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0829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911243496.4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模型试验过程同步系统和方法,该方法通过两次时钟标定,多个测量模块自身的时钟标定,以及同步时钟服务器对多个测量模块进行时钟标定,实现悬浮隧道三维物理模型试验中各类物理量测量系统的同步数据采集,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同步性,保证了各测量物理量数据能反应同一时刻各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分析悬浮隧道结构行为规律;并且将相应的时钟标定过程精确取值到预设数量级,保证了各测量物理量数据能反应同一时刻各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分析悬浮隧道结构行为规律,从而为悬浮隧道工程的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90829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43496.4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模型试验过程同步系统和方法,该方法通过两次时钟标定,多个测量模块自身的时钟标定,以及同步时钟服务器对多个测量模块进行时钟标定,实现悬浮隧道三维物理模型试验中各类物理量测量系统的同步数据采集,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同步性,保证了各测量物理量数据能反应同一时刻各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分析悬浮隧道结构行为规律;并且将相应的时钟标定过程精确取值到预设数量级,保证了各测量物理量数据能反应同一时刻各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分析悬浮隧道结构行为规律,从而为悬浮隧道工程的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7559543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06078.6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载结构件、支座、接头组件以及管节组件,其中承载结构件为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下,所提供的最大反力为自身设计阈值,即当外部荷载大于承载结构件的设计阈值时,承载结构件发生变形并提供设计阈值大小的反力;其支座包括至少一个承载结构件,接头组件和管节组件均设有该支座。该承载结构件在外部荷载不高且低于设计阈值时能够如刚性结构件有效抑制变形,当外部荷载超过设计阈值时会发生变形,同时提供低于外部荷载大小的稳定的支撑反力,该承载结构件能够应用于支座、接头组件和管节组件,起到保护该结构或关键结构部件的作用,能够广泛应用于桥梁设计、建筑结构设计、隧道设计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631721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713322.4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Inventor: 林鸣 , 王彰贵 , 尹海卿 , 潘丰 , 尹朝晖 , 梅山 , 唐晨海 , 张炜 , 汪雷 , 宋晓姜 , 陈幸荣 , 舒畅 , 高纪兵 , 伍邵博 , 杨幸星 , 王毅 , 许东峰 , 王强 , 宁进进 , 刘兆权 , 马宗豪 , 黄勇勇 , 伊峰 , 季轩梁 , 于庆龙
IPC: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海深槽管节沉放对接窗口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实时监测沉管沉放对接海流的瞬时变化,得到基槽流速数据,获取地形数据,获取外部强迫场数据;S2、根据所述基槽流速数据、地形数据、强迫场数据计算对接窗口的初始场和边界条件;S3、根据所述初始场和边界条件选择沉放对接窗口。本发明的外海深槽管节沉放对接窗口控制方法通过对沉放海域海洋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预测,从而可以准确的预报未来一段时间内深槽的海流情况,并且在深槽海流预报结果基础上,确定适合深槽内施工的时间窗口。
-
公开(公告)号:CN104947714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02308.9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领域,提供一种沉管隧道用端封门结构,设置在预制管节的各管孔两端,其包括第一预埋件和封门面板,在管孔端部沿内壁周向分别埋设多个第一预埋件,多个第一预埋件的钢板首尾紧密连接,第一预埋件的钢板表面从管孔内壁中露出;封门面板由多个独立并排布置的条形钢板装配组成,条形钢板的边缘通过第一密封钢板与第一预埋件的钢板密封焊接连接,多个条形钢板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密封钢板焊接连接,形成本发明所述的装配式焊接止水端封门结构。相对于现有的一次性端封门结构和装配式橡胶止水端封门结构,其拆装方便,减少了人力消耗,可重复利用,节约了工程材料,对封门面板变形及安装误差适应性强,降低了工程防水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48243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67699.X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体用坞门装置、悬浮管体预制系统及其预制方法,其中坞门装置包括坞墩,坞墩上设有闸门,闸门上设有大小可调且能够穿过管体的至少一个通孔区,每个通孔区内壁设有止水组件;预制系统包括预制区、拼接区和浮态寄存区,浮态寄存区为具有液体并且能够存放管体的区域,拼接区和浮态寄存区相互隔离且设有坞门装置,通过调节通孔区的大小,能够实现浮态寄存区的液体从通孔区与管体之间间隙流入拼接区。该坞门装置能够实现悬浮隧道或悬浮管体的预制,操作简便、可靠性高;采用预制系统预制悬浮管体,大大减少了预制、拼接和下水的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从而能够形成管节的流水线作业,也减少了管体预制场地占地和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559543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710806078.6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载结构件、支座、接头组件以及管节组件,其中承载结构件为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下,所提供的最大反力为自身设计阈值,即当外部荷载大于承载结构件的设计阈值时,承载结构件发生变形并提供设计阈值大小的反力;其支座包括至少一个承载结构件,接头组件和管节组件均设有该支座。该承载结构件在外部荷载不高且低于设计阈值时能够如刚性结构件有效抑制变形,当外部荷载超过设计阈值时会发生变形,同时提供低于外部荷载大小的稳定的支撑反力,该承载结构件能够应用于支座、接头组件和管节组件,起到保护该结构或关键结构部件的作用,能够广泛应用于桥梁设计、建筑结构设计、隧道设计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988346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710182735.4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及预制方法、安装方法,其中最终接头包括包括与已安装相邻管节连接的两个端面,两个所述端面均为倾斜面,使所述最终接头沿安装方向的纵剖面形成为倒梯形结构;该最终接头还可采用相互连接的管节一和管节二结构。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精度较高,减少大量外海潜水作业,降低了安装质量缺陷风险;预制工序简单,可以在地面工厂进行预制再运输至现场,降低了气候条件对施工的影响;通过在在工厂内预制完成最终接头的本体结构,然后再整体运输到现场安装,通过止水系统实现快速止水,形成干施工环境,能降低气候潮流条件对工程影响,同时质量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56159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13866.0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彰贵 , 林鸣 , 黄维民 , 尹海卿 , 尹朝晖 , 黄焕卿 , 魏立新 , 张彤 , 潘丰 , 李本霞 , 邢闯 , 李志强 , 冯立成 , 孙虎林 , 邓小花 , 王盛安 , 王先桥 , 宿发强 , 高纪兵 , 伍邵博 , 李金峰 , 周连翔 , 周群 , 岳远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外海沉管保障的海洋预报系统,包括海洋环境实时观测系统、潮汐潮流预报系统、气象预报系统、海浪预报系统、海流预报系统、临近预报系统。本发明的用于外海沉管保障的海洋预报系统建立了一套集气象海洋实时观测,潮汐潮流预报、气象预报、海浪预报和海流预报,临近预报系统在内的全面综合评价预估外海沉管气象海洋环境风险的系统,考虑外海沉管施工对各种环境风险的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制作各个环境要素的预报产品,选择各要素同时满足施工条件的时段,制作成“窗口”预报产品,有利于外海沉管施工更方便和准确的制定施工时间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0352677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88492.9
申请日:2013-10-17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管隧道用管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用半刚性管节;其包括一个管节主体,该管节主体由多个首尾相接的管节节段拼接而成,各所述管节节段之间均设有榫凸结构;在所述管节主体内沿其周向布设有多条预应力管道;所述预应力管道内对应贯穿有用于对各所述管节节段进行预应力度调节的预应力钢束;在所述管节主体两端上设有预应力锚具。本发明采用预应力钢束的设计,可以将多个管节节段串联起来,使各管节节段串联拼接成一个整体,使管节主体在不失整体刚度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柔度;半刚性管节比节段式柔性管节具有更高的受力及防水安全度,比整体式刚性管节具有更好的适应地基变形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