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管压载系统拆除及置换混凝土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840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31711.4

    申请日:2020-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压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压载系统拆除及置换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在保证满足抗浮系数大于1.05的前提下,选择从所述沉管轴线第一侧的第一端的端部水囊开始施工,利用沉管压载系统管路控制装置,通过调节相应的阀门,对需要注水的水囊通入设计水量,从第一侧的端部水囊至第二侧的端部水囊,两侧依次交替拆除端部水囊并压载混凝土,直至所有水囊拆除、压载混凝土施工完毕;在沉管安装完成后,采用上述方法,在满足沉管抗浮系数大于1.05的情况下,逐个将水囊排水后拆除,来依次置换混凝土,简单有序,置换效率高,而且通过对沉管抗浮系数进行控制,沉管不会发生上浮或移位的问题,保证了沉管安装质量及施工安全。

    一种沉管压载系统拆除及置换混凝土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840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0631711.4

    申请日:2020-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压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压载系统拆除及置换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在保证满足抗浮系数大于1.05的前提下,选择从所述沉管轴线第一侧的第一端的端部水囊开始施工,利用沉管压载系统管路控制装置,通过调节相应的阀门,对需要注水的水囊通入设计水量,从第一侧的端部水囊至第二侧的端部水囊,两侧依次交替拆除端部水囊并压载混凝土,直至所有水囊拆除、压载混凝土施工完毕;在沉管安装完成后,采用上述方法,在满足沉管抗浮系数大于1.05的情况下,逐个将水囊排水后拆除,来依次置换混凝土,简单有序,置换效率高,而且通过对沉管抗浮系数进行控制,沉管不会发生上浮或移位的问题,保证了沉管安装质量及施工安全。

    沉管隧道中腔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107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252096.6

    申请日:2020-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沉管隧道中腔模板体系包括分别连接在左侧排架和右侧排架上的左模板和右模板,左右模板分别布置在中廊道两侧,两者通过连接在左右侧排架上的可伸缩式支撑横梁拼装形成具有一定间隙的完整中腔模板,支撑横梁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左模板和右模板之间间距的横向伸缩系统,该体系还包括主桁架,主桁架两端设有带升降机构的支腿和滑移系统,通过控制伸缩系统和升降机构完成模板的安装和拆模,并通过滑移系统实现转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反复安装、反复拆卸导致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大幅减少了施工人员在中廊道内的工作量,高效而方便地完成了中腔模板体系的安装、拆卸和转移,节省了大量施工成本。

    沉管隧道中腔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107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52096.6

    申请日:2020-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沉管隧道中腔模板体系包括分别连接在左侧排架和右侧排架上的左模板和右模板,左右模板分别布置在中廊道两侧,两者通过连接在左右侧排架上的可伸缩式支撑横梁拼装形成具有一定间隙的完整中腔模板,支撑横梁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左模板和右模板之间间距的横向伸缩系统,该体系还包括主桁架,主桁架两端设有带升降机构的支腿和滑移系统,通过控制伸缩系统和升降机构完成模板的安装和拆模,并通过滑移系统实现转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反复安装、反复拆卸导致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大幅减少了施工人员在中廊道内的工作量,高效而方便地完成了中腔模板体系的安装、拆卸和转移,节省了大量施工成本。

    一种沉管压载系统管路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715024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1278314.5

    申请日:2020-07-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压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压载系统管路控制装置,每个水囊与进水口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单独控制所对应单个水囊的进水或排水;由于每个水囊与进水口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单独控制所对应水囊的进水或排水,如此方便对每个水囊的水量进行控制,每个水囊的进水或排水过程都能够独立操作,避免水囊间相互造成影响;在拆除水囊置换混凝土时,利用压载混凝土挨个置换掉水囊,操作简单且方便,同时也便于后期控制混凝土置换时需给水囊注入的水量,从而便于置换压载混凝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