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5267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0262337.5
申请日:2020-04-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主要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植株再生的银中杨激素自养型细胞系,并建立了悬浮培养体系和不定芽分化生根的植株再生体系。单核靠边期的银中杨花粉在添加有2mg/L 2,4‑D、0.5mg/L KT、30g/L蔗糖和7.5g/L琼脂的MS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通过连续继代培养5次后获得质地松散、生长旺盛的浅黄色愈伤组织。将该愈伤组织在仅含30g/L蔗糖的MS培养基中仍能快速生长,为激素自养型细胞系;将该激素自养型细胞系接种于含有50g/L蔗糖的50mL MS液体培养基的150mL玻璃三角瓶中悬浮培养18d后生长量约增长9.2倍;在添加有0.05mg/L TDZ、25g/L蔗糖和7.5g/L琼脂的MS培养基中培养3个月诱导形成大量不定芽;将不定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培养30天,不定芽生根,形成再生植株。
-
公开(公告)号:CN10555729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31265.4
申请日:2016-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温室扦插白桦生根方法。扦插基质按体积比例为草炭土∶黑土∶蛭石∶珍珠岩=2∶1∶1∶1配制好,洒上水至湿润,装袋经高温高压灭菌后,装入口径为8cm、高12cm的塑料花盆,装2/3盆量,摆放在温室中。用铅笔在花盆扦插基质上打相距约4cm、深度2.5-3.5cm的两个孔。后将保留2-4片幼叶、长5-7cm、当年生幼嫩白桦插穗插入。随后每盆浇灭菌1L营养液,其成分:1/2WPM+0.3mg/L NAA。最后扣上口径5cm、高10cm透光良好的塑料瓶。第5天,每盆浇灭菌自来水200ml。第10天,每盆浇灭菌营养液1L。第15天,每盆浇灭菌自来水200mL。此后,每3天每盆浇非灭菌自来水200mL。第21天统计:灭菌扦插基质、添加营养液的插穗生根率为96%,每个插穗有1-2个根。第30天,去掉所扣的塑料瓶。
-
公开(公告)号:CN10228311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62303.X
申请日:2011-06-1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大青杨转基因体系建立及其转基因植株的扩繁方法,它涉及转基因体系建立及其转基因植株的扩繁方法。体系建立:获得组培苗;含有LbDREB基因的工程菌的活化及外源基因的转化;脱菌后获得抗性芽;抗性芽生根及移栽;再生植株进行PCR和RT-PCR检测,选取阳性植株,即完成。扩繁:大青杨转基因体系建立所获得的大青杨转基因再生植株进行分化培养,获得组培苗;进行PCR和RT-PCR检测,取阳性的根、茎段和叶片;三、重复操作2次,即完成。本发明可实现转基因大青杨的快速培育,为大青杨优良品种的开发奠定基础;产生的后代遗传稳定性好,对于实现大青杨转基因苗木的大规模、短周期、高繁殖率和低成本的工厂化生产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557291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131265.4
申请日:2016-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温室扦插白桦生根方法。扦插基质按体积比例为草炭土∶黑土∶蛭石∶珍珠岩=2∶1∶1∶1配制好,洒上水至湿润,装袋经高温高压灭菌后,装入口径为8cm、高12cm的塑料花盆,装2/3盆量,摆放在温室中。用铅笔在花盆扦插基质上打相距约4cm、深度2.5‑3.5cm的两个孔。后将保留2‑4片幼叶、长5‑7cm、当年生幼嫩白桦插穗插入。随后每盆浇灭菌1L营养液,其成分:1/2WPM+0.3mg/L NAA。最后扣上口径5cm、高10cm透光良好的塑料瓶。第5天,每盆浇灭菌自来水200ml。第10天,每盆浇灭菌营养液1L。第15天,每盆浇灭菌自来水200mL。此后,每3天每盆浇非灭菌自来水200mL。第21天统计:灭菌扦插基质、添加营养液的插穗生根率为96%,每个插穗有1‑2个根。第30天,去掉所扣的塑料瓶。
-
公开(公告)号:CN10568490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0076172.6
申请日:2016-02-03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离体培养白桦花药获得单倍体再生植株的方法。首先确定花药中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后,采集雄穗经消毒,用普通豆浆机粉碎。在超净工作台内分别以40目和60目网筛过筛,除去大于和小于花药的杂质,快速获得大量无菌花药。花药接种于在MS+40mg/L蔗糖+2.0mg/L 2,4‑D+0.5mg/L KT条件下培养4周获得的愈伤组织最好;该愈伤组织在MS+30mg/L蔗糖+2.0mg/L BA+0.5mg/L KT分化培养条件下分化的不定芽最多;不定芽在WPM+0.4mg/L IBA+0.2mg/L NAA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将根尖取下用饱和对二氯苯预处理4h后,经染色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收缩效果最佳且分散。获得3个染色体数为14的单倍体株系。
-
公开(公告)号:CN10474561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58463.5
申请日:2015-04-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84K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它涉及一种杨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为了解决84K杨雌花飞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84K杨雌花发育相关的84K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84K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84K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将84K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HDT903在花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5267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10262337.5
申请日:2020-04-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主要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植株再生的银中杨激素自养型细胞系,并建立了悬浮培养体系和不定芽分化生根的植株再生体系。单核靠边期的银中杨花粉在添加有2mg/L 2,4‑D、0.5mg/L KT、30g/L蔗糖和7.5g/L琼脂的MS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通过连续继代培养5次后获得质地松散、生长旺盛的浅黄色愈伤组织。将该愈伤组织在仅含30g/L蔗糖的MS培养基中仍能快速生长,为激素自养型细胞系;将该激素自养型细胞系接种于含有50g/L蔗糖的50mL MS液体培养基的150mL玻璃三角瓶中悬浮培养18d后生长量约增长9.2倍;在添加有0.05mg/L TDZ、25g/L蔗糖和7.5g/L琼脂的MS培养基中培养3个月诱导形成大量不定芽;将不定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培养30天,不定芽生根,形成再生植株。
-
公开(公告)号:CN10568490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76172.6
申请日:2016-02-03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离体培养白桦花药获得单倍体再生植株的方法。首先确定花药中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后,采集雄穗经消毒,用普通豆浆机粉碎。在超净工作台内分别以40目和60目网筛过筛,除去大于和小于花药的杂质,快速获得大量无菌花药。花药接种于在MS+40mg/L蔗糖+2.0mg/L 2,4-D+0.5mg/L KT条件下培养4周获得的愈伤组织最好;该愈伤组织在MS+30mg/L蔗糖+2.0mg/L BA+0.5mg/L KT分化培养条件下分化的不定芽最多;不定芽在WPM+0.4mg/L IBA+0.2mg/L NAA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将根尖取下用饱和对二氯苯预处理4h后,经染色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收缩效果最佳且分散。获得3个染色体数为14的单倍体株系。
-
公开(公告)号:CN206260356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178331.5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定角切割嫁接刀,本实用新型涉及嫁接刀。解决现有嫁接刀不可设置切面的角度,使得接穗和砧木的切削面不能完全吻合,从而降低嫁接苗的成活率的问题。固定板两侧设有板槽,固定板上端固定设有螺母,固定板两侧上端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两端穿过移动架上端的固定孔;嫁接刀贴合在固定板的一个板面上且嫁接刀镶嵌在板槽内,嫁接刀上端与顶拉传动杆连接,顶拉传动杆与螺母螺纹连接;固定杆一端端部设有从动齿轮,移动架上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上设有锁紧装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齿轮配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数相同;底板上表面设有底座,底板两侧设有移动槽,移动架的下端设置在移动槽内;底座上表面为凹弧形,且设有多个不同角度刀槽。
-
公开(公告)号:CN206182034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1254860.9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G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实验室用种子发芽及育苗于一体的自动控制水培装置,属于植物水培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实验室用水培装置因移苗操作而导致的易对幼苗造成伤害,以及培养环境改变,从而使数据的有效性及可靠性降低的问题。进液口与第一储液箱连通,出液口与第二储液箱连通,溢流口与第二储液箱连通,进液泵通过第二液位控制器控制动作,出液泵通过第一液位控制器控制动作,溢流口位于进液口与第一液位控制器之间,种子托盘的开口端搭接在透明培养槽上,扶苗架的开口端搭接在种子托盘上,种子托盘的底部为筛网结构,扶苗架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竖向通孔,扶苗架的底部下表面与种子托盘的底部上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用于植物水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