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心异径管焊接工装及其制作方法、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3569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411398.8

    申请日:2021-04-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体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同心异径管焊接工装及其制作方法、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沿一轴线开设有供换热管放置的第一槽位、供过渡接头放置的第二槽位,所述第一槽位与所述第二槽位之间的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供TIG焊接部伸入设置的缺口部;所述定位板自所述缺口部的底端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之间为相对滑动设置且滑动距离可调,所述第一槽位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板上、所述第二槽位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板上。本发明可以使得同心异径管之间的对接焊接可以不受同径管段的长度限制,并能有效确保同心异径管之间的焊接质量,操作简单、方便。

    一种换热器类支撑固定装置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522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1911300204.6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类支撑固定装置及安装方法,固定装置包括端板、尾板、护筒、若干支撑梁、配重连接板和若干推进调节机构这几大类主要部件,上述部件组成筒笼式框架结构,整体为敞开式结构,管板、支承板连成整体,限制支承板位置,增强管束部件刚性,可以保护外露的传热管;在连接管板穿插传热管时,敞开结构方便安装和测量。随着安装的进行,整个产品重量和重心也在变化,配重连接板的设计允许调节产品整体的重心,使得整个支撑固定装置更稳定。此发明用于工装夹具领域。

    一种汽水分离再热器管系竖直翻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74058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94085.5

    申请日:2015-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水分离再热器管系竖直翻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管系组件水平自由放置在翻身桁架内,翻身桁架的一侧端部具有一支点;将管系组件蒸汽室的吊耳通过起吊件连接在翻身桁架上与支点相对的活动端的吊点上;使用起吊设备带动翻身桁架以支点为旋转支点由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翻身过程中翻身桁架提供管系组件的支撑力和摩擦力,通过管系组件自身重力自动调整与翻身桁架的相对位置,翻身完成后管系组件仅通过吊耳悬挂并呈竖直状态。本发明能够克服翻转时关系组件重心瞬间偏移的冲击力,从而提高翻身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可应用于汽水分离器再热器管系翻身。

    一种用于单根换热管内孔焊缝的水压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662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70795.X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单根换热管内孔焊缝的水压试验装置及方法,其中的装置包括密封接头以及锁紧组件;所述密封接头的一端为密封端部,所述密封端部能塞进管箱的内孔,且所述密封端部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接头的另一端为接口端部,所述接口端部用于与供水设备连接;所述密封接头内设有供水通道,所述密封接头的密封端部和所述接口端部的端面分别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供水通道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件和连接件。本发明能够便捷高效地对大型蒸发器换热管内孔焊缝进行水压试验,有利于降低试验难度和成本,并且显著缩短试验周期。

    一种薄壁管与板不对称J型坡口的焊接方法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3043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51299.2

    申请日:2024-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与板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壁管与板不对称J型坡口的焊接方法。该薄壁管与板不对称J型坡口的焊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装配点焊及打底焊接:按6H→3H→9H→12H方向进行点焊,随后按6H→3H/9H→12H方向交替打底;S2:填充下半部分:填充6H±4.5H区域,每道按6H→3H→1.5H方向和6H→9H→10.5H方向左右交替焊接,焊接3‑4层,每层焊接时,先焊接坡口靠近封头侧区域,再焊接靠近套管侧区域,减少在套管上的热输入;S3:填充上半部分:填充12H±1.5H区域区域,每道按10.5H→12H方向和1.5H→12H方向左右交替焊接,焊接3‑4层,每层焊接时,先焊接坡口靠近封头侧区域,再焊接靠近套管侧区域,减少在套管上的热输入。本发明具有可有效控制焊接变形方向和变形量的优点。

    一种汽水分离再热器管系竖直翻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74058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594085.5

    申请日:2015-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水分离再热器管系竖直翻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管系组件水平自由放置在翻身桁架内,翻身桁架的一侧端部具有一支点;将管系组件蒸汽室的吊耳通过起吊件连接在翻身桁架上与支点相对的活动端的吊点上;使用起吊设备带动翻身桁架以支点为旋转支点由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翻身过程中翻身桁架提供管系组件的支撑力和摩擦力,通过管系组件自身重力自动调整与翻身桁架的相对位置,翻身完成后管系组件仅通过吊耳悬挂并呈竖直状态。本发明能够克服翻转时关系组件重心瞬间偏移的冲击力,从而提高翻身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可应用于汽水分离器再热器管系翻身。

    一种辅助齿形条装配定位的快拆工装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348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11433815.5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一种辅助齿形条装配定位的快拆工装的使用方法,其中快拆工装包括第一夹块组件和第二夹块组件;所述第一夹块组件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夹块组件设有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夹块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所述第二夹块组件相邻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夹块组件的第一配合部与其中一个第二夹块组件的第二配合部相连接并相互形成长条状的定位体。本发明提供的辅助齿形条装配定位的快拆工装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通过上述使用方法,在降低成本和实施难度的同时,可以对齿形条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保证后续齿形条端部能够维持良好位置度,实现横梁的一次性顺利安装。

    一种辅助齿形条装配定位的快拆工装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348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33815.5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一种辅助齿形条装配定位的快拆工装及使用方法,其中快拆工装包括第一夹块组件和第二夹块组件;所述第一夹块组件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夹块组件设有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夹块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所述第二夹块组件相邻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夹块组件的第一配合部与其中一个第二夹块组件的第二配合部相连接并相互形成长条状的定位体。本发明提供的辅助齿形条装配定位的快拆工装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通过上述使用方法,在降低成本和实施难度的同时,可以对齿形条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保证后续齿形条端部能够维持良好位置度,实现横梁的一次性顺利安装。

    空间弯管成形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3614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30082.X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空间弯管成形装置。空间弯管成形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两个第一导向单元;两个第一夹具,两个第一夹具可分别沿两个第一导向单元移动,第一夹具上还设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可将第一夹具锁定在基座上;第二夹具,第二夹具设在两个第一夹具之间,第二夹具可固定在基座上;若干切割工具,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可分别夹紧管件,切割工具可从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将管件切断。有益效果:两个第一夹具可分别沿第一导向单元移动,使空间弯管可实现非对称结构。切割工具可在第二夹具与两个第一夹具之间切断管件,使管件的两端可一次性地被切断,有利于提高空间弯管成形的加工效率。本发明涉及管件成形装置。

    一种用于换热器类多组换热管的检漏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0309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346801.2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类多组换热管的检漏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立柱、两个第一伸缩杆、两个第二伸缩杆、若干堵头和若干进气头,第一伸缩杆通过安装座抵住堵头和进气头,第二伸缩杆在另一侧抵住蒸汽室的内壁提供推力,空气压缩机往换热管输入气压然后保压检测。此检漏工具可一次装配实现单孔、多孔的检漏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此检漏工具体积小,可在蒸汽室内实现全部位置的打压检漏操作,不存在空间干涉的问题。操作者可以单人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配合的需求。此发明用于核电机组检修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