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模型试验过程同步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829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911243496.4

    申请日:2019-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模型试验过程同步系统和方法,该方法通过两次时钟标定,多个测量模块自身的时钟标定,以及同步时钟服务器对多个测量模块进行时钟标定,实现悬浮隧道三维物理模型试验中各类物理量测量系统的同步数据采集,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同步性,保证了各测量物理量数据能反应同一时刻各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分析悬浮隧道结构行为规律;并且将相应的时钟标定过程精确取值到预设数量级,保证了各测量物理量数据能反应同一时刻各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分析悬浮隧道结构行为规律,从而为悬浮隧道工程的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一种物理模型试验过程同步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829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43496.4

    申请日:2019-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模型试验过程同步系统和方法,该方法通过两次时钟标定,多个测量模块自身的时钟标定,以及同步时钟服务器对多个测量模块进行时钟标定,实现悬浮隧道三维物理模型试验中各类物理量测量系统的同步数据采集,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同步性,保证了各测量物理量数据能反应同一时刻各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分析悬浮隧道结构行为规律;并且将相应的时钟标定过程精确取值到预设数量级,保证了各测量物理量数据能反应同一时刻各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分析悬浮隧道结构行为规律,从而为悬浮隧道工程的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一种沉管隧道用端封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947714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02308.9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领域,提供一种沉管隧道用端封门结构,设置在预制管节的各管孔两端,其包括第一预埋件和封门面板,在管孔端部沿内壁周向分别埋设多个第一预埋件,多个第一预埋件的钢板首尾紧密连接,第一预埋件的钢板表面从管孔内壁中露出;封门面板由多个独立并排布置的条形钢板装配组成,条形钢板的边缘通过第一密封钢板与第一预埋件的钢板密封焊接连接,多个条形钢板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密封钢板焊接连接,形成本发明所述的装配式焊接止水端封门结构。相对于现有的一次性端封门结构和装配式橡胶止水端封门结构,其拆装方便,减少了人力消耗,可重复利用,节约了工程材料,对封门面板变形及安装误差适应性强,降低了工程防水安全风险。

    一种管体用坞门装置、悬浮管体预制系统及其预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243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67699.X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体用坞门装置、悬浮管体预制系统及其预制方法,其中坞门装置包括坞墩,坞墩上设有闸门,闸门上设有大小可调且能够穿过管体的至少一个通孔区,每个通孔区内壁设有止水组件;预制系统包括预制区、拼接区和浮态寄存区,浮态寄存区为具有液体并且能够存放管体的区域,拼接区和浮态寄存区相互隔离且设有坞门装置,通过调节通孔区的大小,能够实现浮态寄存区的液体从通孔区与管体之间间隙流入拼接区。该坞门装置能够实现悬浮隧道或悬浮管体的预制,操作简便、可靠性高;采用预制系统预制悬浮管体,大大减少了预制、拼接和下水的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从而能够形成管节的流水线作业,也减少了管体预制场地占地和建设成本。

    沉管隧道用半刚性管节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2677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88492.9

    申请日:2013-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管隧道用管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用半刚性管节;其包括一个管节主体,该管节主体由多个首尾相接的管节节段拼接而成,各所述管节节段之间均设有榫凸结构;在所述管节主体内沿其周向布设有多条预应力管道;所述预应力管道内对应贯穿有用于对各所述管节节段进行预应力度调节的预应力钢束;在所述管节主体两端上设有预应力锚具。本发明采用预应力钢束的设计,可以将多个管节节段串联起来,使各管节节段串联拼接成一个整体,使管节主体在不失整体刚度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柔度;半刚性管节比节段式柔性管节具有更高的受力及防水安全度,比整体式刚性管节具有更好的适应地基变形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