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6685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99925.3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磁感应加热提高气固催化反应性的方法与装置。所述的方法为:在气固催化反应的反应器中填充磁性催化剂,在所述的反应器外利用感应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对使磁性催化剂产生涡流以实现加热。相较于传统加热模式的热量由外向内,热源到反应体系的热量损失大且温度不均匀,可能引入副产物等弊端,磁感应加热使得热量由催化剂颗粒产生并向外界传导,体系温度更加均匀,并减少由传热导致的能量损失;磁感应加热下的反应体系,当反应整体达到一定温度时,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温度会高于周围气相温度;整体结构简单,不需要任何其他加热元件,只需要在原有的气固催化反应器外引入交变磁场,提高了气固多相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4522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716750.X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羰基硫水解催化剂的活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载体为氧化铝的羰基硫水解催化剂置于去离子水或过氧化氢溶液中搅拌;(2)将参与过搅拌的催化剂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经水洗的催化剂;(3)将所述经水洗的催化剂于100~120℃干燥,得到活化的羰基硫水解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对氧化铝催化剂进行简单的活化处理,能够丰富氧化铝催化剂表面羟基,大幅提高催化剂活性。本发明通过控制氧化铝水热处理和后续干燥过程的温度,获得表面活性较高的氧化铝催化剂,适宜的水热温度会带来更有宜的效果。相比于其他活化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经过活化后的催化剂水解性能有明显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83160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43002.0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改性的钙钛矿氧化物及改性方法和用途。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钙钛矿氧化物粉末浸渍于改性溶液中,然后干燥;步骤2:将浸渍并干燥后的钙钛矿氧化物煅烧处理,即获得改性后的钙钛矿氧化物。本发明所使用的改性溶液为四氯化钛溶液。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其制备出的改性钙钛矿氧化物作为一种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良好稳定性以及高杂质耐受性的特点,为CO的催化氧化脱除技术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026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24059.2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由废旧锂电池合成的镍钴锰基钙钛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废旧锂电池正极电极片进行预处理获得含有镍、钴、锰金属单质的混合活性物质;步骤2:将含有镍钴锰单质的活性物质与含有镧、锶、钙或钡元素的物质混合均匀后进行研磨;步骤3:将研磨后的混合物进行煅烧后,即得到基于废旧锂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合成的镍钴锰基钙钛矿。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实现了废旧三元锂电池的回收利用,且制备出的镍钴锰基钙钛矿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和催化活性,可用于化学链燃烧、催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445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916460.8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羰基硫水解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载体为氧化铝的失活羰基硫水解催化剂在350~550℃的温度下焙烧;(2)将焙烧后的催化剂置于去离子水中搅拌;(3)将参与过搅拌的催化剂用去离子水清洗;(4)将所述经水洗的催化剂于100~120℃干燥。本发明通过对失活氧化铝催化剂进行焙烧处理,氧化去除催化剂表面的单质硫。并对催化剂进行水热处理,洗涤去除催化剂表面的可溶硫酸盐;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经过再生后的催化剂水解性能有明显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7185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36647.X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旋喷除尘器及破袋在线检测和封堵方法。至少包括:驱动箱体和设置在驱动箱体下方的净气室;在所述的净气室底部设置有花板;在驱动箱体内向下设置有下输气管;所述的下输气管下端向下伸入到净气室底部与花板抵接;在所述的驱动箱体内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下输气管旋转;在所述的下输气管下端安装有与输气管连通的喷吹管;在所述的下输气管侧壁安装有在线破袋检测和封堵装置。本发明在工作过程中能实时检测破损滤袋位置,无接触自动封堵漏灰花板,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3962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42638.3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Fluent的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冲蚀磨损求解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构建脱硫塔内壁冲蚀磨损模型;对脱硫塔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对3D模型进行非结构化的网格划分;将网格文件导入求解器;在求解器中打开DPM离散相;判断是否收敛:若收敛,生成脱硫塔壁面的冲蚀云图,判定脱硫塔发生冲蚀磨损的部位,采集脱硫塔壁面单位面积的冲蚀率,将壁面冲蚀率对面积积分得到脱硫塔整体的冲蚀率。本发明能模拟脱硫塔内烟气和脱硫剂的运动特性,分析烟气携带脱硫剂颗粒持续冲刷脱硫塔内壁导致的磨损冲蚀状况,模型计算结果符合实际工况;对于准确判断脱硫塔冲蚀磨损部位、确定塔体磨损程度起关键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974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1757.0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1F1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硫灰处理方法及其设备,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将半干法脱硫系统的脱硫灰与水在反应容器中混合,制成脱硫灰浆液;从半干法脱硫吸收塔前引出一路烟气通入浆液中,调节烟气量使其维持浆液氧化温度满足要求,氧化过程中,向反应容器中补充水分维持浆液浓度,添加氧化助剂控制氧化时间,使之与半干法脱硫系统的卸灰周期相匹配;氧化完成后提高烟气量,将脱硫灰浆液干燥成粉;将干燥后的产物转运储存至灰库;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只需从半干法脱硫吸收塔前烟道和入口段分别引出管路连接即可,成本低廉,且利用烟气本身进行氧化和干燥过程,转运储存方便,利于配合系统的卸灰周期实现连续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7711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91564.9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烟气半干法脱硫的喷水改进方法及结构,涉及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容易出现喷水过量导致沾壁、糊袋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在现有的半干法脱硫系统基础上,拆除连接到塔体内部的喷水管路和喷头;改造原有的连接到塔体扩散段的脱硫剂循环空气斜槽,引供水管路至脱硫剂循环空气斜槽处,并沿脱硫剂循环空气斜槽在其内部布置多个喷水装置,分别与供水管路连通,令水在进入塔体之前先与循环的脱硫剂接触混合;本发明避免了水在塔内烟气环境下的无效蒸发,大幅降低了耗水量和脱硫过程中的烟气温降,可避免低温烟气条件下传统半干法脱硫易产生的沾壁、糊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44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76500.5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C21C5/46 , G06F17/11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luent的转炉蒸发冷却塔喷枪布置方法,涉及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技术领域,为解决喷枪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确定转炉一次除尘的基本参数;建模后进行非结构化网格划分;导入求解器设置条件进行连续相数值模拟,得到塔入口截面速度云图,在预设条件下确定喷枪插入深度;加入DPM离散相模型,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塔表面液滴分布云图,调整每支喷枪的角度至结果达标;沿圆周方向调整喷枪位置,设置液滴受力条件,开启离散相和连续相的耦合计算,得到塔出口截面温度分布云图,调整喷枪分布至结果符合预期;本发明模型计算结果符合实际工况,克服了实验条件和工程经验不足,对蒸发冷却塔的设计优化起了重要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