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9610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48266.8
申请日:2021-03-0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H04W64/00 , H04B17/318 , G01S5/02 , H04B7/0413
Abstract: 一种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定位方法,涉及5G移动通信中定位方法的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离线阶段:提取参考点处的指纹信息、构建指纹数据库;定义指纹间的相似度准则;在线阶段:提取用户指纹信息、指纹匹配与位置估计。在多径信道传输条件下,本发明依然能够提供较为精确的定位精度;本发明联合考虑信号到达角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纹,有效的将二者融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点,进一步提升用户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6027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285206.6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启发式算法的无人机盘旋半径优化方法。该方法如下:无人机基站为目标区域提供通信覆盖:无人机基站在目标区域上空盘旋为地面用户提供无线服务;上报地面用户的数量、位置和QoS需求:无人机通过QoS需求得出无人机盘旋的高度,并根据用户的数量划分盘旋周期;无人机为用户分配时隙:无人机通过启发式算法,联合优化地面用户的时隙分配方案与无人机盘旋半径;无人机向地面用户反馈时隙分配结果:无人机基站将时隙分配方案转发给地面用户,无人机以最优半径盘旋;地面用户接入无人机网络:用户根据无人机的时隙分配方案按时隙依次接入网络,直至所有用户完成通信。本发明对无人机盘旋半径的优化速度快,且用户公平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96874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0212740.1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7/0413
Abstract: 一种基于可见区域划分的时变去蜂窝大规模MIMO信道建模方法,涉及无线通信中的信道建模的技术领域。构建三维非平稳信道矩阵;假设散射体在用户周围单环分布,在高楼周围呈椭球分布;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计算各路径的多普勒平移、时延和初始相位;最后计算归一化功率表达式,构建非平稳信道矩阵;更新时变信道参数;引入生灭过程,计算各传播路径的生灭概率;构建转移概率矩阵,实时产生传播路径数目;设定一定的功率阈值,筛选出不可见的散射体,提取有效的散射路径。能针对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表现出的新特性,进行较为精确的信道建模;能有效更新信道时变参数,较好的展现出去蜂窝大规模MIMO信道的非平稳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0229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47142.1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H04L27/22 , H04B7/0413 , H04B17/391 , H04L25/02
Abstract: 针对多用户空间索引调制的OMP改进算法,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引入空间索引调制对每个用户随机产生二进制信息,并建立去蜂窝大规模MIMO网络的瑞利衰落信道模型,伴随上行信道估计、上行数据传输后恢复出用户信息的估计值,从而恢复用户源信息。本发明针对多用户空间索引调制的传输机制,克服了多用户间信道干扰和错误传播问题。该算法相比OMP算法,无论在有无阴影衰落的信道条件下,都能在运算时间相当的情况下更加准确定位激活天线的位置。在解调性能略有优化的前提下,大大缩短运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32728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811494301.9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H04L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串行级联CPM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在无线双向中继信道中,两个源节点发送端均采用相同的SCCPM架构,在双向中继的MAC阶段,中继节点对两路叠加的SCCPM信号进行中继检测获得两个源节点发送数据的异或值;在双向中继的BC阶段,中继节点对所述估计值进行SCCPM调制然后广播给源节点,源节点对接收到的单路SCCPM信号进行迭代译码,然后通过与自身信息的异或运算得到对方信息的估值,完成双向中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串行级联结构的联合信道编码、CPM调制和PNC的无线双向中继传输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在充分发挥CPM技术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编码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67249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710952229.9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H04L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连续相位调制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在物理层网络编码PNC中采用连续相位调制CPM,CPM包括全响应及部分响应,CPM信号采用倾斜相位模型,中继信道中,两路叠加的CPM信号用联合状态网格图来表示,根据该网格图即可采用Viterbi算法实现对两路CPM信号的联合检测。本发明研究无线双向中继信道中基于CPM调制方式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适用于常规的CPM信号,并且对于具有特定形式调制指数的CPM信号,也能够大大减少叠加信号的网格状态数,从而降低检测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7249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710952229.9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H04L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连续相位调制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在物理层网络编码PNC中采用连续相位调制CPM,CPM包括全响应及部分响应,CPM信号采用倾斜相位模型,中继信道中,两路叠加的CPM信号用联合状态网格图来表示,根据该网格图即可采用Viterbi算法实现对两路CPM信号的联合检测。本发明研究无线双向中继信道中基于CPM调制方式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适用于常规的CPM信号,并且对于具有特定形式调制指数的CPM信号,也能够大大减少叠加信号的网格状态数,从而降低检测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2728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494301.9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H04L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串行级联CPM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在无线双向中继信道中,两个源节点发送端均采用相同的SCCPM架构,在双向中继的MAC阶段,中继节点对两路叠加的SCCPM信号进行中继检测获得两个源节点发送数据的异或值;在双向中继的BC阶段,中继节点对所述估计值进行SCCPM调制然后广播给源节点,源节点对接收到的单路SCCPM信号进行迭代译码,然后通过与自身信息的异或运算得到对方信息的估值,完成双向中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串行级联结构的联合信道编码、CPM调制和PNC的无线双向中继传输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在充分发挥CPM技术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编码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70229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011547142.1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H04L27/22 , H04B7/0413 , H04B17/391 , H04L25/02
Abstract: 针对多用户空间索引调制的OMP改进算法,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引入空间索引调制对每个用户随机产生二进制信息,并建立去蜂窝大规模MIMO网络的瑞利衰落信道模型,伴随上行信道估计、上行数据传输后恢复出用户信息的估计值,从而恢复用户源信息。本发明针对多用户空间索引调制的传输机制,克服了多用户间信道干扰和错误传播问题。该算法相比OMP算法,无论在有无阴影衰落的信道条件下,都能在运算时间相当的情况下更加准确定位激活天线的位置。在解调性能略有优化的前提下,大大缩短运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96027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910285206.6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启发式算法的无人机盘旋半径优化方法。该方法如下:无人机基站为目标区域提供通信覆盖:无人机基站在目标区域上空盘旋为地面用户提供无线服务;上报地面用户的数量、位置和QoS需求:无人机通过QoS需求得出无人机盘旋的高度,并根据用户的数量划分盘旋周期;无人机为用户分配时隙:无人机通过启发式算法,联合优化地面用户的时隙分配方案与无人机盘旋半径;无人机向地面用户反馈时隙分配结果:无人机基站将时隙分配方案转发给地面用户,无人机以最优半径盘旋;地面用户接入无人机网络:用户根据无人机的时隙分配方案按时隙依次接入网络,直至所有用户完成通信。本发明对无人机盘旋半径的优化速度快,且用户公平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