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5850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010291990.4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IPC: G01N33/574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细胞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及其试剂盒和方法。所述生物标志物为肿瘤旁组织中的CD8+PD‑1+CD161+T细胞或肿瘤组织中的CD8+PD‑1+CD161‑T细胞。所述肝细胞癌预后评估试剂盒含有CD8+PD‑1+CD161+T细胞和/或CD8+PD‑1+CD161‑T细胞的检测相关试剂。所述肝细胞癌预后评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HCC患者肿瘤组织和/或肿瘤旁组织;2)检测出所述肿瘤旁组织中CD8+PD‑1+CD161+T细胞在所有T细胞中的占比和/或所述肿瘤组织中的CD8+PD‑1+CD161‑T细胞在所有T细胞中的占比;3)得到的结果与设定的占比临界值进行对比;肿瘤旁组织中CD8+PD‑1+CD161+T细胞的占比越高,患者的预后评估越好,预测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越长;肿瘤组织中CD8+PD‑1+CD161‑T细胞的占比越高,患者的预后评估越差,预测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越短。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50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0291989.1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IPC: G01N33/574 , G01N33/573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肝内胆管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试剂盒及方法。评估肝内胆管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为肝内胆管癌组织中的ALKBH5蛋白,该蛋白的表达量与肝内胆管癌的预后良好成正相关。评估肝内胆管癌预后的试剂盒含有ALKBH5蛋白表达量的检测相关试剂。评估肝内胆管癌预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肝内胆管癌组织切片中ALKBH5蛋白的表达量;2)与预先设定的ALKBH5蛋白表达量阈值做比较,高于阈值评定为患者预后良好,否则评定为患者预后不佳。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50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91988.7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IPC: G01N33/574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肝内胆管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和/或预后的标志物及其应用。评估肝内胆管细胞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和/或预后的标志物为肝内胆管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或胆管癌组织中免疫细胞表面所表达的CXCR3。评估肝内胆管细胞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和/或预后的试剂盒包括CXCR3蛋白表达量的检测相关试剂。评估肝内胆管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和/或预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肝内胆管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或胆管癌组织中免疫细胞表面CXCR3的表达量;2)与预先设定的CXCR3蛋白表达量阈值做比较,高于阈值评定为患者对吉西他滨化疗敏感和/或吉西他滨化疗治疗预后良好,否则评定为对吉西他滨化疗不敏感和/或吉西他滨化疗治疗预后不佳。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5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010291988.7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IPC: G01N33/574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肝内胆管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和/或预后的标志物及其应用。评估肝内胆管细胞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和/或预后的标志物为肝内胆管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或胆管癌组织中免疫细胞表面所表达的CXCR3。评估肝内胆管细胞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和/或预后的试剂盒包括CXCR3蛋白表达量的检测相关试剂。评估肝内胆管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和/或预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肝内胆管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或胆管癌组织中免疫细胞表面CXCR3的表达量;2)与预先设定的CXCR3蛋白表达量阈值做比较,高于阈值评定为患者对吉西他滨化疗敏感和/或吉西他滨化疗治疗预后良好,否则评定为对吉西他滨化疗不敏感和/或吉西他滨化疗治疗预后不佳。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50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91990.4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IPC: G01N33/574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细胞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及其试剂盒和方法。所述生物标志物为肿瘤旁组织中的CD8+PD-1+CD161+T细胞或肿瘤组织中的CD8+PD-1+CD161-T细胞。所述肝细胞癌预后评估试剂盒含有CD8+PD-1+CD161+T细胞和/或CD8+PD-1+CD161-T细胞的检测相关试剂。所述肝细胞癌预后评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HCC患者肿瘤组织和/或肿瘤旁组织;2)检测出所述肿瘤旁组织中CD8+PD-1+CD161+T细胞在所有T细胞中的占比和/或所述肿瘤组织中的CD8+PD-1+CD161-T细胞在所有T细胞中的占比;3)得到的结果与设定的占比临界值进行对比;肿瘤旁组织中CD8+PD-1+CD161+T细胞的占比越高,患者的预后评估越好,预测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越长;肿瘤组织中CD8+PD-1+CD161-T细胞的占比越高,患者的预后评估越差,预测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越短。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508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91989.1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IPC: G01N33/574 , G01N33/573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肝内胆管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试剂盒及方法。评估肝内胆管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为肝内胆管癌组织中的ALKBH5蛋白,该蛋白的表达量与肝内胆管癌的预后良好成正相关。评估肝内胆管癌预后的试剂盒含有ALKBH5蛋白表达量的检测相关试剂。评估肝内胆管癌预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肝内胆管癌组织切片中ALKBH5蛋白的表达量;2)与预先设定的ALKBH5蛋白表达量阈值做比较,高于阈值评定为患者预后良好,否则评定为患者预后不佳。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1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135580.3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细胞实验的微流控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封装层、液流层和培养层,培养层上设有多组培养槽;液流层的底面设有多组注液凹槽,注液凹槽设置于培养槽的上方,且注液凹槽和培养槽连通,注液凹槽的两端垂直设有多组中层加样孔和中层引流孔;封装层上设有多组上层加样孔和上层引流孔,上层加样孔和上层引流孔分别对应设置于中层加样孔和中层引流孔的上方;方法包括S1、将封装层、液流层和培养层从上至下封装;S2、排气;S3、加入实验细胞;S4、自动加液装置连接上层加样孔和上层引流孔;S5、翻转整个装置,细胞可直接沉降到液流层,通过灌流快速获取细胞;本发明提供了可以用于培养肿瘤类器官、同步进行多组实验的装置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4714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36501.2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IPC: G16H50/20 , G16H50/30 , G16H50/70 , G06F18/214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筛选或诊断早期肝癌的标志物、试剂盒、系统及应用,标志物包括:AK2、DCTN2、DKK4、IFNGR1、TIMM10或Galectin4蛋白中的任意一种,标志物组包括:AK2、DCTN2、DKK4、IFNGR1、TIMM10或Galectin4蛋白中的任意一种组合;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训练集、测试集样本和验证集样本,均包括健康人样本、肝硬化患者样本和肝癌患者样本;S2、确定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生物标志物组及组分权重;S3、采用训练集和测试集样本训练分类算法;S4、采用约登指数作为区分肝癌和非肝癌个体的最佳阈值,采用约登指数作为区分肝硬化和极早期肝癌个体的最佳阈值;S5、使用验证集样本对分类算法模型进行性能的评估和优化;本发明提供的标志物等能够高效、灵敏的筛选或诊断早期肝癌。
-
公开(公告)号:CN1173387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30493.3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IPC: A61K31/675 , A61K39/395 , A61P35/00 , A61P1/16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上述药物在制备用于肝癌患者的免疫联合治疗药物中的应用以及一种用于肝癌患者的免疫联合治疗方法。药物包括唑来膦酸和抗PD‑1单克隆抗体。肝癌患者为不可手术切除肝癌患者,和/或存在骨转移的肝癌患者。本发明首次发现唑来膦酸的新用途,即唑来膦酸能够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作为不可切除肝癌免疫联合治疗的药物,能够有效减小肝癌患者的原发灶和骨转移灶,血中肿瘤标志物和循环肿瘤细胞等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能够提高临床上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疗效,相比于现有不可切除肝癌治疗手段,本发明是一种全新的更为可靠、有效的方法。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