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46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596530.7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沈阳工程学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覆冰速率预测方法,涉及输电线路冰灾防治策略研究领域,步骤为:建立输电线路在低温雨雪冰冻环境下的覆冰生长机理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改变多环境参数,利用覆冰生长机理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获得多场景、多时刻、多气象以及多地形等覆冰工况数据;利用空气中液态水含量、环境温度、水滴直径、风速4项环境特征值作为网络的输入量,输电线路覆冰速率作为网络的输出量,从而构建BPNN预测模型;同时利用IPSO对BPNN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实现对输电线路覆冰速率的精准预测。本发明方法简单可行、算法寻优速度快、模型预测精准性强,为输电线路覆冰预测、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70308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53977.2
申请日:2023-06-05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风电渗透率的燃煤机组多技术灵活性改造规划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规划调度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待改造电力系统运行参数与数据信息,通过聚类方法获取系统典型日负荷与风电曲线作为仿真数据信息;步骤二、以全年机组的运行成本、改造成本、检修调整成本、弃风惩罚成本之和为目标,分别建立为改造检修约束、运行约束、耦合约束、潮流约束,构建电力系统灵活性改造的年度规划模型;步骤三、调用求解器对步骤二所述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机组灵活性改造规划方案。本发明将灵活性改造作为大型检修任务的一部分进行有序协调,使改造后的电力系统在保证可靠供电的同时安全有序地进行燃煤机组的灵活性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1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96307.2
申请日:2024-11-11
IPC: G06F18/243 , G06F18/24 , G06F17/13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未知输入观测器的换热器系统多执行器故障诊断方法,步骤为:建立换热器系统模型;给出存在多执行器故障的换热器系统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使用参数雅可比线性化技术,将状态空间模型改写成线性变参数形式,从而得到换热器系统的线性变参数模型;设计未知输入观测器;由未知输入观测器生成的残差信息设计故障检测、隔离与估计的诊断策略;根据故障诊断策略完成换热器系统多执行器故障诊断任务。本发明所设计的未知输入观测器结构简单,不需模型状态扩展;所设计的未知输入观测器效率高,在不同采样时刻只需少量计算资源就能在线完成故障诊断任务;所设计的未知输入观测器对多执行器故障具有高敏感性;发明方法具有可实施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0308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653977.2
申请日:2023-06-05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风电渗透率的燃煤机组多技术灵活性改造规划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规划调度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待改造电力系统运行参数与数据信息,通过聚类方法获取系统典型日负荷与风电曲线作为仿真数据信息;步骤二、以全年机组的运行成本、改造成本、检修调整成本、弃风惩罚成本之和为目标,分别建立为改造检修约束、运行约束、耦合约束、潮流约束,构建电力系统灵活性改造的年度规划模型;步骤三、调用求解器对步骤二所述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机组灵活性改造规划方案。本发明将灵活性改造作为大型检修任务的一部分进行有序协调,使改造后的电力系统在保证可靠供电的同时安全有序地进行燃煤机组的灵活性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7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70897.2
申请日:2024-05-28
IPC: G06Q10/0631 , G06F30/20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SGA‑II算法的考虑不同改造时段的多目标两阶段灵活性改造规划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各燃煤机组的煤耗参数、各机组采取不同灵活性改造技术后预期的参数提升、燃煤机组运行的日负荷及风电负荷;规划阶段建立基于NSGA‑II的初始化多技术改造方案,运行阶段建立燃煤机组运行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根据二元锦标赛选择法、保留策略、非支配等级排序算法求解提出的多目标两阶段模型;根据所获得的帕累托解集,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进行最优方案的选取。本发明所求得规划的结果能够同时协调改造成本目标与调节灵活性目标,并通过对燃煤机组运行的精细化建模,提升了符合工程实际的规划均衡解。
-
公开(公告)号:CN11666416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594408.5
申请日:2023-05-25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燃煤火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技术选择方法,涉及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核算领域,采用方差分析、层次分析以及多维度尺度分析技术手段,实现了燃煤火电厂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核算时,可以根据火电厂自身指标需求选择合适的核算技术的目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的技术可以对燃煤火电厂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技术的“数据获取难度”、结果准确度”以及“核算成本”进行全面分析,为燃煤火电厂提供各核算技术更加精确化、多维化的对比结果,具有适用于绝大多数燃煤火电厂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最优核算技术的益处。
-
公开(公告)号:CN1166641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94408.5
申请日:2023-05-25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燃煤火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技术选择方法,涉及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核算领域,采用方差分析、层次分析以及多维度尺度分析技术手段,实现了燃煤火电厂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核算时,可以根据火电厂自身指标需求选择合适的核算技术的目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的技术可以对燃煤火电厂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技术的“数据获取难度”、“结果准确度”以及“核算成本”进行全面分析,为燃煤火电厂提供各核算技术更加精确化、多维化的对比结果,具有适用于绝大多数燃煤火电厂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最优核算技术的益处。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43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161170.7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强抗侧移性能的动态无线充电用耦合机构。该耦合机构包括供电发射导轨与接收机构,供电发射导轨包括发射机构,发射机构包括发射线圈,接收机构包括串联的主线圈以及关于主线圈对称设置的第一从线圈与第二从线圈,且第一从线圈与第二从线圈反向串联。当接收机构的中心正对供电发射导轨时,接收机构中第一从线圈与第二从线圈的输出电流等效为0,等效为只有主线圈进行工作;当接收机构的中心侧移供电发射导轨时,接收机构中第一从线圈与第二从线圈对主线圈进行增强补偿。本申请通过主从线圈之间的分时工作原理使耦合机构具有更好的抗侧移性能和更宽的侧移允许范围,以及相同的侧移范围情况下更小的线圈互感衰减幅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87812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0738560.2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串串补偿拓扑的无线充电系统动态调谐方法,属于无线充电系统动态调谐技术领域。步骤一、基于带有对称结构的软开关可控电容的可实现动态调谐的硬件电路,得到串串补偿拓扑的零相位稳频判据;步骤二、通过相位判断法和零值搜索方法实现所述串串补偿拓扑的零相位稳频判据;步骤三、根据零相位稳频判据对软开关可控电容的等效电容值进行调节,从而进行动态调谐。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串串补偿拓扑的无线充电系统动态调谐方法,实现串串补偿拓扑中无源元件存在参数漂移时稳频控制。同时,相较于现有调谐方法,所提方法减少了无源元件用量并且降低了控制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5139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608522.1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台式机显示器和智能手机协同供电的强抗偏移型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发射端、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发射端包括直流电源、全桥变换器和LCC补偿拓扑,第一接收端包括第一电感、第一补偿电容、第一整流桥、第一滤波电容、第一Buck变换器和第一等效负载;第二接收端包括第二电感、第二补偿电容、第二整流桥、第二滤波电容、第二Buck变换器和第二等效负载;其中,LCC补偿拓扑中的电感与两个接收端的电感构成四个传统方形线圈顺向串联的磁耦合机构。该系统以磁耦合机构为发射端并采用LCC‑S补偿拓扑,为台式机显示器供电的同时,也作为能量中继为智能手机供电,从而实现同时为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供电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