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83958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1129414.0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IPC: F4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气体炮装置,包括主气室、炮管、弹托、弹体、抽真空装置、CO2储气罐、弹体释放机构、弹托拦截装置、加热装置和底托;炮管后端套设有密封罩盖,其中心设有充气孔;主气室同轴套设在炮管前端的导气孔外周;CO2储气罐能向主气室加注液态CO2;加热装置能使主气室中的液态CO2加热形成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弹体释放机构将主气室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分别通过充气孔和导气孔,进入炮管后端内腔,从而推动弹托向前发射;底托用于支撑主气室和炮管。本发明利用二氧化碳从液态至超临界态的相态转变特性,从而实现更大功率密度的储能,发射周期短。同时,二氧化碳性质稳定,对储存和运输的环境要求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51343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414124.4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或三组元连续旋转爆震发动机,包括喷注面板、燃烧室壳体和内喷注器;内喷注器同轴插设在燃烧室壳体前端;位于内喷注器下游的燃烧室壳体的内腔形成为燃烧室;内喷注器与燃烧室壳体前端之间形成环缝状的氧化剂喷注通道;内喷注器的中心设有燃料一集腔,内喷注器朝向燃烧室的外侧壁上设有外凸环,外凸环能使得氧化剂喷注通道形成为收缩扩张段结构;位于外凸环下游的内喷注器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个燃料一喷孔;燃烧室壳体前端沿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个燃料二喷孔。本发明根据需要可关闭其中一条通道组成二组元喷注模式。在实现双/三组元连续旋转爆震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掺混效果,保证燃烧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739600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42323.6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IPC: H01S3/02 , H01S3/095 , H01S3/09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气式脉冲爆震燃烧驱动的预混式二氧化碳气动激光器,包括吸气式脉冲爆震燃烧装置、过渡段、CO2气动激光产生装置和排气段。吸气式脉冲爆震燃烧装置,用于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热源,作为下游产出激光的总能源,其包括外壳、中心体、旋转阀和扰流螺旋;中心体的进气锥部与锥形壳体间构成进气道;进气道后与旋转阀间形成推进剂混合区,脉冲爆震燃烧室位于旋转阀下游;扰流螺旋同轴设在脉冲爆震燃烧室内。当吸气式飞行器超音速飞行时,通过控制旋转阀,实现推进剂脉冲供应,产生脉冲爆震燃烧,燃烧后气体经CO2气动激光产生装置后产生脉冲激光。本发明产出的激光效率高,节省能源。能在不增加其负荷的同时,既可产生推力,又能产出激光。
-
公开(公告)号:CN111678846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010533984.5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IPC: G01N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米氏散射理论和夫琅禾费衍射理论二维喷雾场测量方法,包括步骤1,喷雾场划分:将喷雾场沿径向划分为j个等距的圆环,相邻两个圆环之间的距离为D。步骤2,喷雾场粒径分布假设;步骤3,二维喷雾场粒径分布检测装置安装;步骤4,支撑架每次设定转动角度计算;步骤5,第1个圆环内粒径分布测量;步骤6,第2个圆环内粒径分布测量;步骤7,第i个圆环内粒径分布测量;步骤8,重复步骤7,直至完成第j个圆环内粒径分布测量;步骤9,测得不同设定角度下的喷雾场内粒径分布情况;步骤10,对位于不同喷雾高程的喷雾场中的粒径分布进行测量。本发明通过转动激光粒度仪,实现对喷雾场中所有液滴的粒径分布均进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51343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14124.4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或三组元连续旋转爆震发动机,包括喷注面板、燃烧室壳体和内喷注器;内喷注器同轴插设在燃烧室壳体前端;位于内喷注器下游的燃烧室壳体的内腔形成为燃烧室;内喷注器与燃烧室壳体前端之间形成环缝状的氧化剂喷注通道;内喷注器的中心设有燃料一集腔,内喷注器朝向燃烧室的外侧壁上设有外凸环,外凸环能使得氧化剂喷注通道形成为收缩扩张段结构;位于外凸环下游的内喷注器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个燃料一喷孔;燃烧室壳体前端沿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个燃料二喷孔。本发明根据需要可关闭其中一条通道组成二组元喷注模式。在实现双/三组元连续旋转爆震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掺混效果,保证燃烧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664025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534009.6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能调节且易安装的针栓喷注器,包括中心杆、旋转夹套、旋转驱动机构和夹板;中心杆中心具有内流道,底部设有若干个内流道连通孔;旋转夹套同轴套设在中心杆的外周,且能旋转,其包括外套壳、内套壳、环形顶盖和外流道;内套壳底部设有内流道喷孔;环形顶盖上设有若干个外流道喷孔;夹板同轴套装在位于夹套顶部的中心杆外周,且中心具有集液腔,集液腔底部设有外流道连通孔;当旋转夹套旋转时,外流道喷孔能对外流道连通孔形成封堵或连通,内流道喷孔能对内流道连通孔形成封堵或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易安装,而且可以实现两种推进剂流量的协同调节,实现两种推进剂的同步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073960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1042323.6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IPC: H01S3/02 , H01S3/095 , H01S3/09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气式脉冲爆震燃烧驱动的预混式二氧化碳气动激光器,包括吸气式脉冲爆震燃烧装置、过渡段、CO2气动激光产生装置和排气段。吸气式脉冲爆震燃烧装置,用于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热源,作为下游产出激光的总能源,其包括外壳、中心体、旋转阀和扰流螺旋;中心体的进气锥部与锥形壳体间构成进气道;进气道后与旋转阀间形成推进剂混合区,脉冲爆震燃烧室位于旋转阀下游;扰流螺旋同轴设在脉冲爆震燃烧室内。当吸气式飞行器超音速飞行时,通过控制旋转阀,实现推进剂脉冲供应,产生脉冲爆震燃烧,燃烧后气体经CO2气动激光产生装置后产生脉冲激光。本发明产出的激光效率高,节省能源。能在不增加其负荷的同时,既可产生推力,又能产出激光。
-
公开(公告)号:CN11071884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042332.5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IPC: H01S3/09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燃烧驱动的预混式二氧化碳气动激光器,包括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燃烧装置、过渡段、CO2气动激光生成装置和排气段;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燃烧装置用于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热源,作为下游产出激光的总能源,包括中心体和筒形外壳;中心体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进气锥部、大圆柱部、小圆柱部和尾锥部;进气锥部与前端锥形壳之间的间隙形成进气道,小圆柱部与后端筒形壳之间的间隙形成旋转爆震燃烧室。本发明应用在吸气式飞行器上,采用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燃烧装置作为泵浦源,产出的激光效率高,节省能源。并能在不增加其负荷的同时,采用同一套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燃烧装置,既可产生推力,又能产出激光。
-
公开(公告)号:CN113834379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1129397.0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IPC: F41B11/80 , F41B11/60 , F41B11/70 , F41B11/723 , F41B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气体炮的发射方法,包括步骤1、调整炮管发射方向;步骤2、主气室和弹体后端的炮管后端内腔抽真空;步骤3、向主气室压入液态CO2;步骤4、CO2加热至超临界态;步骤5、打开连通主气室和炮管后端内腔的导气孔;步骤6、超临界态CO2助推放置有弹体的弹托发射;步骤7、弹体与弹托分离。本发明利用二氧化碳从液态至超临界态的相态转变特性,从而实现更大功率密度的储能,发射周期短。同时,二氧化碳性质稳定,对储存和运输的环境要求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88395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29414.0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IPC: F4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气体炮装置,包括主气室、炮管、弹托、弹体、抽真空装置、CO2储气罐、弹体释放机构、弹托拦截装置、加热装置和底托;炮管后端套设有密封罩盖,其中心设有充气孔;主气室同轴套设在炮管前端的导气孔外周;CO2储气罐能向主气室加注液态CO2;加热装置能使主气室中的液态CO2加热形成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弹体释放机构将主气室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分别通过充气孔和导气孔,进入炮管后端内腔,从而推动弹托向前发射;底托用于支撑主气室和炮管。本发明利用二氧化碳从液态至超临界态的相态转变特性,从而实现更大功率密度的储能,发射周期短。同时,二氧化碳性质稳定,对储存和运输的环境要求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