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焦再生系统和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0486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810377244.X

    申请日:2018-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焦再生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再生塔和加热炉;吸附饱和的活性焦在再生塔内下行过程中,与再生换热器换热实现活性焦的再生,与预冷换热器和冷却换热器换热实现活性焦的冷却,再生换热器中采用加热炉出口烟气,预冷换热器和冷却换热器中分别采用助燃空气与富余煤气,换热后的助燃空气与富余煤气送入加热炉燃烧。本发明提供的活性焦再生系统及方法,通过预冷换热器和冷却换热器依次对解析后的活性焦进行冷却,可保证活性焦的冷却质量,降低活性焦的破损率,同时最大化地利用活性焦的余热,有效提高加热炉用助燃空气和煤气的显热,保证煤气的稳定燃烧,因而可适用于低热值煤气的利用,充分利用冶金行业余热余能资源。

    超临界煤气发电锅炉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022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87445.8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煤气发电锅炉,包括炉膛、水平烟道和竖直烟道,在竖直烟道中布置有上级主省煤器和下级主省煤器,在水平烟道中布置有第一喷氨机构;在两级主省煤器之间布置有第二喷氨机构、流场优化机构和SCR反应机构,其中,流场优化机构位于SCR反应机构的上游。另外还涉及该锅炉的运行方法。本发明采用组合式分区域喷氨方式,能实现分区、分组、分工况多态均匀喷氨,针对SCR反应器内置导致流场调整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上述喷氨方式可以便于进行氨氮摩尔比偏差的调优;结合流场优化机构的流场优化作用,解决超临界煤气发电锅炉存在的烟气流场缺陷,能提高内置后SCR反应效果和效率。

    一种煤气锅炉尾部烟气节能减排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8406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163265.5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气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气锅炉尾部烟气节能减排系统,包括煤气锅炉、燃烧器、脱硫塔、脱硫剂喷入系统、烟气系统、空气系统、煤气系统、换热装置、除尘器和烟囱;煤气锅炉的省煤器烟气侧出口通过烟气系统与脱硫塔连通,脱硫剂喷入系统与烟气系统连通;脱硫塔通过烟气管道依次连接换热装置、除尘器和烟囱;煤气锅炉上安装有燃烧器,空气系统与换热装置的空气进口连通,换热装置的空气出口与燃烧器连通;煤气系统与换热装置的煤气进口连通,换热装置的煤气出口与煤气出口与燃烧器连通。本发明采用先脱硫后降温的烟气处理工艺,可有效提高脱硫效率,同时降低尾部换热面的低温腐蚀风险,提高机组安全性及经济性。

    一种湿法脱硫烟气除湿脱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9552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77640.6

    申请日:2018-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脱硫烟气除湿脱白系统及方法,包括脱硫塔,脱硫塔的烟气入口设有降温相变换热器,脱硫塔出口与烟囱之间设有烟气冷凝器和烟气升温换热器,烟气冷凝器的烟气入口与脱硫塔的烟气出口连接,烟气冷凝器的烟气出口与烟气升温换热器的烟气入口连接,烟气升温换热器的烟气出口与烟囱的烟气入口连接;降温相变换热器分别通过上升管、下降管与汽包连接;汽包的出口与烟气升温换热器的循环介质入口连接,烟气升温换热器的循环介质出口与汽包的入口连接;烟气冷凝器的循环介质出口与冷却塔的入口连接,冷却塔的出口与烟气冷凝器的循环介质入口连接。其避免了结露腐蚀和堵灰的风险,能大大减少雾霾污染,低成本实现环保达标排放。

    脱硫除尘一体化脱硫塔的气流仿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516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20944.3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化脱硫塔的气流仿真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脱硫除尘一体化脱硫塔的结构及尺寸,采用几何建模工具建立数值仿真的几何模型;在网格划分工具中录入几何模型,并划分仿真计算网格;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中读入仿真计算网格,设置烟气入口及出口边界条件,设定壁面边界条件;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中设定脱硫单元和除尘单元区域,其中脱硫单元区域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来模拟,除尘单元区域设定为气体通路模型;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中设置各仿真计算参数,并对计算域进行初始化,然后开始气流仿真计算直至得到结果。本发明在保证仿真结果真实可信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仿真的计算复杂度,提高了仿真效率。

    一种可防治烟囱雨的湿烟囱

    公开(公告)号:CN208983386U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820887623.9

    申请日:2018-06-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烟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治烟囱雨的湿烟囱,包括扩径烟囱本体,所述扩径烟囱本体内设有滴液收集槽、气流导流器以及疏水管道;所述扩径烟囱本体的直径由进烟口至出烟口递增;所述气流导流器与所述扩径烟囱本体同轴安装,所述气流导流器的外圈安装有滴液收集槽,所述疏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滴液收集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扩径烟囱本体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防治烟囱雨的湿烟囱,在不影响脱硫装置主体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在扩径烟囱本体内设置气流导流器将烟气中的液滴收集到滴液收集槽中,并通过疏水管道输送至扩径烟囱本体外的地沟中,最大限度的减少液滴的外带,从而避免湿烟囱“下雨”现象的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