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薄加工用冲模和冲模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07921518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680047797.8

    申请日:2016-08-15

    Abstract: 在根据本发明的减薄加工用冲模30中,以覆盖冲模30的至少加工面41这样的方式形成碳膜50,该碳膜50的特征在于:呈现下式(1)所示的强度比为1.0以上的拉曼光谱:ID/IG(1),其中ID为在所述碳膜表面的拉曼光谱中在1333±10cm‑1处的最大峰强度,并且IG为在所述碳膜表面的拉曼光谱中在1500±100cm‑1处的最大峰强度,以及特征还在于:所述碳膜50的表面是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1μm以下的平滑表面。该减薄加工用冲模30即使当使用干式方式(无润滑方式或低润滑方式)以高减薄率减薄加工时,也能够有效地进行减薄加工,没有成形不良的发生。

    金属塑性加工用夹具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3023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980071482.0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塑性加工用夹具,该夹具用于在金属或合金工件上进行塑性加工,并且利用该夹具可以进行塑性加工使得不会在加工品的表面上留下线状损伤。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其用于金属塑性加工并且用于在金属或合金工件表面上进行塑性加工,同时使夹具的加工表面与工件接触并且使加工表面相对于工件移动。金属塑性加工用夹具的特征在于,夹具的加工表面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12μm以下,并且加工表面被平滑化,使得当沿着加工方向的投影观察时,观察不到宽度为200μm以上且高度为10μm以上的突部。

    减薄加工用冲模和冲模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07921518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7797.8

    申请日:2016-08-15

    Abstract: 在根据本发明的减薄加工用冲模30中,以覆盖冲模30的至少加工面41这样的方式形成碳膜50,该碳膜50的特征在于:呈现下式(1)所示的强度比为1.0以上的拉曼光谱:ID/IG(1),其中ID为在所述碳膜表面的拉曼光谱中在1333±10cm-1处的最大峰强度,并且IG为在所述碳膜表面的拉曼光谱中在1500±100cm-1处的最大峰强度,以及特征还在于:所述碳膜50的表面是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1μm以下的平滑表面。该减薄加工用冲模30即使当使用干式方式(无润滑方式或低润滑方式)以高减薄率减薄加工时,也能够有效地进行减薄加工,没有成形不良的发生。

    金属加工物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02226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80021809.3

    申请日:2019-03-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为了实现较薄的壁厚或较小的直径的目的而进行的塑性加工期间被加工表面的划伤受到抑制的金属加工物。本发明提供通过为了实现较薄的壁厚或较小的直径而进行的塑性加工而获得的金属加工物,其中所述金属加工物的特征在于被加工表面的沿与加工方向正交的方向测量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1与被加工表面的沿加工方向测量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2的比Ra1/Ra2为0.5~1.5。

    金属塑性加工用夹具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3023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80071482.0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塑性加工用夹具,该夹具用于在金属或合金工件上进行塑性加工,并且利用该夹具可以进行塑性加工使得不会在加工品的表面上留下线状损伤。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其用于金属塑性加工并且用于在金属或合金工件表面上进行塑性加工,同时使夹具的加工表面与工件接触并且使加工表面相对于工件移动。金属塑性加工用夹具的特征在于,夹具的加工表面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12μm以下,并且加工表面被平滑化,使得当沿着加工方向的投影观察时,观察不到宽度为200μm以上且高度为10μm以上的突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