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贱金属合金导电材料、电阻浆料、发热体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19870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0491757.3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导电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贱金属合金导电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石墨烯,合金粉和玻璃粉。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所述导电材料的导电浆料;包含所述导电材料的发热体;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发热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导电材料具有优良性能,由其制得的膜发热体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导电性好,结合力强,加热速度快等优点,特别适合应用于烫发棒中。

    一种融合GNSS和InSAR数据获取高时空分辨率形变序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9966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102397.X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GNSS和InSAR数据获取高时空分辨率形变序列的方法,根据InSAR数据选择合适的趋势场;利用变差函数模型将去除趋势的残余量进行拟合,得到空间变差函数;依据GPS点位以及变差函数和趋势项构建克里金Kalman滤波中的空间场矩阵;使用EM估计估计克里金Kalman滤波模型中的模型参数;进行克里金Kalman进行滤波;在时空上进行插值得到高时空分辨率的形变序列。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变差函数以及趋势项的选取采用的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InSAR数据,而不是采用点位稀疏的GPS数据。因此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空间场的精度,并且得到高时空分辨率的形变序列。

    一种循环荷载下隧道底部结构累积损伤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89844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813763.7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荷载下隧道底部结构累积损伤的试验装置。在试件的前后左右采用数显式千斤顶提供约束力以模拟隧道底部结构所处的实际受力状态,在试件底部采用密布弹簧的方式以模拟隧道底部围岩对底部结构的约束作用,在试件的上部通过MTS加载系统进行加载以模拟列车循环荷载的作用;采用动态应变测试系统以及陶瓷压电测试系统对循环荷载下试件的累积损伤特性进行测试。该方法与装置可通过改变试件底部弹簧的刚度来模拟不同级别围岩的影响,同时可通过不同刚度和个数的弹簧组合来定量化模拟隧道底部围岩局部脱空或软化的实际情况,解决了现有试验方法及装置无法考虑试件底部出现软化、空洞等不均匀情况时底部约束的施加难题。

    一种考虑列车长期作用的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12031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0159201.X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列车长期作用的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相关规范及工程经验确定隧道底部结构设计参数的初始值,而后采用车‑轨‑隧一体化数值模型计算该设计参数条件下隧道底部结构的应力分布及应变比值,并采用基于损伤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得到单次列车作用引起的隧道底部结构的动力损伤,进而采用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计算隧道底部结构关键位置的累积损伤值,将计算得到的累积损伤值和隧道底部结构的临界损伤进行比较,当计算结果达到临界损伤指标时,即为隧道底部结构的设计参数,当差别较大时,调整设计参数,按以上步骤重新进行计算,直到得到最终的设计参数。

    一种融合GNSS和InSAR数据获取高时空分辨率形变序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9966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02397.X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GNSS和InSAR数据获取高时空分辨率形变序列的方法,根据InSAR数据选择合适的趋势场;利用变差函数模型将去除趋势的残余量进行拟合,得到空间变差函数;依据GPS点位以及变差函数和趋势项构建克里金Kalman滤波中的空间场矩阵;使用EM估计克里金Kalman滤波模型中的模型参数;进行克里金Kalman进行滤波;在时空上进行插值得到高时空分辨率的形变序列。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变差函数以及趋势项的选取采用的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InSAR数据,而不是采用点位稀疏的GPS数据。因此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空间场的精度,并且得到高时空分辨率的形变序列。

    一种石墨烯/贱金属合金导电材料、电阻浆料、发热体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1987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810491757.3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导电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贱金属合金导电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石墨烯,合金粉和玻璃粉。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所述导电材料的导电浆料;包含所述导电材料的发热体;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发热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导电材料具有优良性能,由其制得的膜发热体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导电性好,结合力强,加热速度快等优点,特别适合应用于烫发棒中。

    一种循环荷载下隧道底部结构累积损伤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89844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13763.7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荷载下隧道底部结构累积损伤的试验装置。在试件的前后左右采用数显式千斤顶提供约束力以模拟隧道底部结构所处的实际受力状态,在试件底部采用密布弹簧的方式以模拟隧道底部围岩对底部结构的约束作用,在试件的上部通过MTS加载系统进行加载以模拟列车循环荷载的作用;采用动态应变测试系统以及陶瓷压电测试系统对循环荷载下试件的累积损伤特性进行测试。该方法与装置可通过改变试件底部弹簧的刚度来模拟不同级别围岩的影响,同时可通过不同刚度和个数的弹簧组合来定量化模拟隧道底部围岩局部脱空或软化的实际情况,解决了现有试验方法及装置无法考虑试件底部出现软化、空洞等不均匀情况时底部约束的施加难题。

    一种考虑列车长期作用的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12031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159201.X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2/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列车长期作用的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相关规范及工程经验确定隧道底部结构设计参数的初始值,而后采用车‑轨‑隧一体化数值模型计算该设计参数条件下隧道底部结构的应力分布及应变比值,并采用基于损伤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得到单次列车作用引起的隧道底部结构的动力损伤,进而采用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计算隧道底部结构关键位置的累积损伤值,将计算得到的累积损伤值和隧道底部结构的临界损伤进行比较,当计算结果达到临界损伤指标时,即为隧道底部结构的设计参数,当差别较大时,调整设计参数,按以上步骤重新进行计算,直到得到最终的设计参数。

    一种易焊接的超高强钢及焊接接头

    公开(公告)号:CN11995624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78530.3

    申请日:2025-0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焊接的超高强钢及焊接接头,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10~0.13%,Si:0.2~0.5%,Mn:0.8~1.2%,Al:0.03~0.10%,Cr:0.3~0.6%,Mo:0.1~0.3%,Ti:0.07~0.10%,V:0.04~0.08%,P≤0.02%,S≤0.005%,其余为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成分采用无Ni、低Mo、无Nb、高Ti设计,满足如下关系式:Si/Al=4~8,C/Ti=1.1~1.5,合金化成本低,强韧化效果好;采用两阶段淬火和快速回火,有效缩短加热、保温和冷却时间,生产效率高;优化焊丝成分和焊接参数,控制保护性气体流量比为1:(10~25),所得焊接接头性能优异。本发明钢板厚度≤5mm,在保证屈服强度≥1150MPa,抗拉强度≥1250MPa,‑40℃冲击功≥70J的同时,钢板焊接接头抗拉强度≥1150MPa,热影响区‑20℃冲击功≥90J。

    一种基于多尺度旋转锚点机制的多方向图像文本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1140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94268.7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旋转锚点机制的多方向图像文本检测方法,属于图像文本检测技术领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获取一系列的特征图像,设计多尺度旋转的锚点,在每一幅特征图像上进行扫描,获取任意方向感兴趣文本区域,再将感兴趣文本区域输入到双向的长短期记忆网络当中,获取文本块的上下文信息,再输入到全连接层当中,输出文本块的分数和最小矩形包围框的预测,最后将文本块组合成文本行,利用非极大值抑制方法去掉重复的文本框,获得最终的文本行检测结果。本发明检测方法简单、可操作性较强,可以检测图像中多方向排列的文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