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41081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810816727.5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NB‑IoT终端设备能量利用效率的方法,步骤是:基站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后,基站统计移动终端连接建立状态下DL‑DCCH逻辑信道成功发送的数据总量,移动终端则统计连接建立状态下DL‑DCCH逻辑信道成功接收的数据总量;连接断开之后,基站和移动终端分别根据当前的数据总量与之前的各次记录计算出平均值和方差;基站和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方差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小于,则分别使用平均值作为预测接收完成参数;基站与移动终端再次建立连接之后,当接收数据量大于等于预测接收完成参数后,缩短进入睡眠状态的时间,并延长休眠时间。此种方法能够通过对物联网设备通信数据量进行预测,在预测不再接收到数据时延长休眠时间,从而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52229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1127587.7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功耗蓝牙4.2协议栈属性协议数据库预生成系统,服务获取模块从蓝牙官方组织网站获取相应服务和UUID信息,转换属性数据库服务模块根据输入参数输出相应服务有关的.gatt文件;.gatt文件是属性数据库编译模块的输入,属性数据库编译模块生成包含属性数据库数组的.h文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低功耗蓝牙4.2协议栈属性协议数据库预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查询蓝牙技术联盟的官方网站获得可获取的相应规范名的特定服务和服务相关的UUID;将服务转化为相应的.gatt文件并根据服务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gatt文件转换成包含属性数据库数组的.h文件。此种技术方案可完成属性数据库的生成,节省代码空间和存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412997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10920498.2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异步传感器网络HR‑MM广播协议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维护邻节点的广播状态,平衡广播转发比和端对端延迟,在不增加延迟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广播转发比;其次,采用链路质量和节点剩余能量的多标准平衡机制,延长节点的平均寿命;最后,通过延迟转发机制进一步减少广播转发数,减少冗余转发。本发明提出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广播方法,不仅适用于大规模网络场景,同时也适用于低占空比操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51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02933.5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
IPC: G01S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SRP-PHAT声源定位网格搜索方法,涉及声源定位技术,属于测量测试的技术领域。首先,将以MIC阵列为中心的搜索空间进行栅格化;然后,选择出现声源概率最大的栅格点作为模拟退火算法的初始当前解并计算对应的可控响应功率;将当前解随机移动到相邻的栅格点产生新解,计算可控响应功率,若新解可控响应功率大于当前解可控响应功率,则接收新解为当前解,否则以exp(-Tdelta/T)的概率接收为当前解;将当前温度T下降Tdelta,将当前解随机移动到相邻的栅格点,确定新的当前解和新解;依此循环,直至满足一定条件结束,最大可控响应功率对应的解即是声源位置。本申请在不损失定位精度的条件下快速找到最大可控响应功率点,提高了定位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4108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16727.5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24/02 , H04W4/70 , H04W52/0225 , H04W52/0248 , H04W52/0261 , H04W7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NB‑IoT终端设备能量利用效率的方法,步骤是:基站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后,基站统计移动终端连接建立状态下DL‑DCCH逻辑信道成功发送的数据总量,移动终端则统计连接建立状态下DL‑DCCH逻辑信道成功接收的数据总量;连接断开之后,基站和移动终端分别根据当前的数据总量与之前的各次记录计算出平均值和方差;基站和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方差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小于,则分别使用平均值作为预测接收完成参数;基站与移动终端再次建立连接之后,当接收数据量大于等于预测接收完成参数后,缩短进入睡眠状态的时间,并延长休眠时间。此种方法能够通过对物联网设备通信数据量进行预测,在预测不再接收到数据时延长休眠时间,从而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52229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127587.7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功耗蓝牙4.2协议栈属性协议数据库预生成系统,服务获取模块从蓝牙官方组织网站获取相应服务和UUID信息,转换属性数据库服务模块根据输入参数输出相应服务有关的.gatt文件;.gatt文件是属性数据库编译模块的输入,属性数据库编译模块生成包含属性数据库数组的.h文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低功耗蓝牙4.2协议栈属性协议数据库预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查询蓝牙技术联盟的官方网站获得可获取的相应规范名的特定服务和服务相关的UUID;将服务转化为相应的.gatt文件并根据服务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gatt文件转换成包含属性数据库数组的.h文件。此种技术方案可完成属性数据库的生成,节省代码空间和存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54938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492962.1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A*算法和VFH避障算法的机器人动态路径规划方法,将机器人所处的环境表示成栅格地图,并用A*算法在栅格地图中搜索出一条全局初始路径;机器人沿初始路径向目标点运动,判断是否遇到障碍物,遇到则采用VFH算法进行避障,否则继续向目标点运动;在避障时,首先沿初始路径中设置阶段目标点,生成当前位置到阶段目标点之间的避障路径并前进一步,更新当前位置,判断机器人当前位置和阶段目标点之间是否有遮挡,有则重新计算避障路径,无则将机器人沿避障路径向阶段目标点前进一步,循环直至机器人抵达阶段目标点并回到初始路径上继续向终点运动。两种算法的结合提高了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效率,保证了机器人在室内动态环境下的自主导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45902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396643.7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 , 南京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自适应步长估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加速度计采集的数据进行步态检测,计算步数;步骤2,根据互补滤波算法,利用加速度计数据和磁力计数据修正陀螺仪数据,然后求解四元素微分方程,进行姿态解算,解算出航向角;步骤3,建立自适应步长估计模型,采集大量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使用梯度下降算法迭代计算出步长估计模型的参数;步骤4,采用航迹推测算法推测出行人的位置。此种方法可解决不同行人状态下使用固定步长估计模型和EKF解算姿态时运算量比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1909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56124.4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优化的UKF算法的双通道组合定姿算法的实现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用加速度计与磁力计分别与陀螺仪组成滤波系统;通过MEMS九轴传感器采集九轴数据,并传输至主机端;步骤2:主机端通过UKF算法分别对陀螺仪/加速度计通道及陀螺仪/磁力计通道进行姿态解算,分别得到定姿系统的横滚角和俯仰角以及航向角;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定姿系统的横滚角和俯仰角以及航向角进行数据融合得到最终姿态。本发明针对常规的姿态解算系统,成功解决了速度、精度、稳定性之间的制约关系,在尽可能减少计算量的同时,提高了精度和系统稳定性。本发明提出的算法,使用全数字实现,且与平台无关,方式较为简单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2757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19951.8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活动相似度的触发器分组时钟门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内核典型工作模式下的门级仿真,得到各个触发器在典型工作模式下的活动性向量,通过统计处理触发器的活动性向量得到触发器的翻转率、触发器间的相关性;使用布局工具进行初步布局,获得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内核中触发器在布局中的初始位置;利用翻转率信息与触发器位置数据,实现触发器的分组;利用触发器分组信息,采用异或门自门控的方法实现时钟门控;对产生的新网表做新的布局,并实现时钟树综合与功耗仿真验证。本发明实现了DSP内核的触发器分组时钟门控,可有效的提高时钟的可门控周期,从而降低动态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