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51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72982.4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IPC: C23C24/10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结构增材修复界面组织调控与缺陷抑制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的增材修复方法难以同时解决晶粒粗大和界面缺陷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结合冶金调控和高频振动技术,实现了修复区域组织的细化和缺陷的抑制;具体方法是在铝合金增材修复材料中添加纳米尺度的稀土颗粒,同时在修复过程中应用高频振动技术对熔池进行实时振动处理;纳米稀土颗粒通过细化晶粒、改善熔池流动性,减少缺陷生成;高频振动技术则通过促进熔池均匀混合、减少气泡和夹杂物,进一步提高修复质量;该方法显著提升了铝合金修复结构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延长了修复件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36903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73734.1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IPC: B23P6/00
Abstract: 一种钛合金缺口损伤构件增材与铣削复合修复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压气机叶片产生缺口或缺陷时,更换新的叶片导致材料的浪费且增加成本的问题,本发明装置部分包括冷水机、多轴运动控制器、气瓶、送粉机、激光熔覆机、以及用于损伤构件损伤部位的铣削整形的铣削修复结构,用于损伤构件损伤部位的激光熔覆的增材修复结构,本发明将激光增材制造和铣削加工相结合,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利用铣削将钛合金构件的损伤部位进行铣削整形,然后再利用激光熔覆头对整形后的损伤部位进行增材修复;激光熔覆修复层的成形质量高,微观组织细小,力学性能较好。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和减材制造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35244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39884.2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弧增材与数控加工一体化的再制造成形装置及方法,涉及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一端安装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一端安装有焊枪;所述设备箱顶部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安装有设备座,所述设备座底部安装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底部安装有铣刀;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于底座顶部的连接条一,所述连接条一顶部开设有安装槽一、卡槽一,所述安装槽一内设有安装条一,本发明一方面在对材料进行固定时比较的简单,从而提高了对材料的加工效率,另一方面本发明可以对边缘呈直面的材料进行固定,也可以对边缘呈弧面的材料进行固定,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112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72689.1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弧增材与数控加工一体化的再制造成形装置,包括底座架,所述底座架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的工作使得第一螺纹柱进行转动,第一螺纹柱转动时会通过第一固定柱与第一滑动块的相配合使用,使得第一移动块在第一螺纹柱上移动时能够保持稳定,且第一移动块移动时能够通过第一滑动块带动第一连接块在第一通孔内部滑动,第一连接块运动带动机械手运动,这样焊枪位于加工台的上方,第二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二移动块移动,第二移动块移动能够带动数控铣削加工单元位于加工台的上方,从而达到电弧增材与数控一体化制造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63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50821.9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价铬铁合金镀液及镀层的制备工艺,镀液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聚羧酸、尿素和硫酸钾分别按预设含量加入去离子水中以形成第一溶液;将第一溶液放置到水浴加热锅中,水温调至50℃~60℃,搅拌加热2~3小时;向加热完成的第一溶盐中加入硫酸铬钾,并以相同的温度搅拌加热2~3小时,以形成第二溶液;步骤S104,对第二溶液进行电解,电解电流密度小于5A/dm2,电解时间应不少于8小时;将硫酸亚铁加入至电解后的第二溶液中以形成电镀液;其中,电镀液的温度为45℃‑55℃。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三价铬铁合金镀层的成分和性能的连续调控,有效地解决了三价铬镀层韧性较差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046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00836.0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间铣削复合电弧增材修复不锈钢构件组织细化装置及方法,包括层间铣削六轴机器人、层间铣削工作头、电弧增材六轴机器人、焊枪、不锈钢构件、夹具、工作台、电弧增材六轴机器人电源、层间铣削六轴机器人电源、层间铣削六轴机器人关节末端、电主轴壳体、电主轴、定子、弹簧夹头刀柄、弹性夹套、立铣刀、螺母;本发明将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和铣削加工技术相复合,复合制造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适应性强;先利用层间铣削六轴机器人对不锈钢构件有损伤的部位进行铣平,然后用电弧增材六轴机器人修复损伤部位,层间铣削还会细化增材构件的柱状晶组织,从而使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921671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01381.4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电弧增材成形精度及组织细化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X轴同步带直线模组、Z轴同步带直线模组一、层间磨削工作头、层间磨削工作头夹具、联轴器、Z轴同步带直线模组二、焊枪、焊枪夹具、光轴、X轴同步带直线模组安装架、Y轴同步带直线模组一、多轴运动控制器、焊接电源、夹具、增材件、工作台、层间磨削工作头控制器、Y轴同步带直线模组二。通过将增材制造沉积层顶部进行一定深度的层间磨削之后,沉积层顶部的凸面变成平面,为后续新沉积层的制造奠定了平面基础,减小了后续沉积层液态金属时往两侧流动的倾向,保证了后续沉积层高度的一致性,同时可以细化增材制造构件内部穿过许多沉积层外延生长的晶粒。
-
公开(公告)号:CN11863857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17985.3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IPC: C10M169/04 , C10N30/12 , C10N50/06 , C10N3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海洋大气环境的气相防锈油及其制备方法,气相防锈油的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基础油70~85份;油溶性防锈剂10~20份;气相缓蚀剂2.5~15份;成膜剂2~10份;抗氧化剂0.5~5份;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其中,气相缓蚀剂为苯并三氮唑类衍生物与咪唑啉类衍生物复配,且抗氧化剂为二叔丁基对甲酚。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环保,不仅能够以最大的表面覆盖率阻碍腐蚀因子的侵蚀,还能在高温差、高盐、强紫外线照射且可能有凝露冲刷的海洋环境下与金属之间形成更强的附着力,从而表现出更好的耐蚀性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