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49795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110169681.0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7D491/22 , A61K31/4745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式(1)所示的10-甲氧基喜树碱衍生物,式中,R选自氢、C1-6烷基、芳基取代C1-6烷基,R1选自氢、叔丁氧羰基取代氨基。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上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2649795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10169681.0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7D491/22 , A61K31/4745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式(1)所示的1 0-甲氧基喜树碱衍生物,式中,R选自氢、C1-6烷基、芳基取代C1-6烷基,R1选自氢、叔丁氧羰基取代氨基。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上的用途。
-
-
公开(公告)号:CN1158387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424316.4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拟南芥BDR3基因在调控植物耐盐性中的应用,所述拟南芥BDR3基因的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对拟南芥BDR3基因缺失突变、过表达植株盐胁迫研究发现,BDR3基因缺失突变相对于野生型能显著提高其耐盐性,而过表达植物相对于野生型对盐更加敏感。说明BDR3基因对植物耐盐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27006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305901.6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4 , G01N21/25 , G01N21/251 , G01N2021/84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色差分析的子叶绿化程度快速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相机拍摄绿化初始阶段子叶和待测绿化阶段子叶,分别得到绿化初始阶段子叶图像和待测绿化阶段子叶图像;(2)分别提取所述绿化初始阶段子叶图像和所述待测绿化阶段子叶图像中颜色参数L、a、b值,带入所示色差公式,得到色差值;(3)将步骤(2)中得到的色差值与绿化程度分级对应的色差值范围对比,即可快速评价子叶绿化程度。本发明的方法只要获取子叶图像分析其颜色参数值,即可实现对子叶绿化程度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7657141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610585510.9
申请日:2016-07-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木耳品质监测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变异系数对所有可测定的黑木耳品质指标进行初步筛选,选出变异系数大于15%的品质指标作为初选品质指标;(2)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初选指标进行筛减,确定核心品质指标;(3)将核心品质指标经初始化、正向化和归一化处理,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后计算综合得分,构建定量监测体系。利用上面方法,可以方便地构建出黑木耳的品质监测体系,定量监测木耳的综合品质,掌握各生产环节对木耳品质的影响。
-
-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6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99218.0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1B32/15 , C09K11/65 , B82Y30/00 , H01M8/16 , C02F3/00 , C02F3/34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强化微生物去除污染物的高掺氮的碳点制备方法,属于碳点材料强化微生物电化学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掺氮碳点由于高的掺氮比例提高了碳点材料电荷传导和存储性能,本发明提供的碳点可以有效改善微生物电化学法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碳点用于促进微生物降解废水污染物的应用报道较少。本发明的碳点是经前驱物——五羟甲基糠醛和邻苯二胺缩合反应生成席夫碱中间产物,进一步水热合成碳点;所述碳点氮掺杂质量占比为18%~19%,其中掺氮比例高于以往的报道。本发明高掺氮比的碳点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用于降解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磺胺甲恶唑。
-
公开(公告)号:CN11521532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06635.2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1B32/15
Abstract: 一种纤维素纳米碳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涉及光热转换材料领域,本发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多巴胺为原料,采用一步高温水热方式调控制备高性能得纤维素碳球。本发明的纤维素原料资源丰富易得,几乎随处可见,纤维素基碳球制备方法简单、高效、环保、成本低,纤维素基碳球的光热转换应用不仅实现木材的能源转化利用,且环境友好。本发明提供的高光热转化效率的纤维素碳球,在光热转换材料应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