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稠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降低延时和能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31757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910235666.8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稠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降低延时和能耗的方法,该方法依据发送者的转发集中节点的个数和节点工作的占空比对延时的影响,在不改变节点占空比的情况下,减少了稠密网络中发送者的候选节点个数,降低一跳延时,并减少了因多个候选中继节点同时唤醒带来的碰撞,从而降低了网络的数据负载量,减少了网络能耗。并且因为发送节点选择了更靠近汇聚中心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增大了一跳前进距离,减少了跳数,降低了端到端的延时。

    一种基于单位竞价和贡献密度的群体感知数据收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4095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19257.4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位竞价和贡献密度的群体感知数据收集方法。本发明方法能够通过感知任务和数据收集者组合的选择与分配来最大化系统收益。本发明为任务发布者和数据收集者搭建了一个协作的平台。平台充分考虑了协作者和综合考虑了感知任务的工作量、出价、单个数据收集者对感知任务的贡献度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任务与数据报告者完成任务从而使整个系统的收益最大化。首先,本发明提出了感知任务的选择标准:单位竞价。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贡献密度的数据收集者集合选择方法来完成相应的感知任务,其中贡献密度用于衡量单个数据收集者对特定感知任务的贡献度。与传统的数据收集策略对比,系统收益提高了92.08%。

    一种基于传输范围控制优化无线传感网络的拓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567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469147.3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传输范围控制优化无线传感网络的拓扑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固定传输范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不同位置的节点的能量消耗进行分析,得出网络各个节点的能量剩余情况,并根据能量剩余情况增加传感器节点发射功率,以提高传感器节点的传输距离和传输可靠性。采用这样的方法后,周期性数据收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收集路径可以由一条变为多条,且通过传输协议的调整,能够使多条路径同时传输。本发明的优化方法对比以往的方法,能够减少数据收集的时间并且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寿命也有一定提高。经过理论分析证明,本发明数据收集的可靠性提高至少7.3%,数据收集的时间减少23%,网络寿命提高9%。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矩阵填充技术的数据收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565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469289.X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矩阵填充技术的数据收集的方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收集中,由于位置相关的感知数据具有一定相关性,所以在部分数据不被采集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过矩阵填充技术恢复出来,从而能够减少数据采集与收集的数量,加快数据采集过程。该方法将每个节点收集到的数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非冗余的数据,另一部分为冗余的数据,非冗余的数据要求传输到基站,而冗余的数据不要求传输到基站,只需要传输到离基站较近的区域。由于网络中数据的易失性,非冗余数据可能会丢失,导致矩阵填充技术所需要的数据数量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快速的获取冗余数据来补充数据数量。因而从整体上来看,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减少了,所以网络寿命提高了,同时也降低了网络传输的延迟。

    一种在稠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降低延时和能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31757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35666.8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稠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降低延时和能耗的方法,该方法依据发送者的转发集中节点的个数和节点工作的占空比对延时的影响,在不改变节点占空比的情况下,减少了稠密网络中发送者的候选节点个数,降低一跳延时,并减少了因多个候选中继节点同时唤醒带来的碰撞,从而降低了网络的数据负载量,减少了网络能耗。并且因为发送节点选择了更靠近汇聚中心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增大了一跳前进距离,减少了跳数,降低了端到端的延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