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混合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129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33492.2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利用两种不同荧光标记对制备的基因芯片有效性进行控制,将目的探针中掺入较短第一荧光基团标记的质量控制探针制备成点样溶液,将点样溶液机械点样于修饰了手臂分子的基片上形成探针斑点,然后将第二荧光基团标记的待测序列与目的探针杂交,检测斑点发出的荧光信号,其中第一荧光基团标记检测目的探针是否固定在芯片基片上,第二荧光基团标记检测待测目的的序列信息。同时使用两种荧光能快速、简便地检测目的探针是否固定在基片上,从而排除因目的探针未固定而出现假阴性的实验结果。

    一种基于双功能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129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33493.7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功能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其方法制备含有目的探针和寡聚体序列一段序列片段,并且用第一荧光基团标记序列片段中的任意碱基,制备成点样溶液,机械点样于修饰了手臂分子的基片上形成探针斑点,固定,冲洗,检测探针斑点发出的第一荧光基团的信号,然后用第二荧光基团标记待测序列进行杂交,检测探针斑点发出第二荧光基团的信号,其第一荧光基团标记判定目的探针是否固定于基片上,第二荧光基团标记判断待测序列信息。同时使用两种荧光能快速、简便地检测目的探针是否固定在基片上,从而排除因目的探针未固定而出现的假阴性结果,提高基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一种载有胰岛α与β细胞的水凝胶微纤维、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305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17116.6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有胰岛α与β细胞的水凝胶微纤维、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为:将光引发剂溶于交联水溶性聚合物溶液中,过滤除菌后加入胰岛α与β细胞得到水凝胶细胞预聚溶液,将水凝胶细胞预聚溶液通入内相管内,将离子交联水相溶液通入外相管内,通过调节内外相管内的溶液流速,使液体形成互不相溶的层流状态;在微流控装置中内相溶液在接触外相溶液后,内相溶液中的离子交联成分与外相溶液进行离子交联,初步形成水凝胶微纤维,之后通过405nm蓝光照射进行二次交联,最终形成载胰岛α与β细胞水凝胶微纤维。

    一种基于蛋清的细胞微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97867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78810.3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5/0075 C12N2513/00 C12N2531/00 C12N2533/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蛋清的细胞微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清微载体首先通过微流控装置乳化蛋清溶液获得蛋清液滴模板,再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模板固化获得。蛋清微载体可通过冷冻干燥等后续处理赋予其多孔结构。蛋清微载体独特的生物高分子组成及多孔结构使其成为优良的细胞培养微载体。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易、成本低廉、便于大规模生产,制备的微载体无毒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功能性以及生物可降解性。

    一种具有吸油功能的壳核结构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6422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30816.4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B01J20/28009 B01J20/28021 C02F1/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油功能的壳核结构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双乳液多核大孔微载体为模版,通过在孔洞内灌注掺杂有磁性纳米粒子的疏水性多孔材料以及表面修饰的方法,制备具有亲水性外壳和疏水性内核的磁性微球,克服了传统纯疏水性吸附剂仅能处理水表面油类污染物的缺点,将水表吸油与水下吸油的功效合二为一,并通过磁性有效实现微球的轨迹可控与分离回收。这种基于壳核结构磁性微球的油类污染物吸附方法具有制备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易、吸附高效、安全可靠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