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386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811631732.5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频率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神经元仿生电路和信号频率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被测信号;神经元仿生电路,用于根据被测信号向第二微分电路发送神经仿生脉冲;第一微分电路,用于对被测信号进行微分并向计数器发送第一脉冲信号;第二微分电路,用于对神经仿生脉冲进行微分并向计数器发送第二脉冲信号;计数器,用于根据第二脉冲信号对第一脉冲信号计数,得到目标信号计数序列;控制模块根据目标信号计数序列确定被测信号的频率。本发明的仿生电路成本小、功耗低,克服了传统频率检测设备稳定性不好、温漂等缺点,检测系统无需精准时钟,频率检测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74327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910052121.3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神经形态仿生调制电路和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发送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发送模块的编码单元将目标信息转换为进制数据,神经形态仿生调制电路根据第一信号源的第一模拟脉冲信号和进制数据生成仿生混沌调制脉冲,发送单元将仿生混沌调制脉冲发送出去;数据接收模块的接收单元将仿生混沌调制脉冲转换为目标调制信号,计数单元根据目标调制信号对第二信号源的第二模拟脉冲信号计数得到目标计数序列,控制单元根据目标计数序列确定目标信息。本发明的调制电路可以对目标信息进行混沌加密,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实现异步通信,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8887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910611139.2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6N3/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馈网络拓扑数模混合神经网络电路,包括m个输入端、m行n列神经节点、主控制器模块、n‑1个寄存器模块、互连网络模块以及互连总线。m个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列对应神经节点的输入端相连;每个所述神经节点均包括神经形态单元和微控制器单元。所述神经节点中的微控制器单元,用于实现多种软件定义的突触可塑性规则及蛋白调控规则;神经节点之间通过所述互连网络进行相互连接,形成具有前馈拓扑结构特性的数模混合神经网络电路。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与n‑1个寄存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主控制器模块通过控制n‑1个寄存器模块,来调整互连网络的结构,从而实现不同前馈拓扑结构的数模混合神经网络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971411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811631896.8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频移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神经形态电路和信号频移检测系统。所述系统中,第一信号接收模块与神经形态电路连接,接收外部发射机发射的第一信号;第二信号接收模块与神经形态电路连接,接收外部接收机接收的第二信号;神经形态电路与信号转换模块连接,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输出第二信号相对于第一信号的频移信息所对应的神经元仿生脉冲;信号转换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将所述第二信号与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移信息所对应的神经元仿生脉冲转换为方波脉冲电压信号;控制模块根据方波脉冲电压信号确定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频移信息。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信号频移信息,还可以监控多普勒频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实时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97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1072974.2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392 , G06N3/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元电路演化设计方法:根据演化硬件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染色体编码,生成N组候选电路;解码染色体,将解码后的每组染色体放入演化子电路中,生成神经元离子通道等效电路的网表文件;利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网表文件进行模拟;利用适应度函数对每个染色体进行适应度评估,判断当代最佳染色体组中适应度最高的单个染色体的适应度是否达到期望值或演化代数是否达到预设值,若是,则演化结束,若否,则将当代最佳染色体组进行变异操作;将变异后的当代最佳染色体组和当代最佳染色体组重新放入演化子电路中,进行下一次迭代。本发明能从基本的电子元器件演化出电路,这些电子元器件可以精确地模拟离子通道的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97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72974.2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392 , G06N3/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元电路演化设计方法:根据演化硬件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染色体编码,生成N组候选电路;解码染色体,将解码后的每组染色体放入演化子电路中,生成神经元离子通道等效电路的网表文件;利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网表文件进行模拟;利用适应度函数对每个染色体进行适应度评估,判断当代最佳染色体组中适应度最高的单个染色体的适应度是否达到期望值或演化代数是否达到预设值,若是,则演化结束,若否,则将当代最佳染色体组进行变异操作;将变异后的当代最佳染色体组和当代最佳染色体组重新放入演化子电路中,进行下一次迭代。本发明能从基本的电子元器件演化出电路,这些电子元器件可以精确地模拟离子通道的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83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610459.6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6N3/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模混合神经突触电路,包括微处理器装置、模拟电路模块以及可重构电阻阵列,所述模拟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为所述突触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模拟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可重构电阻阵列的R+端连接,所述模拟电路模块用于向可重构电阻阵列输出正向电流或向可重构电阻阵列输出负向电流;所述可重构电阻阵列的R-端与所述突触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可重构电阻阵列的控制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装置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可重构电阻阵列用于起到限流的作用,表征了生物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突触电路不仅可以通过微控制实现突触权重电阻的精确在线调节,而且可以实现软件定义的可塑规则。
-
公开(公告)号:CN11023244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611177.8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6N3/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液体状态机的脉冲神经网络数模混合电路系统,包括A2S编码输入层、SNN计算层、S2A解码层、在线学习与输出控制器和超参数控制器。SNN计算层包括N个脉冲神经元电路,通过神经元间可重构互连网络连接,A2S编码输入层与SNN计算层之间通过输入输出可重构互连网络连接,A2S编码输入层包括M个A2S编码单元;S2A解码层通过输入输出可重构互连网络与SNN计算层及A2S编码输入层连接,S2A解码层包括M+N个S2A解码单元。所述混合电路系统结合了模拟电路计算速度快和数字电路计算灵活性高的优势,使其具有计算效率高、实时性强和在线学习的特点,从而推动ANN技术在物联网应用场景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88873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611139.2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6N3/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馈网络拓扑数模混合神经网络电路,包括m个输入端、m行n列神经节点、主控制器模块、n-1个寄存器模块、互连网络模块以及互连总线。m个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列对应神经节点的输入端相连;每个所述神经节点均包括神经形态单元和微控制器单元。所述神经节点中的微控制器单元,用于实现多种软件定义的突触可塑性规则及蛋白调控规则;神经节点之间通过所述互连网络进行相互连接,形成具有前馈拓扑结构特性的数模混合神经网络电路。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与n-1个寄存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主控制器模块通过控制n-1个寄存器模块,来调整互连网络的结构,从而实现不同前馈拓扑结构的数模混合神经网络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980085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1634214.9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仿生电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神经突触电路和脉冲神经网络电路。所述脉冲神经网络电路包括:多个输出兴奋性突触电流的神经突触电路、多个输出抑制性突触电流的神经突触电路和多个神经元仿生电路;神经元仿生电路包括充放电模块、钠通道模块和钾通道模块;钠通道模块输出钠通道电流,钾通道模块输出钾通道电流;充放电模块还根据突触电流和钠通道电流进行充电,以及根据钾通道电流进行放电,最后输出神经仿生脉冲,突触电流为兴奋性突触电流或抑制性突触电流。本发明的电路成本小、功耗低,模拟两种不同功能的神经突触,还模拟生物神经突触和神经元的动力学特性,产生的神经仿生脉冲更接近于真实的生物神经系统输出神经脉冲的动态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