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复合材料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9377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80008079.6

    申请日:2013-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7/06 C08J5/042 C08J2323/12 C08K220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碳纤维和热塑性树脂形成,Mn/(Ln×D)为8.5×10-1(mg/mm2)以上的碳纤维束(1)相对于碳纤维总重量的比例Y在30≤Y<90(wt%)的范围内,碳纤维束(1)的Mn/Ln的平均值X在1.1×10-2≤X≤8.1×10-2(mg/mm)的范围内,并且,Y满足Y≥100X+30。此处,Mn:碳纤维束重量,Ln:碳纤维的纤维长度,D:碳纤维的纤维直径。可得到能够同时实现高流动性与机械特性、机械特性的变动也小、碳纤维对肋等精细部位的追随性也优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93771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380008079.6

    申请日:2013-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7/06 C08J5/042 C08J2323/12 C08K220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碳纤维和热塑性树脂形成,Mn/(Ln×D)为8.5×10‑1(mg/mm2)以上的碳纤维束(1)相对于碳纤维总重量的比例Y在30≤Y<90(wt%)的范围内,碳纤维束(1)的Mn/Ln的平均值X在1.1×10‑2≤X≤8.1×10‑2(mg/mm)的范围内,并且,Y满足Y≥100X+30。此处,Mn:碳纤维束重量,Ln:碳纤维的纤维长度,D:碳纤维的纤维直径。可得到能够同时实现高流动性与机械特性、机械特性的变动也小、碳纤维对肋等精细部位的追随性也优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41029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380049389.2

    申请日:201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抑制高密度织物织造时的布边端部的织造梭口回缩而使松边减小、在精练、定形、进而涂布步骤中的加工通过性、均一涂布性优异,进而裁剪性和缝制性也优异的作为安全气囊用底布最佳的织物及其制造方法。织物,其是将合成纤维复丝作为地纱的织物,其中,在位于该织物端部的织边部包含:由细度33dtex以下的长丝构成的纱罗丝、由细度33dtex以下的长丝构成的附加丝、以及由具有相对于上述地纱的总细度为80%以上的总细度的复丝构成的紧边丝。其制造方法是,为了形成位于织物端部的织边部,使用细度33dtex以下的长丝作为纱罗丝和附加丝,进而将具有相对于上述地纱的总细度为80%以上的总细度的复丝作为紧边丝插入到上述织边部,同时进行织造。

    可冲压片材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73847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480008138.4

    申请日:2014-02-19

    Abstract: 一种可冲压片材,包含由不连续碳纤维的纤维束构成的碳纤维片材和树脂,其中,碳纤维片材包含纤维束(A)和开纤纤维(B),所述纤维束(A)的束宽为50μm以上,所述开纤纤维(B)包含从束宽小于50μm的纤维束到开纤至单丝水平的纤维,以开纤纤维(B)取向最多的方向为0°方向,将0°方向到90°方向划分成多个角度区时,各角度区内的纤维束(A)相对于所有角度区的根数比例的分布曲线、与各角度区内的开纤纤维(B)相对于所有角度区的根数比例的分布曲线,在0°方向到90°方向的范围内是互为反向梯度的分布曲线。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以优异的各向同性呈现出高机械特性、并且能够以良好的成型性容易地成型所期望的CFRP的可冲压片材。

    可冲压片材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0288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46170.7

    申请日:2013-10-15

    Abstract: 一种可冲压片材,由不连续碳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的基体树脂形成,其特征在于,可冲压片材中的基体树脂为熔融状态时的可冲压片材的粘度η在η0≤η<η0exp(0.20Vf)(Pa·s)的范围内,可冲压片材中的、Mn/(Ln×D)小于8.5×10?1(mg/mm2)的经开纤的碳纤维束(A)相对于碳纤维全部重量的比例Z在10≤Z<70(wt%)的范围内。此处,η:温度为基体树脂的固化开始温度+50℃的温度时的粘度,Vf:每单位体积可冲压片材的碳纤维含有率(%),η0:基体树脂的粘度,Mn:碳纤维束重量,Ln:碳纤维的纤维长度,D:碳纤维的纤维直径。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成型时的高流动性和成型后的高机械特性、具备最佳的范围的条件的可冲压片材。

    可冲压片材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7384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80008138.4

    申请日:2014-02-19

    Abstract: 一种可冲压片材,包含由不连续碳纤维的纤维束构成的碳纤维片材和树脂,其中,碳纤维片材包含纤维束(A)和开纤纤维(B),所述纤维束(A)的束宽为50μm以上,所述开纤纤维(B)包含从束宽小于50μm的纤维束到开纤至单丝水平的纤维,以开纤纤维(B)取向最多的方向为0°方向,将0°方向到90°方向划分成多个角度区时,各角度区内的纤维束(A)相对于所有角度区的根数比例的分布曲线、与各角度区内的开纤纤维(B)相对于所有角度区的根数比例的分布曲线,在0°方向到90°方向的范围内是互为反向梯度的分布曲线。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以优异的各向同性呈现出高机械特性、并且能够以良好的成型性容易地成型所期望的CFRP的可冲压片材。

    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4102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80049389.2

    申请日:201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抑制高密度织物织造时的布边端部的织造梭口回缩而使松边减小、在精练、定形、进而涂布步骤中的加工通过性、均一涂布性优异,进而裁剪性和缝制性也优异的作为安全气囊用底布最佳的织物及其制造方法。织物,其是将合成纤维复丝作为地纱的织物,其中,在位于该织物端部的织边部包含:由细度33dtex以下的长丝构成的纱罗丝、由细度33dtex以下的长丝构成的附加丝、以及由具有相对于上述地纱的总细度为80%以上的总细度的复丝构成的紧边丝。其制造方法是,为了形成位于织物端部的织边部,使用细度33dtex以下的长丝作为纱罗丝和附加丝,进而将具有相对于上述地纱的总细度为80%以上的总细度的复丝作为紧边丝插入到上述织边部,同时进行织造。

    可冲压片材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02882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80046170.7

    申请日:2013-10-15

    Abstract: 一种可冲压片材,由不连续碳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的基体树脂形成,其特征在于,可冲压片材中的基体树脂为熔融状态时的可冲压片材的粘度η在η0≤η<η0exp(0.20Vf)(Pa·s)的范围内,可冲压片材中的、Mn/(Ln×D)小于8.5×10-1(mg/mm2)的经开纤的碳纤维束(A)相对于碳纤维全部重量的比例Z在10≤Z<70(wt%)的范围内。此处,η:温度为基体树脂的固化开始温度+50℃的温度时的粘度,Vf:每单位体积可冲压片材的碳纤维含有率(%),η0:基体树脂的粘度,Mn:碳纤维束重量,Ln:碳纤维的纤维长度,D:碳纤维的纤维直径。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成型时的高流动性和成型后的高机械特性、具备最佳的范围的条件的可冲压片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