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探针转移微粒制造纳米线结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35C

    公开(公告)日:2004-02-25

    申请号:CN01113645.6

    申请日:2001-05-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B82B3/00 G03F7/0002

    Abstract: 用探针转移微粒制造纳米线结构的方法是一种制造纳米器件和电路的方法,制造的方法为:①基片清洁度、粗糙度的预处理;②在基片表面分子自组装双功能分子薄层,该双功能分子一端的功能基团通过化学键合与基片表面预处理后的功能基团牢固结合;③通过扫描探针显微镜微探针将其携带的纳米微粒“墨水”描画于双功能分子薄层上面,描画定义出一定的结构,如线条,使纳米微粒“墨水”与双功能分子的另一端键合;④去除表面的非“墨水”定义结构。

    在线单生物分子检测芯片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42904A

    公开(公告)日:2002-04-03

    申请号:CN01134114.9

    申请日:2001-10-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在线单生物分子检测芯片的制作方法是一种将样品注样、分离、反应和检测在一个芯片上完成的单生物分子检测芯片的制作方法,其制作方法为:(1)在玻璃或硅或塑料等基片上制出所需截面形状的微米级的微管道网络。(a)对基片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b)用LB膜技术在基片表面组装厚度为几百纳米的抗蚀层,对抗蚀层进行前烘处理;(c)掩膜、曝光;(d)用甲基异丁基甲酮和异丙醇的混合物显影;(e)对抗蚀层进行后烘处理;(f)用腐蚀液刻蚀沟槽;(2)在检测区内组装具有分子识别与相互作用的单分子层。(a)在基片表面进行羟基化处理;(b)取出基片清洗、干燥;(c)将带有功能基团的硅烷藕联剂溶解与日俱增纯苯溶剂混合形成稀溶液,再将基片置于该稀溶液中,在基片表面形成具有分子识别与相互作用的单分子层;(d)取出基片漂洗、干燥。

    电位控制DNA在电极表面的自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41547A

    公开(公告)日:2002-03-27

    申请号:CN01127072.1

    申请日:2001-08-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B82Y5/00

    Abstract: 电位控制DNA在电极表面的自组装方法是一种基于DNA纳米器件的制备方法,属于用化学自组装方法制造纳米器件的技术领域。其自组装的方法为:①对需要组装的电极进行清洁预处理;②将预处理后的电极侵入“prianha’溶液或热稀硝酸中5~15分钟,经清洗后浸入无水乙醇中备用;③将处理好的电极浸入含有组装分子的溶液中,溶液浓度为1mM,浸泡后再在乙醇中浸泡,得到修饰了单分子层的电极;④将上述电极浸人活化液中活化15-30分钟;⑤以活化的电极为工作电极,让其在电位作用下,组装30-60分钟,得到电位控制的DNA共价修饰电极。

    复合纳米材料的抗菌医用敷料

    公开(公告)号:CN1323635A

    公开(公告)日:2001-11-28

    申请号:CN01113643.X

    申请日:2001-05-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复合纳米材料的抗菌医用敷料是一种具有亲水和疏水功能同时具有高抗菌性能的医用敷料,该敷料由三层功能层和一层支撑层所组成,第一层为抗菌层,该层是将纱布层上通过自组装方法与纳米抗菌材料进行复合;第二层是亲水层,该层是将纱布通过热浸渍结合紫外光照的方法,将复合在纱布上的纳米材料作超亲水处理;第三层是疏水层,该层是具有可通透水气的多孔结构的高分子薄层,在该薄层上表面复合一层纳米材料,然后作超疏水处理,最外面是支撑层。

    复合纳米材料的抗菌医用敷料

    公开(公告)号:CN1165347C

    公开(公告)日:2004-09-08

    申请号:CN01113643.X

    申请日:2001-05-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复合纳米材料的抗菌医用敷料是一种具有亲水和疏水功能同时具有高抗菌性能的医用敷料,该敷料由三层功能层和一层支撑层所组成,第一层为抗菌层,该层是将纱布层上通过自组装方法与纳米抗菌材料进行复合;第二层是亲水层,该层是将纱布通过热浸渍结合紫外光照的方法,将复合在纱布上的纳米材料作超亲水处理;第三层是疏水层,该层是具有可通透水气的多孔结构的高分子薄层,在该薄层上表面复合一层纳米材料,然后作超疏水处理,最外面是支撑层。

    在线单生物分子检测芯片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700C

    公开(公告)日:2004-07-07

    申请号:CN01134114.9

    申请日:2001-10-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在线单生物分子检测芯片的制作方法是一种将样品注样、分离、反应和检测在一个芯片上完成的单生物分子检测芯片的制作方法,其制作方法为:(1)在玻璃或硅或塑料等基片上制出所需截面形状的微米级的微管道网络。(a)对基片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b)用LB膜技术在基片表面组装厚度为几百纳米的抗蚀层,对抗蚀层进行前烘处理;(c)掩膜、曝光;(d)用甲基异丁基甲酮和界丙醇的混合物显影;(e)对抗蚀层进行后烘处理;(f)用腐蚀液刻蚀沟槽;(2)在检测区内组装具有分子识别与相互作用的单分子层。(a)在基片表面进行羟基化处理;(b)取出基片清洗、干燥;(c)将带有功能基团的硅烷藕联剂溶解与日俱增纯苯溶剂混合形成稀溶液,再将基片置于该稀溶液中,在基片表面形成具有分子识别与相互作用的单分子层;(d)取出基片漂洗、干燥。

    锰锌铁氧体复合的二氧化钛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20C

    公开(公告)日:2004-09-08

    申请号:CN01113672.3

    申请日:2001-06-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锰锌铁氧体复合的二氧化钛纳米磁性材料及制备方法是一种以锰锌铁氧体纳米粒子为核心,以二氧化钛为包副覆层的复合材料,其制备的方法为:(1)以硝酸铁、硝酸锰、硝酸锌、柠檬酸、乙二醇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磁性核心锰锌铁氧体,经高温处理获得强磁性的尖晶石相:(2)将尖晶石型锰锌铁氧体分离纯化后,分散于水溶液中,然后将钛酸酯的醇溶液滴加入其中进行水解反应,产生TiO2并沉积在磁性锰锌铁氧体表面,制备出以锰锌铁氧体为核心,TiO2为壳层的磁性复合纳米TiO2微粒;(3)将步骤(2)中得到的产物焙烧处理,以获得高纯度的锐钛矿型TiO2复合材料。

    基于自身抗体谱抗原微阵列的制作方法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433C

    公开(公告)日:2004-03-17

    申请号:CN01127073.X

    申请日:2001-08-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B82Y15/00

    Abstract: 基于自身抗体谱抗原微阵列的制作及检测方法是一种生物技术中微阵列的制作及检测方法,其制作方法为:①基片的预处理:以适应分子自组装;②基片表面琼脂糖凝胶粘结层的制作与化学修饰;在基片表面形成一层有序的双功能分子薄膜即琼脂糖凝胶分子层;③抗原微阵列设计:每种抗原点制4个点,阵列的四角为自身抗体阳性与阴性控制点,中间为点制的已知自身抗原微阵列;④制作抗原微阵列:通过点样设备将不同的生物大分子抗原点至上述修饰后的基片表面,制成所需芯片;⑤对芯片信号进行检测,用显微镜或荧光扫描采集样本信息。检测方法为:将制作好的抗原微阵列芯片与被测样本温育后,再用三种不同荧光素标记的第二抗体探针进行杂交,采用多通道荧光扫描采集样本信息。

    锰锌铁氧体复合的二氧化钛纳米磁性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23046A

    公开(公告)日:2001-11-21

    申请号:CN01113672.3

    申请日:2001-06-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锰锌铁氧体复合的二氧化钛纳米磁性材料是一种以锰锌铁氧体为核心,以二氧化钛为包覆层的复合材料,制备的方法为:以硝酸铁、硝酸锰、硝酸锌、柠檬酸、乙二醇为原料,用sol-gel法制备出纳米磁性核心锰锌铁氧体,经高温处理获得强磁性的尖晶石相;分离纯化后,分散于酸性水溶液中,然后将钛酸酯的醇溶液滴加入其中进行水解反应,产生TiO2并沉积在磁性核心锰锌铁氧体表面,经焙烧处理,以获得高纯度的锐钛矿型TiO2复合材料。

    电位控制DNA在电极表面的自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104C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01127072.1

    申请日:2001-08-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B82Y5/00

    Abstract: 电位控制DNA在电极表面的自组装方法是一种基于DNA纳米器件的制备方法,属于用化学自组装方法制造纳米器件的技术领域。其自组装的方法为:①对需要组装的电极进行清洁预处理;②将预处理后的电极侵入“prianha”溶液或热稀硝酸中5~15分钟,经清洗后浸入无水乙醇中备用;③将处理好的电极浸入含有组装分子的溶液中,溶液浓度为1mM,浸泡后再在乙醇中浸泡,得到修饰了单分子层的电极;④将上述电极浸入活化液中活化15-30分钟;⑤以活化的电极为工作电极,让其在电位作用下,组装30-60分钟,得到电位控制的DNA共价修饰电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