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374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912524.1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到吸入口体的左右至少一方的边缘为止将被吸尘面上的尘埃刮起。吸入口体具备:旋转清扫体,能够通过旋转而刮起被吸尘面上的尘埃;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输出使旋转清扫体旋转的驱动力;支承部,将旋转清扫体支承为能够旋转且为悬臂状;动力传递机构,从电动机向支承部传递驱动力而使旋转清扫体旋转;以及连结机构,将旋转清扫体能够拆装地连结于支承部,旋转清扫体具有筒状的轴芯部,该轴芯部具有接近支承部的支承端、远离支承部的自由端以及空洞,连结机构具有如下的凹部和凸部:任意一方一体地设置于支承部,任意另一方设置于上述轴芯部的空洞中,以能够解除钩挂的方式相互钩挂,防止旋转清扫体从支承部分离。

    集尘装置以及电动吸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1178784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80016433.7

    申请日:2019-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来自第一集尘部(5)的尘埃的卷起的集尘装置(1)以及具备其的电动吸尘器。集尘装置(1)具备筒状的壳体(10)和内插部(16)。壳体(10)具有供含尘空气导入的导入口(3)。内插部(16)位于壳体(10)的内侧,在与壳体(10)的内表面(14)之间形成含尘空气的回旋流(A)。内插部(16)具有筒状的侧面部(26)和突出部(30)。侧面部(26)相对于壳体(10)的内表面(14)分离并对置。突出部(30)在第一集尘部(5)侧具备相对于侧面部(26)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面(32)。突出面(32)具备多个整流部(35)和连结部(36)。整流部(35)从回旋流(A)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形成为朝向第一集尘部(5)侧的螺旋状。连结部(36)将一个整流部(35)的下游端侧与其他整流部(35)的上游端侧连结而形成。

    延长管和电动吸尘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7559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510486322.6

    申请日:2015-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延长管和电动吸尘器,能够避免铺设于延长管的电缆的增加,抑制筒前端的大型化,并且提高配置光源和光源用电源电路的便利性。延长管(25)具有:内管主体(52),具有风路;挂钩罩部(109),设置于内管主体(52)的接头部(58)的上表面侧;挂钩(59),设置于挂钩罩部(109)内,卡止于插入到内管主体(52)的吸入口体(26)的接头部,以防止从内管主体(52)脱出;电缆(47),配置于内管主体(52)的外侧,与插入到内管主体(52)的吸入口体(26)的电路电连接而提供电力;光源(48),设置于挂钩罩部(109)的外表面部;以及电源电路(49),配置于内管主体(52)的接头部(58)的下表面侧,与电缆(47)电连接来调整流入电缆(47)的输入电力,并将输出电力提供给光源。

    集尘装置以及具备该集尘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65363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310343755.7

    申请日:2013-0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别确保空间来有效且单独地积存大小不同的尘埃,并能够抑制集尘装置的大型化的集尘装置以及具备该集尘装置的电动吸尘器。集尘装置(26)具备第1离心分离部(41),该第1离心分离部具有吸入含尘空气的导入口(51),并对从导入口(51)吸入的含尘空气中的尘埃的一部分进行离心分离。集尘装置(26)具备第2离心分离部(44),该第2离心分离部位于第1离心分离部(41)的上方,并分离通过了第1离心分离部(41)的含尘空气中的、比由第1离心分离部41分离的尘埃小的尘埃。集尘装置(26)具备风路部(45),该风路部位于第1离心分离部(41)的上方并位于第2离心分离部(44)的侧方,将通过了第2离心分离部44的空气向电动鼓风机侧引导。

    电动吸尘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02220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380024733.2

    申请日:2013-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106 A47L9/1633 A47L9/1641 A47L9/1683

    Abstract: 集尘装置(26)具备将含尘空气中的粗尘分离的第1离心分离部(41)。集尘装置(26)具备与第1离心分离部(41)连通并位于第1离心分离部(41)的上方的第2离心分离部(44)。第2离心分离部(44)将通过第1离心分离部(41)后的含尘空气中的细尘分离。集尘装置(26)具备能够使第2离心分离部(44)的下方的位置开闭的开闭盖部(71)。开闭盖部(71)通过使第2离心分离部(44)的下方的位置打开,从而将通过第2离心分离部(44)分离出的尘埃向第1离心分离部(41)侧导引。

    电动吸尘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02220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80024733.2

    申请日:2013-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106 A47L9/1633 A47L9/1641 A47L9/1683

    Abstract: 集尘装置(26)具备将含尘空气中的粗尘分离的第1离心分离部(41)。集尘装置(26)具备与第1离心分离部(41)连通并位于第1离心分离部(41)的上方的第2离心分离部(44)。第2离心分离部(44)将通过第1离心分离部(41)后的含尘空气中的细尘分离。集尘装置(26)具备能够使第2离心分离部(44)的下方的位置开闭的开闭盖部(71)。开闭盖部(71)通过使第2离心分离部(44)的下方的位置打开,从而将通过第2离心分离部(44)分离出的尘埃向第1离心分离部(41)侧导引。

    电动吸尘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3147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80044664.4

    申请日:2018-07-31

    Abstract: 提出一种即使使吸尘器主体为立起状态、或在反转状态下使用吸尘器主体,也能够将可动式的把手收纳在不成为障碍的位置的电动吸尘器。电动吸尘器(1)具备:主体壳体(11),具有把手收纳凹部(11a);主体把手(14),设于主体壳体(11),并能够在进入把手收纳凹部(11a)的收纳位置与从把手收纳凹部(11a)脱离的使用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把手保持机构(61),将位于收纳位置的主体把手(14)保持在把手收纳凹部(11a)。

    电动吸尘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3147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80044664.4

    申请日:2018-07-31

    Abstract: 提出一种即使使吸尘器主体为立起状态、或在反转状态下使用吸尘器主体,也能够将可动式的把手收纳在不成为障碍的位置的电动吸尘器。电动吸尘器(1)具备:主体壳体(11),具有把手收纳凹部(11a);主体把手(14),设于主体壳体(11),并能够在进入把手收纳凹部(11a)的收纳位置与从把手收纳凹部(11a)脱离的使用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把手保持机构(61),将位于收纳位置的主体把手(14)保持在把手收纳凹部(11a)。

    灰尘分离装置和电动扫除机

    公开(公告)号:CN10784709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1138.3

    申请日:2016-07-11

    Abstract: 提出一种容易进行第二离心分离部的清洁和随后的确认的电动扫除机和灰尘分离装置。灰尘分离装置7设有从含尘空气中分离出粗灰尘的第一分离部35、和从通过第一分离部35的含尘空气中离心分离出细灰尘的第二离心分离部36。第二离心分离部36具有对分离细灰尘的第二离心分离室65进行划分的第二分离室侧壁82;和第二分离室盖81,所述第二分离室盖包括排气口71并且开闭自如地关闭第二分离室侧壁82,空气通过该排气口从第二离心分离室65排出。

    电动吸尘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0595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80003467.9

    申请日:2016-09-27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能够使用第一离心分离部以及多个第二离心分离部来高效地进行集尘,并且能够抑制噪音、且能够将尘埃卫生地废弃。第一离心分离部(47)使含尘空气沿着壳体(45)的内表面在套筒部(66)的周围回转而对尘埃进行离心分离。各第二离心分离部(48)使通过了第一离心分离部(47)的含尘空气沿着圆锥部(63)的内表面回转而对比由第一离心分离部(47)进行离心分离的尘埃小的尘埃进行离心分离。第一存积部(70)存积由第一离心分离部(47)离心分离的尘埃。第二存积部(71)存积由各第二离心分离部(48)离心分离的尘埃。各第二离心分离部(48)位于分隔部(67)的内侧。通过分离部主体(61)与壳体(45)的密接,将第一存积部(70)和第二存积部(71)划分在分离部主体(61)的外部和内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