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糠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8839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378516.3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糠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为:一、将菌糠烘干,粉碎,过筛,得到菌糠粉末;二、菌糠粉末置于炭化炉中炭化,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过筛,得到菌糠生物炭粉末;三、将菌糠生物炭粉投加到含有去离子水的锥形瓶中,摇床振荡,除去清洗后水溶液,重新加入去离子水反复清洗,烘干,得菌糠生物炭吸附剂。本发明制备的菌糠生物炭吸附剂平均比表面积达到200m2/g、平均孔容达到0.15cm3/g左右,存在大量π共轭芳香结构,对重金属阳离子具有普遍的吸附能力,可有效去除水中铅、镉、锌、铜,最高去除率达到98.4%、91.1%、91.8%和97.9%。

    一种六价铬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17924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44215.6

    申请日:2016-0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4 C02F1/286 C02F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价铬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选择食用菌废弃基质-菌糠为材料,利用菌糠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大、活性基团丰富的特点,将其改性制备成阴离子吸附剂,用于吸附电镀废水中阴离子形式存在的六价铬。用该菌糠改性吸附剂处理六价铬废水,在pH 5.5、六价铬初始浓度100mg/L、吸附剂的投加量3g/L、吸附时间120min、温度25℃、转速150r/min条件下,吸附量可达31.5mg/g。本发明主要优势是将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在减少废弃菌糠对环境污染的同时将其应用于水污染治理,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材料来源广、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和吸附效率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镀、印染、制革、冶金等工业废水的治理。

    鉴别马疱疹病毒1/4型的Lamp检测引物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7131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690472.X

    申请日:2013-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70 C12Q1/6844 C12Q253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马疱疹病毒1/4型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引物、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动物病毒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领域。采用Lamp技术,根据马疱疹病毒gB基因序列设计相应的Lamp检测引物组包括外引物FIP和BIP、内引物F3和B3,并以该引物组为检测引物发明了马疱疹病毒1型和4型分型Lamp检测方法。本发明仅需通过对马鼻拭子、马脑组织、肺组织样品进行总DNA提取并进行Lamp扩增,即可在DNA水平上实现马疱疹病毒感染、分型检测等功能,具有简便、快捷、特异性强、结果易于判定等特点。

    一种复合改性菌糠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3039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130552.5

    申请日:2022-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改性菌糠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菌糠的预处理;步骤(2)菌糠生物炭的制备;步骤(3)菌糠生物炭的碱改性;步骤(4)碱改性的菌糠生物炭的纳米FeS负载;步骤(5)复合改性菌糠生物炭吸附剂颗粒的制备。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改性菌糠生物炭吸附剂主要利用生物炭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和活性功能基团,对其进行纳米FeS负载改性后,使其可以通过增强氧化还原作用等途径吸附、还原废水中阴离子形式存在的有毒六价铬离子,达到充分减毒的效果。因此,本发明的吸附剂使用效果较强。

    一种六价铬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179247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610644215.6

    申请日:2016-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价铬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选择食用菌废弃基质‑菌糠为材料,利用菌糠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大、活性基团丰富的特点,将其改性制备成阴离子吸附剂,用于吸附电镀废水中阴离子形式存在的六价铬。用该菌糠改性吸附剂处理六价铬废水,在pH 5.5、六价铬初始浓度100mg/L、吸附剂的投加量3g/L、吸附时间120min、温度25℃、转速150r/min条件下,吸附量可达31.5mg/g。本发明主要优势是将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在减少废弃菌糠对环境污染的同时将其应用于水污染治理,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材料来源广、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和吸附效率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镀、印染、制革、冶金等工业废水的治理。

    一种铅离子菌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941068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31660.3

    申请日:2012-12-12

    Abstract: 本发明属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离子菌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吸附剂的制备是将干燥、粉碎、高压蒸汽灭菌的菌糠,用2.5%海藻酸钠包埋成2×5mm柱状颗粒,用于废水中铅离子的治理。菌糠中含有大量菌丝体及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另外菌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多的阴离子官能团,易于物理吸附废水中重金属阳离子,用该吸附剂处理含50mg/L铅离子的废水去除率为80%以上;处理10mg/L含铜离子废水去除率70%以上;处理10mg/L含锌废水去除率可达60%以上。本发明优势是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在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同时,又将其应用于污水处理,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和吸附效率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镀、印染、制革、冶金等工业废水的治理。

    一种消减设施土壤镉危害的黄瓜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3783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93002.6

    申请日:2020-0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黄瓜种植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减设施土壤镉危害的黄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整地施肥:清除上茬作物后深翻土壤,并向土壤中施入生物炭基肥和微生物菌肥作为底肥,整地作畦,每667㎡施生物炭基肥200-350kg,微生物菌肥15-20kg;S2、伴生小白菜:在畦上种植双行的黄瓜外侧伴生小白菜,小白菜种植采用条播方式;S3、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长势情况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每次每667㎡施常规尿素5-8kg;结瓜盛期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每次每667㎡施用量15-20kg;S4、水分管理:在黄瓜根瓜坐瓜前控制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5%,结果期控制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95%,该技术对于修复土壤镉污染、降低黄瓜镉含量、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41863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410809860.X

    申请日:201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采用“二分法”粮草间作深松秸秆还田技术,即采用70cm小垄,种植采用作物和豆科牧草间作,即苗区和豆科牧草区,苗区采用双行点播,苗区可适当密植,间距20‑25cm,栽2行,品字形栽植;每年采取二分法平移,第一年为作物和豆科牧草间作,收获后秸秆全部施入苗区,进行秸秆翻埋,第二年作物种在第一年的豆科牧草区,豆科牧草种在第一年的苗区,作物不种在施秸秆区,经过一年腐熟后才种植作物,避免当年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两年能够实现了土壤全部秸秆还田处理。

    桦褐孔菌多糖组分在防治慢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47717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397508.4

    申请日:2015-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桦褐孔菌多糖组分在防治慢性胰腺炎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桦褐孔菌多糖组分,可以用于防治慢性胰腺炎,0.4g/kg小鼠体重的桦褐孔菌多糖组分可有效增加慢性胰腺炎小鼠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减少丙二醛的累积。同时,可以减少血清中IL-1β和IFN-γ的产生。有效降低淀粉酶以及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减少羟脯氨酸的合成。本发明的方法从免疫代谢调节的角度减缓病情,与传统中医的调理积热、食滞,以及西医药物止痛和手术等方法相比,具有无毒副作用、避免手术痛苦,治疗周期短、安全方便,对小鼠慢性胰腺炎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