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5101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07992.1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1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钒钛磁铁矿竖炉直接还原铁的渗碳工艺,该工艺将竖炉还原的高温钒钛矿直接还原铁转送至外部渗碳器中,通过向渗碳器通入一定比例组分的渗碳气流,实现钒钛矿直接还原铁渗碳量的精确调控,含碳量范围在0.5%-4.0%,同时通过从渗碳器顶部抽回渗碳后的气体,并经换热器换热、洗涤器洗涤,脱水及加压后,形成了常温带压气流,回用至主渗碳气中,实现渗碳气的循环利用。本发明将还原区与渗碳区进行物理分离,避免了钒钛磁铁矿在高温还原区内由于渗碳反应导致直接还原铁粘结甚至粉化,利于钒钛磁铁矿的顺利还原。
-
公开(公告)号:CN11185020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59730.2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炉缸积水的排水系统,属于高炉领域。包括排水短管、排水支管以及排水主管,排水主管的末端与自动排水装置相接;各排水短管上均设有压力检测装置与检修阀门,其中检修阀门设置在压力检测装置后方的排水短管末端处;各排水支管均包括直管段Ⅰ与直管段Ⅱ,直管段Ⅰ的一端通过检修三通阀与直管段Ⅱ的一端连成L型管体结构,直管段Ⅰ的另一端接在排水短管上,直管段Ⅱ的另一端接在排水主管上。整个排水管路组成简单,不仅可将高炉生产过程中聚积在炉缸内的积水及时排出,且能实现在线清堵,维护方便,延长了高炉炉缸寿命,提高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451017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707992.1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1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钒钛磁铁矿竖炉直接还原铁的渗碳工艺,该工艺将竖炉还原的高温钒钛矿直接还原铁转送至外部渗碳器中,通过向渗碳器通入一定比例组分的渗碳气流,实现钒钛矿直接还原铁渗碳量的精确调控,含碳量范围在0.5%-4.0%,同时通过从渗碳器顶部抽回渗碳后的气体,并经换热器换热、洗涤器洗涤,脱水及加压后,形成了常温带压气流,回用至主渗碳气中,实现渗碳气的循环利用。本发明将还原区与渗碳区进行物理分离,避免了钒钛磁铁矿在高温还原区内由于渗碳反应导致直接还原铁粘结甚至粉化,利于钒钛磁铁矿的顺利还原。
-
公开(公告)号:CN212451478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782506.X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炉缸积水的排水系统,属于高炉领域。包括排水短管、排水支管以及排水主管,排水主管的末端与自动排水装置相接;各排水短管上均设有压力检测装置与检修阀门,其中检修阀门设置在压力检测装置后方的排水短管末端处;各排水支管均包括直管段Ⅰ与直管段Ⅱ,直管段Ⅰ的一端通过检修三通阀与直管段Ⅱ的一端连成L型管体结构,直管段Ⅰ的另一端接在排水短管上,直管段Ⅱ的另一端接在排水主管上。整个排水管路组成简单,不仅可将高炉生产过程中聚积在炉缸内的积水及时排出,且能实现在线清堵,维护方便,延长了高炉炉缸寿命,提高了经济效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57866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72633.6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炉低碳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炉身喷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高炉的炉身部位安装至少一套穿过炉身炉墙伸入高炉内部的炉身喷吹装置,炉身喷吹装置用于向高炉内部喷入还原性介质;当炉身喷吹装置为多套时,多套炉身喷吹装置沿炉身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在炉身喷吹装置上安装阀门,并控制阀门以调节喷入高炉内部的还原性介质的流量与流速。有益效果是:通过炉身喷吹装置向高炉内部喷入还原性介质,使得喷入的还原性介质能够直达炉内料层内部,有利于还原性介质在炉内合理分布;基于此,通过阀门控制还原性介质的流量与流速,有利于适应高炉低碳冶炼各种工况,有利于还原性介质与炉内物料充分接触反应,提高效率,减少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565200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63861.7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炉低碳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炉身送风喷吹系统及安装方法。高炉炉身送风喷吹系统,包括送风围管、喷吹装置、送风装置;喷吹装置用于与高炉的炉壳刚性连接,并穿过高炉炉身部位的炉墙后伸入高炉内部;送风装置的两端分别与送风围管和喷吹装置连接,送风装置能够膨胀变形以补偿送风围管与高炉之间的膨胀位移差值。有益效果是:送风装置将送风围管内的还原性气体介质输送至喷吹装置,通过喷吹装置从高炉的炉身部位喷吹到高炉内,确保喷吹效果,而且送风围管、送风装置和喷吹装置的配合,还能适应高炉不同作业状态下的膨胀变化,确保还原性气体介质输送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效率,降低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5652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63861.7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炉低碳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炉身送风喷吹系统及安装方法。高炉炉身送风喷吹系统,包括送风围管、喷吹装置、送风装置;喷吹装置用于与高炉的炉壳刚性连接,并穿过高炉炉身部位的炉墙后伸入高炉内部;送风装置的两端分别与送风围管和喷吹装置连接,送风装置能够膨胀变形以补偿送风围管与高炉之间的膨胀位移差值。有益效果是:送风装置将送风围管内的还原性气体介质输送至喷吹装置,通过喷吹装置从高炉的炉身部位喷吹到高炉内,确保喷吹效果,而且送风围管、送风装置和喷吹装置的配合,还能适应高炉不同作业状态下的膨胀变化,确保还原性气体介质输送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效率,降低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56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1162983.0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钢铁节能减排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炼铁热风炉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源头管控方法与系统,旨在解决高炉炼铁工序中的源头硫元素管控问题,以实现热风炉烟气二氧化硫全时段达标排放的目的。本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及传输模块、存储器、分析计算模块、数据监测模块、管控终端,数据采集及传输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数据监测模块及高炉本体自带的计量系统和成分检测系统相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分析计算模块和管控终端相连接;数据采集及传输模块与存储器、分析计算模块与管控终端各自之间交互连接。本发明是从高炉原料及操作源头进行起源控制,具有管控动作少、时间短、节奏紧凑及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3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55497.1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煤气管理利用领域,涉及一种煤气高炉冶炼、燃烧发电联合管理方法及系统。在电价低峰期和平常期,在满足冶炼需求的情况下,将一部分煤气用于高炉冶炼,并储存剩余煤气;在电价高峰期,将储存的煤气用于高炉冶炼,其余煤气用于燃烧发电。基于该联合管理方法,联合管理系统包括煤气总管,煤气总管包括与高炉相连的第一供气支路和与煤气发电机组相连的第二供气支路;在第一供气支路上设置有储气设备,储气设备的进出口之间设置有煤气旁通支路,通过控制煤气旁通支路的启闭来切换通入高炉中的煤气来源。本发明依据工业用电的电价结构对煤气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钢铁企业煤气价值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544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910532548.3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炉炼铁领域,涉及一种高炉用炭捣料吸水率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实验台、摄像仪、压力检测模块及阀门调节模块;所述实验台包括盲板底座,透明管,以及封盖;所述压力检测模块及阀门调节模块均贯穿设置在封盖上并连通至透明管内部。通过在透明管内放置炭捣料并对其加压保压等操作,配合对液面高度的记录,即可通过公式计算炭捣料在不同压力下的吸水率。通过使用本发明装置及方法,可检测炭捣料在不同压力情况下的吸水性能,进而为指导高炉设计、高炉炉缸生产维护、炭捣料的制备及选择提供有力指导,为高炉炉缸有效传热提供有力支撑,促进高炉长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