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11999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006113.8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利科 , 刘德进 , 蒋健 , 李增军 , 彭瑞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曲俐俐 , 陆连洲 , 王正权 , 马宗田 , 宿发强 , 汪立宏 , 张建军 , 尚乾坤
IPC: E02D1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隧道建造,公开了一种物料回填系统,其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锁固回填系统;所述锁固回填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船体船舷一侧的两个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所述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本发明通过在船体上设置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能够实现对溜管供料,由溜管完成对沉管隧道的锁固回填,溜管的可移动设置,能够实现对沉管隧道各个位置的回填,保证沉管整体的牢固稳定,提高沉管隧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12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002970.0
申请日:2013-01-0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节水下姿态的测控系统及测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GPS接收机、声纳装置以及中央处理器对管节沉放和对接姿态进行指导和调整的测控系统以及测控方法。本发明采用声纳装置的设计;该声纳装置可用于在沉放过程中对待安管节进行实时定位;以及在对接过程中对待安管节与已安管节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实时定位;可以有效解决管节在水深处的沉放和对接测控问题,从而实现管节在深水环境下的实时姿态调整;节省各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999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06113.8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利科 , 刘德进 , 蒋健 , 李增军 , 彭瑞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曲俐俐 , 陆连洲 , 王正权 , 马宗田 , 宿发强 , 汪立宏 , 张建军 , 尚乾坤
IPC: E02D1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隧道建造,公开了一种物料回填系统,其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锁固回填系统;所述锁固回填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船体船舷一侧的两个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所述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本发明通过在船体上设置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能够实现对溜管供料,由溜管完成对沉管隧道的锁固回填,溜管的可移动设置,能够实现对沉管隧道各个位置的回填,保证沉管整体的牢固稳定,提高沉管隧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563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33119.4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其中该深水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运桩:利用施工船舶将漂浮在水面上的分体式护筒结构拖运到待施工位置;立桩:将分体式护筒结构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向下转动,直至分体式护筒结构竖直设于水中;打桩:利用安装在施工船舶的冲击锤将分体式护筒结构的永久性护筒沿竖直方向插入水底土层中;浇筑混凝土:向分体式护筒结构内部的浇筑腔中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桩;拆除可拆除护筒:将可拆除护筒与永久护筒分离,使可拆除护筒在竖直平面内向上转动直至漂浮于水面上,以将可拆除护筒回收利用。该深水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施工周期短、可拆除护筒可循环利用并且施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1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01941.2
申请日:2013-01-05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沉管隧道的纠偏方法,所述纠偏方法包括将千斤顶组安装在接合腔内的步骤;控制千斤顶组顶推待调整管节直至完成的步骤;将沉管两侧回填的步骤;卸载千斤顶组的顶推力的步骤;拆除千斤顶组的步骤。本发明采用上述步骤;千斤顶组安装在接合腔内,对沉管进行腔内精调纠偏,可减小沉管在水下的纠偏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纠偏精度;可实现向接合腔内充气,使接合腔内的总压力基本等于待调整管节管外水压和管底与基床摩擦力的总和,从而使待调整管节处于动静临界状态;只需用较小尺寸的千斤顶组对沉管施加一个相对小的顶推力就可实现纠偏,有效减小了千斤顶组的尺寸,可与接合腔相对较小的空间相适应。
-
公开(公告)号:CN105625484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1033441.2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物品深水测控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包括多个声波测控单元和控制器;多个声波测控单元至少三个为一组测控单元进行通信测量;测控单元中的多个声波测控单元分别设置在已安装大型物品和待安装大型物品上;测控单元至少为两组;控制器同时接收两组测控单元中多个声波测控单元之间的距离和深度计算多个声波测控单元与待安装大型物品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多个声波测控单元与待安装大型物品的相对位置关系计算待安装大型物品的姿态与已安装大型物品的距离,并输出修正方案。本发明可以同时测量两组应答器,测量速度提至原来的两倍,增加测量频率,增强系统稳定性,通过在已安装的大型物品上增加声纳应答器提高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62548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1033441.2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 E02D2250/00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物品深水测控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包括多个声波测控单元和控制器;多个声波测控单元至少三个为一组测控单元进行通信测量;测控单元中的多个声波测控单元分别设置在已安装大型物品和待安装大型物品上;测控单元至少为两组;控制器同时接收两组测控单元中多个声波测控单元之间的距离和深度计算多个声波测控单元与待安装大型物品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多个声波测控单元与待安装大型物品的相对位置关系计算待安装大型物品的姿态与已安装大型物品的距离,并输出修正方案。本发明可以同时测量两组应答器,测量速度提至原来的两倍,增加测量频率,增强系统稳定性,通过在已安装的大型物品上增加声纳应答器提高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1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001941.2
申请日:2013-01-05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沉管隧道的纠偏方法,所述纠偏方法包括将千斤顶组安装在接合腔内的步骤;控制千斤顶组顶推待调整管节直至完成的步骤;将沉管两侧回填的步骤;卸载千斤顶组的顶推力的步骤;拆除千斤顶组的步骤。本发明采用上述步骤;千斤顶组安装在接合腔内,对沉管进行腔内精调纠偏,可减小沉管在水下的纠偏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纠偏精度;可实现向接合腔内充气,使接合腔内的总压力基本等于待调整管节管外水压和管底与基床摩擦力的总和,从而使待调整管节处于动静临界状态;只需用较小尺寸的千斤顶组对沉管施加一个相对小的顶推力就可实现纠偏,有效减小了千斤顶组的尺寸,可与接合腔相对较小的空间相适应。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12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02970.0
申请日:2013-01-0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节水下姿态的测控系统及测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GPS接收机、声纳装置以及中央处理器对管节沉放和对接姿态进行指导和调整的测控系统以及测控方法。本发明采用声纳装置的设计;该声纳装置可用于在沉放过程中对待安管节进行实时定位;以及在对接过程中对待安管节与已安管节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实时定位;可以有效解决管节在水深处的沉放和对接测控问题,从而实现管节在深水环境下的实时姿态调整;节省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89892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90992.9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鸣 , 李一勇 , 关秋枫 , 尹海卿 , 翟世鸿 , 何可耕 , 王立峰 , 蒋健 , 彭瑞 , 刘德进 , 宿发强 , 曲俐俐 , 华晓涛 , 苏长玺 , 李家林 , 董美余 , 王强 , 岳远征 , 周相荣 , 汤慧驰 , 王博 , 孙健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建设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管节吊运沉放系统及方法。沉放系统包括沉放驳,待安管节吊挂在所述沉放驳的下方,所述沉放驳上分别设有管节升降机构、管节平移机构和沉放驳平移机构;所述沉放驳平移机构用于控制沉放驳的水平位移;所述管节升降机构与待安管节连接,用于控制待安管节的竖向位移;所述管节平移机构与待安管节连接,用于控制管节的水平位移。其中,所述沉放驳包括两个独立的船体,所述两个船体分别位于所述待安管节的两端。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沉放驳、管节升降机构、管节平移机构和沉放驳平移机构实现管节的吊运沉放,控制管节浮运至管节安装段后的姿态,可顺利实现管节的下沉和初步的对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