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3114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10716712.6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 C12N5/10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miR156及其相关生物材料在调控植物抗病性中的应用。本发明以转miR156白桦为研究对象,以野生型白桦为对照,通过检测病害发生后的病斑数,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从生理角度研究了miR156对染病植物受损伤程度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转miR156白桦及对照中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进一步证明了miR156对植物抗病途径的调控。本发明对揭示miR156的抗病功能及抗病白桦品种的培育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丰富林木育种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58668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357720.8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叶桦组培苗高效移栽的方法,其属于林木育种。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裂叶桦组培不定芽接种于继代壮苗培养基,光照培养,获取丛生苗;(2)所述丛生苗苗高3~5cm时,剪除所述丛生苗下部的愈伤组织硬块后转接到组培瓶的生根基质中,光照培养,长出不定根后,再进行分步炼苗、移栽;其中,每瓶生根基质中接种20‑30个所述丛生苗。本发明提供的组培工艺可操作性强,在组培室内就能进行大量裂叶桦苗木生产,这也为其他林木组培苗的移栽起到借鉴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7310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66624.5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白桦BpYAB1基因及其在创制卷曲叶白桦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桦的BpYAB1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表达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本发明通过构建BpYAB1基因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白桦中,使得转基因植株中BpYAB1基因表达量大幅上升,叶片卷曲程度增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利用白桦BpYAB1基因创制卷曲叶白桦的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对白桦YABBY家族功能的了解,为后续对白桦的进一步研究及育种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14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716712.6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 C12N5/10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miR156及其相关生物材料在调控植物抗病性中的应用。本发明以转miR156白桦为研究对象,以野生型白桦为对照,通过检测病害发生后的病斑数,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从生理角度研究了miR156对染病植物受损伤程度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转miR156白桦及对照中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进一步证明了miR156对植物抗病途径的调控。本发明对揭示miR156的抗病功能及抗病白桦品种的培育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丰富林木育种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99768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089234.7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H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倍体裂叶桦的高效创制方法,属于林木育种领域。本发明采用固体混培法或者浸渍法诱导培养二倍体裂叶桦外植体,得到四倍体裂叶桦;其中,固体混培法包括以二倍体裂叶桦无菌叶片、叶柄或幼茎为外植体,接种于含有质量浓度0.03%‑0.1%秋水仙素的固体培养基中处理2‑6d,得到四倍体裂叶桦;浸渍法包括以二倍体裂叶桦无菌叶片、叶柄或幼茎为外植体,浸泡于含有质量浓度为0.2%‑0.6%的无菌秋水仙素溶液中,常温黑暗下振荡处理12‑36h,摇床转速90r/min,得到四倍体裂叶桦。本发明对选育适应性及抗旱耐盐性强的多倍体裂叶桦,以及丰富东北地区的造林及园林绿化树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13688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919737.8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倍体紫雨桦的创制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上述创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切取二倍体紫雨桦叶片或幼茎,接种于预培养基中,预培养0‑4天后,再转接于含有秋水仙素的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培养6‑10天;(2)经诱导培养后,再转接于所述预培养基培养至长出愈伤组织;(3)将所述愈伤组织转接于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分化培养,获取不定芽;(4)不定芽长到2‑3cm高时,转接于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生根培养35‑45天;(5)炼苗及移栽,获得四倍体紫雨桦。由于四倍体紫雨桦具有红绿饱和度及花青素含量高的特点,对于提升紫雨桦的抗寒特性及观赏性,美化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715522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554260.4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叶紫雨桦的创制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创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得到紫雨桦花粉;(2)将所述紫雨桦花粉与裂叶桦通过人工授粉杂交,得到紫雨桦育种群体;(3)所述紫雨桦育种群体自交后,筛选得到裂叶和紫叶性状组合的个体,即为所述裂叶紫雨桦。本发明采用杂交育种技术手段,聚合了控制叶色及叶型的基因,获得了裂叶紫雨桦,该品种兼具叶型美和叶色美两个优点,在园林绿化中即可用作行道树,也可作庭荫树,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景观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868018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710154656.2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白桦BpSPL9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它涉及一种白桦BpSPL9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白桦BpSPL9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白桦BpSPL9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该基因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境胁迫能力。利用根瘤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进行白桦的遗传转化,并对获得的转基因白桦株系进行了耐盐性和抗旱性分析,结果显示,白桦BpSPL9基因能够提高白桦的抗盐、耐旱能力。通过本发明可培育出抗盐、抗旱的转BpSPL9基因的白桦新品种,本发明应用于林木分子育种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86801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54656.2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00
Abstract: 白桦BpSPL9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它涉及一种白桦BpSPL9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白桦BpSPL9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白桦BpSPL9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该基因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境胁迫能力。利用根瘤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进行白桦的遗传转化,并对获得的转基因白桦株系进行了耐盐性和抗旱性分析,结果显示,白桦BpSPL9基因能够提高白桦的抗盐、耐旱能力。通过本发明可培育出抗盐、抗旱的转BpSPL9基因的白桦新品种,本发明应用于林木分子育种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392046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85175.5
申请日:2011-11-2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方法,涉及一种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方法。是要解决现有小黑杨花粉植株转基因效率低的问题。方法:取抽茎培养基中的无根苗,移入生根培养基,植株作为外植体;取外植体上叶片,在基部和中间各切一刀,弃掉叶尖儿部位,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上;挑取携带外源基因的农杆菌EHA105接种到LB培养基中培养得菌液,菌液用无菌水稀释;将预培养后的叶片放入菌液中浸泡,取出叶片吸去多余菌液;将叶片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取出叶片将水分吸干,将叶片移至选择培养基培养,产生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放入选择培养基中培养产生抗性芽,即完成。本方法获得的抗性芽多,转基因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