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敏性编码药物控释微球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14644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24469.4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9/1635 A61K9/0002 A61K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敏性编码药物控释微球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性编码微球载体为具有反蛋白石结构的水凝胶微球,微球主要成分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其内部三维有序的纳米多孔结构可以装载多种蛋白或多肽类药物,通过调控温度可以控制纳米孔洞的收缩与扩张,从而实现对药物的控制释放。本发明的反蛋白石水凝胶微球以胶体晶体微球为模板制备,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等特点,制备的编码载体无毒,生物相容性高,可控性好。

    具有导电能力的脱细胞组织神经移植物支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45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74696.1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导电能力的脱细胞组织神经移植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离胚胎期脐带组织,并去除细胞和脂质,随后进行冷冻干燥;采用化学蚀刻法制备碳化钛单层纳米片溶液,采用光引发剂的磷酸缓冲盐溶液配制GelMA溶液,与所述碳化钛单层纳米片溶液混合配置,获得导电水凝胶;使用所述导电水凝胶包裹所述胚胎期脐带组织,并通过紫外光固化,获得所述的具有导电能力的脱细胞组织神经移植物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神经移植物支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可降解性。

    一种基于开放数据的公交系统多网融合综合阻抗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720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1474970.6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放数据的公交系统多网融合综合阻抗确定方法,涉及公共交通规划设计运营技术领域,包括基础输入数据要求规范、基于互联网的出行成本预估数据获取、城市公交系统多网融合出行综合阻抗模型构建以及综合阻抗模型标定方法,利用互联网开放平台数据,考虑出行者出行感知,将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多种新兴接驳方式阻抗融入公交系统出行阻抗,同时避免传统道路网、公交网以及地铁网建模过程,在城市内部多网融合程度提升、城市公交系统与其他交通方式组合出行占比愈发增加背景下,能够利用互联网出行成本估计数据更为高效准确地确定组合出行的综合阻抗,有效支撑公共交通和道路交通的优化设计与运营管理。

    一种刀片间距可调的茎秆作物切割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7167331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710445153.0

    申请日:2017-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刀片间距可调的茎秆作物切割试验台,包括机架和双动刀切割机构,双动刀切割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左齿形刀、右齿形刀、左曲柄、右曲柄和多个刀片,左齿形刀包括呈长条状的左刀杆,右齿形刀包括呈长条状的右刀杆,左刀杆和右刀杆上开设有多个腰形孔,刀片上开设有螺纹孔,螺栓穿过腰形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将刀片固定在左刀杆或右刀杆上,第一电机转动时驱动右刀杆沿滑轨做往复运动,第一电机转动时驱动右刀杆沿滑轨做往复运动。通过腰形孔的设置,操作人员可调节刀片间的间距,以在试验时找出切割性能最佳的间距。

    考虑乘客选择行为的公交时刻表协调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4104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87541.0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乘客选择行为的公交时刻表协调优化方法,该方法对于重叠区间的乘客选择行为进行了考虑,采用了MNL模型计算乘客选择公交车和换乘站点的概率,以此作为乘客选择的比例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构建非换乘乘客等车时间模型和换乘乘客等车时间模型,进而构建乘客总等车时间模型,以乘客总等车时间最小为目标,求解得到最优公交时刻表,即各线路的各班次公交车发车时刻。本发明可用于对有重叠区间的公交线路制定时刻表,有助于减少乘客等车时间。

    考虑乘客选择行为的公交时刻表协调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41044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1387541.0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乘客选择行为的公交时刻表协调优化方法,该方法对于重叠区间的乘客选择行为进行了考虑,采用了MNL模型计算乘客选择公交车和换乘站点的概率,以此作为乘客选择的比例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构建非换乘乘客等车时间模型和换乘乘客等车时间模型,进而构建乘客总等车时间模型,以乘客总等车时间最小为目标,求解得到最优公交时刻表,即各线路的各班次公交车发车时刻。本发明可用于对有重叠区间的公交线路制定时刻表,有助于减少乘客等车时间。

    一种基于开放数据的公交系统多网融合综合阻抗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720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74970.6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放数据的公交系统多网融合综合阻抗确定方法,涉及公共交通规划设计运营技术领域,包括基础输入数据要求规范、基于互联网的出行成本预估数据获取、城市公交系统多网融合出行综合阻抗模型构建以及综合阻抗模型标定方法,利用互联网开放平台数据,考虑出行者出行感知,将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多种新兴接驳方式阻抗融入公交系统出行阻抗,同时避免传统道路网、公交网以及地铁网建模过程,在城市内部多网融合程度提升、城市公交系统与其他交通方式组合出行占比愈发增加背景下,能够利用互联网出行成本估计数据更为高效准确地确定组合出行的综合阻抗,有效支撑公共交通和道路交通的优化设计与运营管理。

    一种基于动力能源差异的混合公交车队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606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47206.9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能源差异的混合公交车队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建立电动公交和燃油公交运行能耗及成本计算的数学模型;然后基于公交车辆动力特性给定约束条件,优化函数;最后利用嵌套禁忌搜索方法的遗传算法求解规划问题,从而提高最优解收敛的精确性。本项发明区别于现有的公交调度方法,兼顾了新能源公交和传统燃油公交的能源供应特点,并在测算电动公交的能耗成本时引入减排效益,引导电动公交错峰充电;同时,将燃油公交的碳排放作为目标函数的负面因子,降低燃油公交的排班频率,极大程度的实现了公交绿色环保的运营目标。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出站客流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94463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0376559.2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出站客流预测方法。首先,根据自动售票系统统计既有轨道交通站点工作日平均进出站客流量;然后,分别获取既有轨道交通站点和新开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00m范围内的建成环境要素;建立既有轨道交通站点的工作日平均进出站客流数据与其周边500m范围内的建成环境要素的回归模型,将新开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00m范围内的建成环境要素代入回归模型中,得到新开轨道交通站点的工作日平均进出站客流量预测值。利用本发明可以有效分析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对进出站客流的影响,进而以此为依据,预测新开站点客流量。

    一种荷载连续可调的双杠杆拉伸徐变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606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36486.0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荷载连续可调的双杠杆拉伸徐变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包括固定钢架、主承重杠杆、主承重支柱、副承重杠杆、副支柱、保护装置、恒载配重装置、可滑动配重装置、可调连接装置、混凝土试件装置以及荷载传感器;主承重支柱、副支柱下端固定连接于固定钢架上;主承重杠杆通过主轴承与主承重支柱相连;副承重杠杆通过主轴承与副支柱相连;主承重杠杆一端通过混凝土试件装置与固定钢架相连;主承重杠杆另一端通过可调连接装置与副承重杠杆相连;本发明所述拉伸徐变测试装置可连续调节荷载,利用双杠杆放大重力荷载,可达到不低于10:1的荷载放大系数,整个拉伸徐变测定装置和方案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