公开(公告)号:CN100543272C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710037285.6
申请日:2007-02-08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隧道工程技术领域的超大直径盾构单液注浆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制备浆液,浆液在拌浆桶内搅拌时间1.5分钟强制搅拌;保证浆液的塌落度在10~12cm之间运输、储备;壳体同步注浆的注浆压力控制施工,控制注浆压力为:注浆点静止土压力值、注浆管损失压力、注浆压力差三者之和;盾尾控制各个注浆点的注浆压力施工,注浆压力控制同壳体注浆部位注浆压力控制。本发明①及时调整盾构机姿态,提高管片拼装质量;②提高后部同步注浆的注浆质量;③加强管片脱离盾尾产生建筑空隙时的同步注浆控制,减小对脱离盾尾后管片的影响;④增强成环隧道的稳定性;⑤减小对周边土体的扰动,较好地控制地表变形,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434476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04662.5
申请日:2008-12-16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堵漏材料,其组分重量配比为:造浆剂1.5~3.0%,堵漏剂0.5~1.0%,建筑惰性物质1.0~2.0%,余量为水;该建筑惰性物质为颗粒状,由不同级大小颗粒混合,其含有云母、蛭石、果壳、石棉、橡胶颗粒和锯木屑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在盾构进出洞施工中应用所述密封堵漏材料进行封堵的施工方法,其操作步骤为:(1)在洞门圈处安装密封装置;(2)设置压注浆孔和应急注浆孔;(3)盾构推进过程中发生渗漏时,在泥水循环系统中逐渐加入所述密封堵漏材料并通过压注浆孔和应急注浆孔渗入地层孔隙以完成堵漏。本发明具有堵漏见效快、封堵能力强和适应范围广的优点,能够用于各类土层中盾构进出洞施工时的密封堵漏。
-
公开(公告)号:CN10319512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24158.5
申请日:2013-04-11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管道泵送弃土的施工方法及其装置,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废土开挖的出土口连接一泵送设备的输入端;在所述泵送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一泵送管路的第一端;将所述泵送管路的第二端连接至一废土接收场地;启动所述泵送设备,将废土通过所述泵送管路输送至所述废土接收场地。本发明利用管道泵送弃土的施工设备通过在废土开挖出土口连接泵送设备,并通过泵送设备采用管道泵送的方式将废土输送到场外的废土接收场地,并通过设置在泵送管路上的压力表监测输送过程,解决地下工程施工中废弃土施工场地内转移过程中时间和空间上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747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010533472.5
申请日:2010-11-05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标定超大直径盾构同步注浆注浆量与注浆压力的方法,该方法结合盾构机原有同步注浆设备以及自制的试验用压力浆桶所提供的仿真地层压力工况,进行浆液泵送试验;根据注浆泵出口压力与试验装置管路出口压力,统计归纳注浆管路压力损失,标定超大直径盾构注浆实际注浆压力;根据密闭容器注浆前后重量变化与注浆泵活塞往复运动次数,统计归纳注浆泵活塞单次冲程注浆量修正系数,从而标定超大直径盾构同步注浆注浆量;超大直径盾构同步注浆注浆量与注浆压力的标定为盾构机在同步注浆时采取“双控”的原则进行控制提供了依据,从而有效地减小后方的变形、地面后期沉降,缩短后期沉降的稳定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761343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10200697.6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快速连续出土施工方法,尤指一种用于隧道工程并排除盾构切削下的渣土,其是将盾构切削下的渣土经同步延伸水平皮带机运送至工作井的集土坑中,并以垂直抓斗将集土坑内的渣土抓运至空中集土仓中,渣土在空中集土仓内通过水平螺旋机充分搅拌均匀后,配合底部放料口处的阀门,控制出土速度并使土体落入下方的土方车,土方车满载后,关闭放料口阀门,等待下一部土方车就位装载,该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快速连续出土施工方法通过设置集土坑和空中集土仓,将同步延伸水平皮带机和垂直抓斗有效地结合,达到隧道内连续运输与地面上高效出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761237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200698.0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桩施工方法,尤指一种用于盾构近距离通过历史古建筑变形控制的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建(构)筑物变形控制的隔离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套管式的沉桩成孔步骤,以全回转套管机将外套管及位于外套管内的螺旋钻杆,分别以正转反转的钻设方式沉入,其中,外套管反向旋转、螺旋钻杆正向旋转取出外套管内的土,并外套管起护壁作用,以及辅助水泥浆与水玻璃双浆液桩间注浆,有效控制隔离桩施工过程中引起的沉降,并控制盾构近距离通过历史古建筑时的地表沉降,进而保护历史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