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二元复合桩内外芯桩同轴度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606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04193.5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二元复合桩内外芯桩同轴度的方法及系统,根据距离测量模型,求解出n组声发射器与声接收器深度处外芯桩内表面到桩周土接触面的距离和n组声发射器与声接收器间的测量距离;将n组声发射器与声接收器深度处外芯桩内表面到桩周土接触面的距离代入截面测量模型,求出第一组圆心处二元复合桩靠近第j个二元复合桩侧的复合段上内芯桩与桩周土之间外芯桩的截面积;根据测量截面积均值计算同轴度,当同轴度为0时,圆心处二元复合桩中的外芯桩、内芯桩同轴。本发明不仅充分利用了内芯管桩,节省工程成本,且不会对二元复合桩本身造成损伤,还为研究偏桩、斜桩等工程实际问题对二元复合桩承载能力影响程度提供定量的研究方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响应力学超材料结构逆向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532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64849.2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响应力学超材料结构逆向设计方法,涉及超材料结构和机器学习技术领域,解决了力学超材料设计中耗时长计算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改变力学超材料中最小周期单元的形状参数,调节超材料结构因外力而发生的单元内部旋转量,并得出超材料的非线性力学响应;引入神经网络模型来经济高效地描述力学超材料的几何参数与其应力应变响应间的关系;将神经网络与进化策略结合,对力学超材料的结构进行有效识别并得到目标非线性力学响应,从而构建力学超材料结构的逆向设计模型,设计出更有效的能量吸收系统,软体机器人,可穿戴结构等。

    考虑增材制造的分区域式梯度结构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68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21235.6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考虑增材制造的分区域式梯度结构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考虑增材制造的分区域式梯度结构设计方法包括:构建设计空间内不同区域下零件的最小化柔度各向异性拓扑优化模型;利用泰森多边形划分所述设计空间,并规划区域内的不同打印路径,利用拉丁超立方设计进行均匀随机采样获得样本点,进行有限元计算和灵敏度分析,利用移动渐近线方法进行设计变量的更新,并对所述最小化柔度各向异性拓扑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进行Kriging近似模型拟合及精度验证;基于所述Kriging近似模型,通过多岛遗传算法获得刚度最优下的划分区域数目、最小柔度值和打印最佳路径。

    一种基于层级负泊松比结构的压电俘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1424418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111560605.2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层级负泊松比结构的压电俘能器,包括弹性基体,其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弹性基体的结构包括弹性基板段和负泊松比结构段,负泊松比结构段的两侧分别设有压电陶瓷;负泊松比结构段由多个单胞结构周期性排列而成,单胞结构包括一个内凹六边形结构和六个内凹四角形结构,内凹四角形结构的中心分别位于内凹六边形结构的六个顶点;内凹六边形结构和内凹四角形结构均为上下、左右对称式结构;弹性基板段和负泊松比结构段连接为一体式或一体式成型。本申请在弹性基体中引入层级负泊松比结构,负泊松比效应更加显著,在保证外形不变的前提下,增大了俘能器振动时的变形量,降低了俘能器的谐振频率,提高了输出功率。

    一种基于二维图形填充的电动汽车充电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9478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86597.4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二维图形填充的电动汽车充电调度方法,具体为一种基于二维图形填充的电动汽车充电调度方法;本发明首先获取现有各调度区域的充电历史数据,以及各调度区域的市政用电历史数据,根据所获取的历史数据,分别构建充电模型和用电模型,然后根据所构建的充电模型和用电模型,以二维图形填充的方式,来进行填充,最后输出得到填充效果图,以该填充效果图来进行电动汽车充电的调度;本发明能够将市政用电和电动汽车充电相结合,在避免超过市政用电极限的基础上,来合理的对各调度区域进行充电调度,能够保障市政用电的安全,合理的规划电动汽车充电的调度效果,此外,还能够不断的更新,保障充电调度的合理性。

    一种基于层级负泊松比结构的压电俘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1424418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60605.2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层级负泊松比结构的压电俘能器,包括弹性基体,其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弹性基体的结构包括弹性基板段和负泊松比结构段,负泊松比结构段的两侧分别设有压电陶瓷;负泊松比结构段由多个单胞结构周期性排列而成,单胞结构包括一个内凹六边形结构和六个内凹四角形结构,内凹四角形结构的中心分别位于内凹六边形结构的六个顶点;内凹六边形结构和内凹四角形结构均为上下、左右对称式结构;弹性基板段和负泊松比结构段连接为一体式或一体式成型。本申请在弹性基体中引入层级负泊松比结构,负泊松比效应更加显著,在保证外形不变的前提下,增大了俘能器振动时的变形量,降低了俘能器的谐振频率,提高了输出功率。

    一种非充气轮胎及其多尺度并行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085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17493.9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充气轮胎及其多尺度并行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涉及车轮设计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单一尺度的轮胎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中存在的设计空间受限、计算成本高昂以及相连结构连接性差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坐标转化将轮胎圆环设计域映射至矩形设计域,降低优化成本。在结构多尺度优化中引入多类微结构,并基于SIMP方法和能量均匀化方法,构建非充气轮胎结构多尺度并行拓扑优化设计模型,也有效解决了考虑非设计域的连续体结构力学性能拓扑优化设计问题,实现了非充气轮胎宏观结构与微观单胞构型的并行拓扑优化,以充分发挥多孔结构的优势,使得非充气轮胎具有高比刚度、冲击吸能、轻质及可设计等特性。

    一种基于花瓣拓扑结构的新型轮胎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07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56538.8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花瓣拓扑结构的新型轮胎及其设计方法,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解决了轮胎重量较大、制造成本较高且不易更换维修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轮心主体结构采用轻量化的花瓣型拓扑构型,降低了零件的成本与重量,增加了整车成本收益;“花瓣”中交叉的V型结构形成散热孔,改善了制动系统风冷条件,且该结构具有优良的稳定性、传导力和承载性能;轮箍与轮心采用分体式结构,将传统列车的整体式轮胎中易磨损的轮箍与无磨损的轮心分离开来,使得轮胎在磨损后只需对受磨损的轮箍进行返修或更换,分离出来的轮心可以继续正常使用,从而无需将整个轮胎进行修复或者报废。

    考虑时域动力学的增材制造的分区域式梯度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43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21233.7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考虑时域动力学的增材制造的分区域式梯度结构设计方法,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设计方法包括基于比例阻尼系统,引入增材制造空腔连通性约束,构建不同区域下零件的最小化时域动柔度拓扑优化模型;利用泰森多边形划分设计空间并规划区域内的不同打印路径,利用拉丁超立方设计进行均匀随机采样,并基于HHT‑α法求解最小化时域动柔度拓扑优化模型中的动力学模型;基于先离散‑后微分和时变伴随法分析设计变量灵敏度,再利用移动渐近线法更新所述动力学模型的动力学参数和设计变量,并对结构的动刚度进行Kriging近似模型拟合及精度验证;基于Kriging近似模型,通过多岛遗传算法获得动刚度最优下的划分区域数目、最小时域动柔度值和打印最佳路径。

    基于弹性迟滞的功能梯度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9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94686.9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弹性迟滞的功能梯度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包括:定义迟滞能量损失;定义设计变量;将设计域离散划分为若干区域,定义区域的密度为局部密度;以结构整体的相对密度为设计变量,以结构柔度最小为目标,对各区域的所述局部密度添加对应的约束,同时以所述迟滞能量损失和体积为约束,建立多层级功能梯度结构拓扑优化模型;对所述多层级功能梯度结构拓扑优化模型进行迭代求解,获得满足优化目标的最优设计变量,基于所述最优设计变量获取最优拓扑结构。本发明的方法目的是保证优化后结构单元连续性的同时降低结构的迟滞损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