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1764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82151.7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山露天转地下的开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采中段划分;在露天采场的露天底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第一中段、第二中段、第三中段;开拓工程延深;主井、副井、风井、斜坡道、主溜井均延深至第二中段;地下开采;首先开采第二中段的矿体,然后再开采第二中段矿体,最后开采第三中段矿体。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矿山露天转地下的开采方法在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间,地下开采的首采中段布置在露天底以下第二个中段,不留设境界顶柱,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可以在同一个区域进行,便于实现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产量的平稳过渡,基建工程量增加不多。
-
公开(公告)号:CN11228283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63143.6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地下矿采充布置形式,包括尾矿充填层以及崩落围岩充填层,所述尾矿充填层与所述崩落围岩充填层共同填充矿体的采空区。填充采空区时,将采空区分隔形成多个待充填区域,不同的待充填区域利用不同的两种充填层进行填充,将两种充填方式结合起来,既充分利用了尾矿,又不必寻求其他充填材料,有效改善了矿石品位较高的地下矿山尾矿不满足采空区充填需要,又难以获取其他充填材料或获取其他充填材料的成本较高的具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6801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462124.6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充填采矿方法,该联合充填采矿方法首先设定矿区的矿脉走向为长度方向X,设定矿区的水平厚度方向为宽度方向Y,设定矿区的竖直厚度方向为高度方向Z;具体包括:矿区分块步骤、矿块分层步骤、以及矿层开采步骤。该联合充填采矿方法尤其适用于矿岩均不稳固条件下的较难开采的水平、缓倾斜及中厚的地下矿体,通过将矿区划分成多个矿块,将矿块划分成多个矿层,并对每个矿层的不同开采区进行依次开采,与现有技术中的对矿区整体采用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或对矿区整体采用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联合充填采矿方法能显著提高矿区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083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73078.1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深井金属矿山胶带斜井开拓系统,包括卸载站、粗破碎系统、中碎系统、多条胶带斜井及转运系统,所述粗破碎系统设置于所述卸载站的下方,所述中碎系统与所述粗破碎系统相连通,所述中碎系统与所述胶带斜井连通,所述胶带斜井与转运系统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深井金属矿山胶带斜井开拓形式将中碎系统布置在井下,破碎后的矿石块度小于75mm,破碎后矿石块度降低后,可以将带式输送机的角度提高至20°,该方案可缩短斜井及带式输送机的长度,缩短建设时间,减少了地面的土地占用,实现了超深井金属矿山矿石的连续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1341764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782151.7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山露天转地下的开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采中段划分;在露天采场的露天底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第一中段、第二中段、第三中段;开拓工程延深;主井、副井、风井、斜坡道、主溜井均延深至第二中段;地下开采;首先开采第二中段的矿体,然后再开采第一中段矿体,最后开采第三中段矿体。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矿山露天转地下的开采方法在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间,地下开采的首采中段布置在露天底以下第二个中段,不留设境界顶柱,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可以在同一个区域进行,便于实现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产量的平稳过渡,基建工程量增加不多。
-
公开(公告)号:CN111322073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292656.0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竖井、胶带斜井的联合矿山开拓系统,包括上部的主井和下部的胶带斜井,所述主井采用竖井箕斗提升矿石,所述胶带斜井采用胶带运输机提升矿石,所述主井和胶带斜井之间通过转运站相接,本发明一种基于竖井、胶带斜井的联合矿山开拓系统,该系统无需布置盲竖井,大大的降低了设施的工程量以及施工难度,其中上部主井的开采深度不超过1000m,使主井提升高度降低至合理区间,降低了钢丝绳的更换频率;下部的胶带斜井与矿体并行设置,使得井下中段运输巷道、联络道至溜破系统的距离减小,运距缩短;总之,本发明降低了开拓工程量,缩短了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41764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82142.8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房柱采矿法及布置系统,沿矿体走向划分采区,在所述采区之间设置若干间柱,所述采区内垂直矿体走向划分矿块,垂直矿体走向的所述矿块之间设置顶底柱,所述矿块内设置矿房和房间矿柱,在所述间柱内间隔设置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优点是进风上山、回风上山内均可通行无轨设备,便于采用自行无轨设备回采;溜井布置在顶底柱与间柱交界处,靠近矿房,矿石运距短;采区间共用进风上山、回风上山和溜井,矿房联络道根据需要设置,数量较少,采切工程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7762515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32911.X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倾斜中厚矿体盘区充填采矿方法,通过盘区内矿块分两步回采,间隔布置,一步采矿块采用胶结充填,二步采矿块采用尾砂充填,矿块的回采顺序自上而下,先采上部矿块,后采下部矿块;盘区内每个分段内每个矿块的下盘布置一个集矿漏斗,集矿漏斗的上口正对该矿块的下盘,集矿漏斗的下口与装矿进路的端部相连;盘区内每个分段内每个矿块布置一条装矿进路,装矿进路一端与上部相邻分段集矿漏斗的下口相连,另一端与本分段外侧的脉外联络道相通;凿岩联络道一端与本分段脉内凿岩巷道相通,另一端与本分段脉外联络道相通。本方法,工程量少,效率高,分段内矿体的凿岩和出矿在不同分段进行,相互干扰小,安全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9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11305.6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矿山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无底部结构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本发明能有效地提高资源回收率,具有采切工程量小,出矿效率高,利用自动铲运机出矿,劳动生产率高等特点。同时与传统留设矿块底部结构的采矿方法相比,取消底部结构后,减少了地下采场的采切工程量,提高了采场的生产效率。原设置的底部结构的区域随矿块内矿石一并爆破回收,提高了矿块的资源回收率,矿房的综合回采率可由传统的90%左右提高到97%左右。此外不用再考虑原设置出矿进路的区域采准施工、支护、维护以及充填作业时的挡墙架设,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采矿作业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735639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1100991.X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21C4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转地下崩落法开采后露天坑回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将井下开采的各个回采工作面布置在一个或几个条带上,在回采工作面上部划出一个或几个移动区,在移动区外划出安全带,将露天坑内安全带以外的区域作为回填排岩区,移动区、安全带、回填区都要随井下回采工作面的移动而移动,回填作业是一种尾随作业,按最低开采分段矿石采出后的边界,圈定围岩变形界线,并在最低开采分段矿石采出前,回填围岩变形界线以内的露天坑,确定各分区开采顺序和回填作业顺序,安排回填排岩运输系统。本发明满足了井下开采覆盖层的要求,避免了废石排至排土场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井下开采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