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2639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853663.0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浙江大华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宗立 , 杨宁 , 乔雨 , 向鹏 , 黄伟 , 李果 , 刘迎雨 , 林星 , 陈世明 , 张五平 , 周大建 , 马华东 , 傅慧源 , 孙维达 , 张鹏飞 , 李鹏 , 张新宇 , 吴卫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泌水区域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的场景图像;将所述待检测的场景图像输入预设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标记图像;所述标记图像中包含泌水区域图像;根据所述标记图像检测泌水区域,并进行告警提示。采用本方法能够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采集待检测的场景图像,输入预设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检测泌水区域,并进行告警提示,利用深度学习检测算法,在监控视频场景下,实时检测混凝土泌水情况,确定泌水区域的位置坐标,既节省了人力,又节省了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识别泌水区域效率和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101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910316284.8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成都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智能小体积动态配浆方法及系统。用程控配浆:1)当检测配浆桶中液面低高位压力计失效,启动小体积配浆。2)检测返浆密度C0和桶内浆液剩余体积V0,及灌浆孔最后需要的浆液小体积V孔和密度C孔;计算桶内这次配浆需要的小体积Vx和设计密度Cx。3)控制Cx和C0误差,并可修正。4)用多次小体积配浆,达标后注浆,小体积退出。首先计算方法保证获得需要的密度和体积。控制密度误差,准确度高。用多次少量加浆和水方式,不仅准确度高,避免浆液量过度增加,造成浪费。灌浆孔密度检测仍用返浆密度计,方便准确测量密度。解决了仅有大体积程控配浆造成极大浪费、环境污染和清洗麻烦。又解决小体积密度和体积精配、检测和程控。小体积配浆系统即用智能灌浆循环回路系统。可用于水电站智能灌浆单元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04647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03520.9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帷幕灌浆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根据大坝布置方案,以及其对于防渗的要求,建立灌浆工程结构树;拟定多条帷幕线路的平面布置及相应的帷幕底线,确定最优的渗控工程平面线路;结合地质模型中的水文地质条件与坝体内灌浆廊道的空间布置,建立各层灌浆平洞空间轴线;基于灌浆平洞三维模板生成灌浆平洞模型;归纳不同部位灌浆孔布置形式,确定关键参数集,基于模板库,采用UDF方式生成帷幕灌浆孔模型。本发明生成的模型可及时更新并直观反映被灌注地层的工程地质条件,可以有效减少地质条件的隐蔽性、复杂性对灌浆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极大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渗控设计合理性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01404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0614991.0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成都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F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灌浆单元流量计率定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流量计率定标志和流量计满度值;达到记录仪存储间隔时,记录存储间隔时间内的注入浆量;判断存储间隔内配浆系统是否动作,若配浆系统动作,初始化配浆系统初始浆量并返回步骤二;判断系统浆量注入率是否为小注入率,若不是小注入率,返回步骤二,若是小注入率,率定流量计满度值并置位流量计率定标志。本发明能够用机器自动测量浆桶的浆量,对流量计进行自动率定,则可以提升现场的自动化水平,减少监理干预及工作强度;控制灌浆关键质量点,提高灌浆质量;减少不必要灌浆时间,提高灌浆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68783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38082.8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杨宁 , 乔雨 , 牟荣峰 , 樊启祥 , 蒋龙 , 黄伟 , 廖建新 , 周秋景 , 张国新 , 刘毅 , 程恒 , 雷峥琦 , 邱永荣 , 江晨芳 , 徐秀鸣 , 杨波 , 吴龙珅 , 刘瑞强 , 张家豪 , 高宇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拱坝横缝初始粘结强度控制张开时机的方法,根据温度监测数据、横缝张开时间,采用仿真分析方法反馈得到随时间变化的横缝粘结强度;基于横缝粘结强度,实现横缝张开时机的精准调控。为后续温控措施调整和横缝开度控制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97862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900097.X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成都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2D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浆劈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监测灌浆压力P和灌浆注入流量Q,若灌浆压力P降低和灌浆注入流量Q增加,停止阀门调节,进行劈裂观测判断;步骤二:在观测时间后,若灌浆压力降低比例ΔP大于预设值P1,灌浆注入流量增加比例ΔQ大于预设值Q1,且抬动值T小于预警值T1,则判定劈裂发生;步骤三:若判断发生劈裂,立即停泵卸压,经过卸压时间后,按照P-Q关系升压灌浆至结束;步骤四:若在P-Q关系升压灌浆过程中,再次发生劈裂,停止灌浆,待凝复灌。本发明灌浆劈裂处理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劈裂,并在劈裂发生后,立即降压观察,然后再缓慢升压灌浆,尽可能不要造成二次劈裂,保证灌浆正常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80140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14991.0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成都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F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灌浆单元流量计率定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流量计率定标志和流量计满度值;达到记录仪存储间隔时,记录存储间隔时间内的注入浆量;判断存储间隔内配浆系统是否动作,若配浆系统动作,初始化配浆系统初始浆量并返回步骤二;判断系统浆量注入率是否为小注入率,若不是小注入率,返回步骤二,若是小注入率,率定流量计满度值并置位流量计率定标志。本发明能够用机器自动测量浆桶的浆量,对流量计进行自动率定,则可以提升现场的自动化水平,减少监理干预及工作强度;控制灌浆关键质量点,提高灌浆质量;减少不必要灌浆时间,提高灌浆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68783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1038082.8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杨宁 , 乔雨 , 牟荣峰 , 樊启祥 , 蒋龙 , 黄伟 , 廖建新 , 周秋景 , 张国新 , 刘毅 , 程恒 , 雷峥琦 , 邱永荣 , 江晨芳 , 徐秀鸣 , 杨波 , 吴龙珅 , 刘瑞强 , 张家豪 , 高宇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拱坝横缝初始粘结强度控制张开时机的方法,根据温度监测数据、横缝张开时间,采用仿真分析方法反馈得到随时间变化的横缝粘结强度;基于横缝粘结强度,实现横缝张开时机的精准调控。为后续温控措施调整和横缝开度控制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91017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16284.8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成都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智能小体积动态配浆方法及系统。用程控配浆:1)当检测配浆桶中液面低高位压力计失效,启动小体积配浆。2)检测返浆密度C0和桶内浆液剩余体积V0,及灌浆孔最后需要的浆液小体积V孔和密度C孔;计算桶内这次配浆需要的小体积Vx和设计密度Cx。3)控制Cx和C0误差,并可修正。4)用多次小体积配浆,达标后注浆,小体积退出。首先计算方法保证获得需要的密度和体积。控制密度误差,准确度高。用多次少量加浆和水方式,不仅准确度高,避免浆液量过度增加,造成浪费。灌浆孔密度检测仍用返浆密度计,方便准确测量密度。解决了仅有大体积程控配浆造成极大浪费、环境污染和清洗麻烦。又解决小体积密度和体积精配、检测和程控。小体积配浆系统即用智能灌浆循环回路系统。可用于水电站智能灌浆单元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20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128207.1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成都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区五段智能灌浆控制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快速升压I区、稳定灌浆II区、灌浆风险III区,以及A、B、C、D、E五个阶段;以及公开了一种基于三区五段智能灌浆控制模型的控制方法,包括:建立三区五段智能灌浆模型;通过检测灌浆中的实时压力和流量,得到PQ值,判断PQ值在模型中的对应阶段,沿控制线最终达到E区。本发明通过三区五段智能灌浆控制模型确定最佳灌浆区,并且根据每个区的特点实施相应的灌浆控制;将灌浆控制历程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进行分别灌浆控制,对于不同的地层选择不同的灌浆历程;实现各类地质情况灌浆的智能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