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装置以及电动吸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1178784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80016433.7

    申请日:2019-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来自第一集尘部(5)的尘埃的卷起的集尘装置(1)以及具备其的电动吸尘器。集尘装置(1)具备筒状的壳体(10)和内插部(16)。壳体(10)具有供含尘空气导入的导入口(3)。内插部(16)位于壳体(10)的内侧,在与壳体(10)的内表面(14)之间形成含尘空气的回旋流(A)。内插部(16)具有筒状的侧面部(26)和突出部(30)。侧面部(26)相对于壳体(10)的内表面(14)分离并对置。突出部(30)在第一集尘部(5)侧具备相对于侧面部(26)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面(32)。突出面(32)具备多个整流部(35)和连结部(36)。整流部(35)从回旋流(A)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形成为朝向第一集尘部(5)侧的螺旋状。连结部(36)将一个整流部(35)的下游端侧与其他整流部(35)的上游端侧连结而形成。

    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1083147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80044564.1

    申请日:2018-07-31

    Abstract: 提出一种能够通过旋转清扫体的旋转来迅速地去除进入到旋转清扫体的刷毛之间的尘埃的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1)。吸入口体(26)具备:吸入口主体部(32),具有配置于底面的吸入口(28)、与吸入口(28)相连的吸入室(63)、以及经由吸入室(63)与吸入口(28)相连的中继管(66);旋转清扫体(29),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吸入口主体部(32)并配置于吸入室(63),且具有沿法线方向延伸的刷毛(65);电动机(31),收容于吸入口主体部(32);动力传递机构(51),从电动机(31)向旋转清扫体(29)传递驱动力;刷毛尘埃去除部(55),从吸入室(63)的内壁面(71)突出而与刷毛(65)接触,对向中继管(66)吸入的空气进行节流。

    电动吸尘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3147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80044664.4

    申请日:2018-07-31

    Abstract: 提出一种即使使吸尘器主体为立起状态、或在反转状态下使用吸尘器主体,也能够将可动式的把手收纳在不成为障碍的位置的电动吸尘器。电动吸尘器(1)具备:主体壳体(11),具有把手收纳凹部(11a);主体把手(14),设于主体壳体(11),并能够在进入把手收纳凹部(11a)的收纳位置与从把手收纳凹部(11a)脱离的使用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把手保持机构(61),将位于收纳位置的主体把手(14)保持在把手收纳凹部(11a)。

    集尘装置以及电动吸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1060451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417339.4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收集于第一集尘部(12)的尘埃的逆流的集尘装置(6)以及具备该集尘装置(6)的电动吸尘器。集尘装置(6)具备:第一分离部(11),对尘埃进行离心分离;以及第一集尘部(12),对利用第一分离部(11)分离后的尘埃进行收集。集尘装置(6)具有圆筒状的杯部(20)、筒状的扩大部(33)、通气部(35)、以及逆流阻止部(37)。杯部(20)被导入含尘空气。扩大部(33)配置于杯部(20)的内部,设于第一分离部(11)与第一集尘部(12)之间的位置。通气部(35)形成于扩大部(33)的第一分离部(11)侧,能够从第一集尘部(12)侧向第一分离部(11)侧通气。逆流阻止部(37)位于扩大部(33)与杯部(20)之间,阻止第一集尘部(12)的尘埃向第一分离部(11)侧的逆流。

    电动吸尘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3454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10716469.8

    申请日:2019-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其能够实现小型化。电动吸尘器(1)具备吸尘器主体(2)、线缆卷盘装置(5)以及行进轮(8)。线缆卷盘装置(5)沿着与吸尘器主体(2)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具有转动轴线(A),从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收容于吸尘器主体(2)、且用于供电源线缆卷绕。行进轮(8)隔着线缆卷盘装置(5)而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吸尘器主体(2)的两侧。在吸尘器主体(2)的行进方向上观察,一个行进轮(8)配置成至少一部分在转动轴线(A)方向上与线缆卷盘装置(5)重叠。

    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1297159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823069.X

    申请日:2020-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对于左右平衡的影响小且设计自由度高的吸入口体、以及具备这样的吸入口体的电动吸尘器。吸入口体(16)具备:检测部(82),对吸入口主体部(31)与被吸尘面(f)接地的情况进行检测;操作片(83),在吸入口主体部(31)与被吸尘面(f)接地的情况下,使旋转清扫体(28)的旋转停止;阻止部(85),在吸入口主体部(31)上下反转了的情况下,阻止旋转清扫体(28)的运转;以及轴部(86),使设置于一方端部的检测部(82)与设置于另一方端部的操作片(83)、阻止部(85)一体化地旋转,配置在连接管部(32)与吸入口主体部(31)的底板(31b)之间,向与连接管部(32)交叉的方向延伸。

    电动吸尘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3147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80044664.4

    申请日:2018-07-31

    Abstract: 提出一种即使使吸尘器主体为立起状态、或在反转状态下使用吸尘器主体,也能够将可动式的把手收纳在不成为障碍的位置的电动吸尘器。电动吸尘器(1)具备:主体壳体(11),具有把手收纳凹部(11a);主体把手(14),设于主体壳体(11),并能够在进入把手收纳凹部(11a)的收纳位置与从把手收纳凹部(11a)脱离的使用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把手保持机构(61),将位于收纳位置的主体把手(14)保持在把手收纳凹部(11a)。

    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715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0912702.2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抑制线状的尘埃向旋转清扫体卷绕的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吸入口体(16)具备:吸入口主体部(31),具有朝向底面(31a)打开的吸入口(27)、与吸入口(27)相连的吸入室(45)、以及独立地划分在吸入室(45)的外侧的清扫体室(46);旋转清扫体(28),配置于清扫体室(46);以及电动机(29),使旋转清扫体(28)驱动,吸入口(27)与旋转清扫体(28)在吸入口主体部(31)的行进方向上排列,吸入口主体部(31)具备:隔壁(65),划分吸入室(45)与清扫体室(46),并且划定吸入室(45)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与吸入口(27)的边缘的一部分;以及除尘突起(66),从隔壁(65)的边缘突出并与旋转清扫体(28)相接。

    电动吸尘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3739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0429494.0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能够使用来保持清洁性的维护容易进行。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具有主体部和集尘装置。所述主体部吸引空气。所述集尘装置具有分离部和防护罩。所述分离部具有管状的多个圆锥部。所述分离部在所述多个圆锥部的各个的内部使所述主体部吸引的所述空气回旋,对所述空气中的尘埃进行离心分离。所述防护罩可以相对于所述多个圆锥部进行拆卸。所述防护罩从侧方覆盖所述多个圆锥部的至少一部分。

    集尘装置以及电动吸尘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0451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0417339.4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收集于第一集尘部(12)的尘埃的逆流的集尘装置(6)以及具备该集尘装置(6)的电动吸尘器。集尘装置(6)具备:第一分离部(11),对尘埃进行离心分离;以及第一集尘部(12),对利用第一分离部(11)分离后的尘埃进行收集。集尘装置(6)具有圆筒状的杯部(20)、筒状的扩大部(33)、通气部(35)、以及逆流阻止部(37)。杯部(20)被导入含尘空气。扩大部(33)配置于杯部(20)的内部,设于第一分离部(11)与第一集尘部(12)之间的位置。通气部(35)形成于扩大部(33)的第一分离部(11)侧,能够从第一集尘部(12)侧向第一分离部(11)侧通气。逆流阻止部(37)位于扩大部(33)与杯部(20)之间,阻止第一集尘部(12)的尘埃向第一分离部(11)侧的逆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