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7651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028617.8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1/00 ,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6/29 , G06N3/045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CGAN的虚拟地块及建筑肌理生成方法,应用于历史风貌区更新,包括步骤:获取真实的产权地块的图像数据;进行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数据集批量制作,获得图像数据集条件与指标数值条件;进行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构建;结合图像数据集条件与指标数值条件进行训练,获取预训练模型权重进行模型评估;加载预训练好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将待设计的地块图像数据集条件和指标数值条件传入预训练网络模型;调节对抗损失函数与条件损失函数的权重数值与学习率、训练周期,生成符合指标要求且建筑平面布局符合设计规范的结果。本发明采用大数据及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技术应用于历史风貌区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778905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002681.9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3 , G06V30/422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V10/40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图像增强语义分割的产权地块识别方法,包括:1:获取相应的图像数据;2:数据集的批量制作;3:分割神经网络的构建;4:训练并获取预训练模型权重;5:图像判断;6:输入CAD图像与卫星图;7:图像分割,从而进行预测;8:传入预训练网络,对每个像素点进行分类并输出为设置颜色值;9:图像合并,将小图像合并生成原图像大小的预测图;10:转换为CAD;本发明通过多图像增强的语义分割网络训练学习研究类似地域的大量多来源图像资料,通过引入计算机减少了人为判断的干扰,大大增加了可学习研究的样本数量,并且通过多图像增强避免了单一数据源带来的弊端,实现了提升产权地块识别准确性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2732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93350.X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Q50/08 , G06F30/20 ,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日照、风、热环境模拟的街区形态综合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城市街区相关数据,建立街区盒子三维模型;进行日照模拟,根据街区日照罩面,调整街区内的高度分布,得到日照环境优化后的街区盒子;进行风环境模拟,根据街区的主导风速与风向,设置街区内的通风廊道,得到风环境优化后的街区盒子;进行热环境模拟,根据街区的生理等效温度分布,布局街区内的开敞空间,得到热环境优化后的街区盒子。根据日照、风、热环境综合优化后的街区盒子,反馈为规划管控中的精细化指标和图文,引导实际开发建设和改造;从而在城市规划精细化管控中以物理环境多要素解耦,逐步优化城市街区的气候性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27326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193350.X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Q50/08 , G06F30/20 ,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日照、风、热环境模拟的街区形态综合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城市街区相关数据,建立街区盒子三维模型;进行日照模拟,根据街区日照罩面,调整街区内的高度分布,得到日照环境优化后的街区盒子;进行风环境模拟,根据街区的主导风速与风向,设置街区内的通风廊道,得到风环境优化后的街区盒子;进行热环境模拟,根据街区的生理等效温度分布,布局街区内的开敞空间,得到热环境优化后的街区盒子。根据日照、风、热环境综合优化后的街区盒子,反馈为规划管控中的精细化指标和图文,引导实际开发建设和改造;从而在城市规划精细化管控中以物理环境多要素解耦,逐步优化城市街区的气候性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2358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91285.7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T17/05 , G06T17/1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城市设计领域,具体涉及在城市设计或高校校园规划设计中,利用数字化技术生成量‑性‑形统筹互动的高等学校校园三维布局方案,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导入基础数据,包括可建设范围的三维盒子Vb、各类建筑的建设量FX、各类用地分区的面积ZX;步骤2,根据所述上位规划设计管控要求布局高校内部用地分区的位置;步骤3,根据城市要素干预影响范围布局高校内部用地分区的位置;步骤4,根据高校自身布局设计要求布局高校内部用地分区的位置;步骤5,生成用地分区布局,输出用地分区布局图形,步骤6,优化的用地布局图形;步骤7,选取所述优化的用地布局图形中的一种或几种,在各类用地分区中生成三维建筑体量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0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78488.7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Q10/0631 , G06F18/24 , G06Q50/08 , G06Q5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城市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校校园规划设计中面积分配与分区测算的数字化方法,包括:步骤1,生成建筑可建设范围三维盒子Vb;步骤2,计算高校用地中各类建筑的建设总量;所述各类建筑的建设总量包括校舍建筑必配量、校舍建筑选配量、以及其他建设量;步骤3,对各建设量进行拆解进一步分类,计算各类建筑的建设量Fx;步骤4,对所述进一步分类后的各建筑类别进行分区,计算对应的用地分区面积Zx;步骤5,将各类建筑的用地分区面积Zx置入步骤1中生成的建筑可建设范围三维盒子Vb中,生成实际规划设计场地中的各类用地分区试排模型,实现对规划设计阶段高校用地指标的合理性进行提前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73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86119.9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冷岛价值评估的适建范围分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研究范围内的自然生态要素相关资料,明确刚性保护范围;步骤二:汇总刚性保护范围图库,基于GIS平台叠合所有刚性保护范围图,得到基础适建范围图;步骤三:基于ENVI和AutoCAD平台获取不在刚性保护范围内的植被、水体斑块;步骤四:基于ENVI平台对不在刚性保护范围内的植被、水体斑块进行冷岛价值评估,得到冷岛价值分级图;步骤五:根据冷岛价值分级图对步骤二得到的所述基础适建范围图进一步分级,得到适建范围分级图;步骤六:在规划设计中应用适建范围分级图;从而在城市规划建设之初有效保护高级别冷岛,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05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10878488.7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Q10/0631 , G06F18/24 , G06Q50/08 , G06Q5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城市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校校园规划设计中面积分配与分区测算的数字化方法,包括:步骤1,生成建筑可建设范围三维盒子Vb;步骤2,计算高校用地中各类建筑的建设总量;所述各类建筑的建设总量包括校舍建筑必配量、校舍建筑选配量、以及其他建设量;步骤3,对各建设量进行拆解进一步分类,计算各类建筑的建设量Fx;步骤4,对所述进一步分类后的各建筑类别进行分区,计算对应的用地分区面积Zx;步骤5,将各类建筑的用地分区面积Zx置入步骤1中生成的建筑可建设范围三维盒子Vb中,生成实际规划设计场地中的各类用地分区试排模型,实现对规划设计阶段高校用地指标的合理性进行提前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7876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28617.8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1/00 ,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6/29 , G06N3/045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CGAN的虚拟地块及建筑肌理生成方法,应用于历史风貌区更新,包括步骤:获取真实的产权地块的图像数据;进行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数据集批量制作,获得图像数据集条件与指标数值条件;进行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构建;结合图像数据集条件与指标数值条件进行训练,获取预训练模型权重进行模型评估;加载预训练好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将待设计的地块图像数据集条件和指标数值条件传入预训练网络模型;调节对抗损失函数与条件损失函数的权重数值与学习率、训练周期,生成符合指标要求且建筑平面布局符合设计规范的结果。本发明采用大数据及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技术应用于历史风貌区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03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255768.X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设计导则中形态管控要素可行性的数字化验核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城市设计导则管控要素中的建筑退让用地红线距离控制线、高层建筑可建范围管控区及高度要求、屋面线及其高度要求,生成三维可建设范围;步骤2,根据导则中的地块内控制性绿地和广场范围、穿越街区的公共步道,生成三维不可建设范围;步骤3,生成形体的布尔运算,得到地块建筑可建设空间范围,并生成三维建筑体量。步骤4,根据导则中的街墙要求,调整形体位置,验证管控要素的可行性;步骤5,检验生成的形体是否满足相关建筑规范要求。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验证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时设定的管控要素的可行性,帮助设计师高效制定城市形态控制与引导策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