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97649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367589.1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01G24/10 , A01G24/30 , A01G24/22 , A01G24/20 , A01G24/28 , A01G22/22 , C05F17/00 , C05G3/00 , C05G3/60 , C05G3/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育苗基质及其应用,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所述水稻育苗基质,包括如下比例的组分:发酵基质的体积与钾镁肥、腐殖酸铵、稀土、壳聚糖、木醋液的质量比为1m3:0.45~0.8Kg:0.7~1Kg:0.001~0.004Kg:0.1~0.5Kg:4~18Kg;所述发酵基质是将秸秆、猪粪、生骨粉按10:0.7~1.5:0.3~1的体积比混合发酵得到。所述水稻育苗基质具有促进秧苗长势健壮,根系发达,抗逆性较强和发病率低等特点,因此,可以用于水稻秧苗培育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10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110162.3
申请日:2019-02-1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09K17/40 , A01B79/02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施土壤改良剂,属于土壤改良剂技术领域。所述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物炭20~35份、猪粪15~25份、窑灰钾肥0.5~1.5份和油母页岩灰渣50~70份。本发明提供的设施土壤改良剂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减轻土壤盐渍化程度和酸化,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容重,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平衡的维持和土壤的改良,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优化土壤微生物区系,促进土壤中植物养分的转化和吸收,增强土壤供肥能力,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37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648274.0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
Abstract: 一种基于LM神经网络的堆肥腐熟度分级评价方法,涉及一种堆肥腐熟度分级评价方法。本发明为不同来源的有机废弃物堆肥提供了一种新的堆肥腐熟度评价方法。步骤:一、取样、制备样品溶液;二、二维和三维荧光光谱扫描;三、提取荧光参数;四、采用LM神经网络模型对提取的堆肥样品荧光参数进行模型分析,通过模型输出堆肥样品腐熟等级。本发明方法评价结果准确、稳定性好,不仅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试剂,而且所需样品量少,操作更是容易简单、用时少。
-
-
公开(公告)号:CN101898100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146384.X
申请日:2010-04-1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从常年堆积的各种秸秆堆下面的土样和牛场的堆肥中,在低温培养条件下,经过细菌富集培养、血平板划线初筛、蓝色凝胶平板法复筛而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属于槐糖脂类。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配制成复合制剂加入到鲜秸秆中,增加秸秆的降解效率,从而缩短秸秆降解时间,促进秸秆还田,修复退化的土壤。
-
公开(公告)号:CN101305770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64933.1
申请日:2008-07-1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K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Abstract: 一种含番茄红素饲料添加剂,它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它解决了现有饲料添加剂存在药物残留、易产生耐药性及可产生毒副作用的问题。含番茄红素饲料添加剂由番茄红素、豆油和豆粕组成。本发明含番茄红素饲料添加剂安全、无毒副作用,可有效地提高畜禽抗氧化应激能力、免疫功能和肌肉品质并大幅度地降低了体内脂肪的沉积。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10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110162.3
申请日:2019-02-1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09K17/40 , A01B79/02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施土壤改良剂,属于土壤改良剂技术领域。所述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物炭20~35份、猪粪15~25份、窑灰钾肥0.5~1.5份和油母页岩灰渣50~70份。本发明提供的设施土壤改良剂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减轻土壤盐渍化程度和酸化,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容重,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平衡的维持和土壤的改良,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优化土壤微生物区系,促进土壤中植物养分的转化和吸收,增强土壤供肥能力,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999764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67589.1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01G24/10 , A01G24/30 , A01G24/22 , A01G24/20 , A01G24/28 , A01G22/22 , C05F17/00 , C05G3/00 , C05G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育苗基质及其应用,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所述水稻育苗基质,包括如下比例的组分:发酵基质的体积与钾镁肥、腐殖酸铵、稀土、壳聚糖、木醋液的质量比为1m3:0.45~0.8Kg:0.7~1Kg:0.001~0.004Kg:0.1~0.5Kg:4~18Kg;所述发酵基质是将秸秆、猪粪、生骨粉按10:0.7~1.5:0.3~1的体积比混合发酵得到。所述水稻育苗基质具有促进秧苗长势健壮,根系发达,抗逆性较强和发病率低等特点,因此,可以用于水稻秧苗培育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54186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09860.X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采用“二分法”粮草间作深松秸秆还田技术,即采用70cm小垄,种植采用作物和豆科牧草间作,即苗区和豆科牧草区,苗区采用双行点播,苗区可适当密植,间距20-25cm,栽2行,品字形栽植;每年采取二分法平移,第一年为作物和豆科牧草间作,收获后秸秆全部施入苗区,进行秸秆翻埋,第二年作物种在第一年的豆科牧草区,豆科牧草种在第一年的苗区,作物不种在施秸秆区,经过一年腐熟后才种植作物,避免当年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两年能够实现了土壤全部秸秆还田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702966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910210346.3
申请日:2009-10-3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采用三分法大垄深松秸秆还田,即苗区、空白区和施肥区,苗区双行点播,收获后秸秆全部施入施肥区,进行秸秆翻埋,克服了免耕时秸秆覆盖地表,使秸秆成堆造成播种时拥堵;每年采取三分法平移,三年可实现土壤全部进行秸秆还田处理,作物当年不种在施秸秆区,经过两年腐熟后才种植作物,避免当年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增加了土壤肥力,增大了土壤库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