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00544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80696.8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73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海沉管安装方法,包括步骤A、海床铺设碎石垄并整平,形成碎石基床;B、工厂预制沉管管节并第一次舾装;C、用船拖运或者装船吊运管节到安装位置,并对管节第二次舾装;D、管节沉放着床于碎石基床,并与已安装沉管对齐;E、管节与已安装沉管水密对接,并对接合腔排水;F、贯通测量管节轴线偏差,超过设计要求时调整偏差至满足设计要求;G、碎石基床注浆;H、对管节回填,拆除舾装件。运用该方法,由于海底隧道修建过程中每一节管节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下一沉管的定位,影响到海底隧道能否贯通以及海底隧道能否到达设计使用寿命,该方法原理清晰,步骤简单能够准确将管节精确安装到位,保证海底沉管隧道顺利贯通。
-
公开(公告)号:CN104652480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084899.4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该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包括:沉管沉放作业、沉管对接作业、水力压接、排除所述压载水箱内的压载水以及调整沉管。本发明提供的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操作方便、对基床平整度要求低;在不增加体内和体外调整设备的前提下,利用沉管安装已有的锚缆系统、压载水控制系统、沉放测控系统,对管节轴线偏差进行调整的一种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及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52479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10084832.0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沉管隧道安装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管节脱开装置,安装于两相邻管节的接合腔内,包括顶推单元;顶推单元包括平行于钢封门的转动梁;转动梁第一端铰接在所述接合腔的底部,第二端为自由端,并且转动梁可以在平行于管节的钢封门的平面内转动;转动梁的轴向依次固定有多个千斤顶。转动梁位于水平位置时,便于千斤顶的拆装;顶推脱开过程中,将转动梁运动到竖直位置,此时多个千斤顶沿着混凝土管廊的纵向分布,使得端面上受力均匀,进而保证相邻管节顶推脱开过程中,GINA止水带不发生侧翻,端钢壳及端封门不受影响。该装置结构简单,受力清晰,便于设计和制造,且运用于海底沉管隧道重新起浮预案时可很大程度丰富沉管隧道的安装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465248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10084906.0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沉管隧道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节脱开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转动梁,且在转动梁上固定有水平固定支架,水平固定支架上安装有多个千斤顶。当所述转动梁位于水平位置时,所述顶推千斤顶的位置与底部的混凝土管廊对应,并沿着混凝土管廊的水平方向分布,使得端面上受力均匀,进而保证相邻管节顶推脱开过程中,GINA止水带不发生侧翻,端钢壳及端封门不受影响。此外,转动梁位于竖直位置时,整个脱开装置位于接合腔内,并且不会影响下一次管节的对接工作,从而可以反复使用,直到管节精确对接为止。该装置结构简单,受力清晰,便于设计和制造,且运用于海底沉管隧道重新起浮预案时可以很大程度丰富沉管隧道的安装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465247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84832.0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沉管隧道安装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管节脱开装置,安装于两相邻管节的接合腔内,包括顶推单元;顶推单元包括平行于钢封门的转动梁;转动梁第一端铰接在所述接合腔的底部,第二端为自由端,并且转动梁可以在平行于管节的钢封门的平面内转动;转动梁的轴向依次固定有多个千斤顶。转动梁位于水平位置时,便于千斤顶的拆装;顶推脱开过程中,将转动梁运动到竖直位置,此时多个千斤顶沿着混凝土管廊的纵向分布,使得端面上受力均匀,进而保证相邻管节顶推脱开过程中,GINA止水带不发生侧翻,端钢壳及端封门不受影响。该装置结构简单,受力清晰,便于设计和制造,且运用于海底沉管隧道重新起浮预案时可很大程度丰富沉管隧道的安装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4612180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86287.9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沉管隧道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底沉管隧道的沉管管节分离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海底沉管隧道的沉管管节分离装置,包括主动脱离单元和被动脱离单元,在主动脱离单元的一端设置有脱开千斤顶,所述脱开千斤顶用于对被动脱离单元施加沿轴向的推力,从而使得主动脱离单元和被动脱离单元之间出现相对运动,进而带动与主动脱离单元和被动脱离单元相连的两个相连的沉管管节分开,在分离过程中不会对沉管管节造成损坏,能够保证GINA止水带不发生侧翻,端钢壳及端封门不受影响,并尽量使两沉管管节间间距增大,为之后的重新起浮、绞移预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并且其结构简单,受力清晰,便于设计、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3898922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90280.7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鸣 , 李一勇 , 关秋枫 , 尹海卿 , 翟世鸿 , 刘亚平 , 岳铭滨 , 石书元 , 李增军 , 刘德进 , 宿发强 , 苏长玺 , 王强 , 岳远征 , 周相荣 , 汤慧驰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节对接导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沉管隧道施工中管节对接作业的对接导向装置;该装置包括与已安管节连接的导向架和与待安管节连接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架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收容导向杆。本发明采用导向杆和导向架的设计;使导向杆放置在导向槽内,并以此使得两个管节基本对齐,即,两个管节的轴线基本重合;使待安管节的对接端最终与已安管节的尾端对齐并拢;采用该种结构使对接更加快速、顺畅;从而缩短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对接精度;减少了工作失误,避免重大事故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0744499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780710.4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构件用吊具系统及吊装方法,其中吊具系统包括至少一组吊具组件,其中每组吊具组件包括:两个环形状吊带,每个吊带包括若干根子索,每根子索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塑料材质;一个吊钩,每个吊钩包括四个挂钩;设于大型构件上的四个吊耳;在对大型构件进行吊装时,上述每个环形吊带穿过大型构件一侧的两个吊耳,位于两个吊耳之间的吊带两个部分,分别悬挂在吊钩位于对应两个吊耳一侧的两个挂钩上。该吊具系统相对于现有吊钩直接缠绕钢丝绳吊装法、吊钩上直接悬挂环形钢丝绳吊装法以及吊钩悬挂辅助横向索具后再通过钢丝绳吊装而言,其吊带调节更加方便、调平更容易,能够对大型构件提供更稳定的拉力,提高了吊装平稳性和吊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898922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210590280.7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鸣 , 李一勇 , 关秋枫 , 尹海卿 , 翟世鸿 , 刘亚平 , 岳铭滨 , 石书元 , 李增军 , 刘德进 , 宿发强 , 苏长玺 , 王强 , 岳远征 , 周相荣 , 汤慧驰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节对接导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沉管隧道施工中管节对接作业的对接导向装置;该装置包括与已安管节连接的导向架和与待安管节连接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架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收容导向杆。本发明采用导向杆和导向架的设计;使导向杆放置在导向槽内,并以此使得两个管节基本对齐,即,两个管节的轴线基本重合;使待安管节的对接端最终与已安管节的尾端对齐并拢;采用该种结构使对接更加快速、顺畅;从而缩短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对接精度;减少了工作失误,避免重大事故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997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210592729.3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鸣 , 吴利科 , 关秋枫 , 何可耕 , 尹海卿 , 宁剑辉 , 翟世鸿 , 高纪兵 , 国强 , 付院平 , 李增军 , 刘德进 , 宿发强 , 曲俐俐 , 苏长玺 , 王强 , 岳远征 , 周相荣 , 汤慧驰 , 赫亚峰
IPC: E02D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节沉放的压载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控制压载水箱蓄水量实现管节平稳、快速沉放的压载水系统;所述压载水系统包括管节控制电路、压载水箱以及压载泵;所述压载泵通过管路与所述压载水箱连接。本发明采用压载水箱的设计;根据浮力原理,通过向压载水箱内注水或者排水来控制管节的自重,使其适应海下不同深度的浮力;从而实现管节快速、自如、平稳的沉放;使管节沉放速度与吊索缆的下放和提升相配合;减轻吊索缆的负重;提高了沉放施工精度,加快了沉放施工进度,提高了沉放施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