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0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50602.2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7D491/048 , C07D491/20 , C07D498/20 , C07D307/58 , C07D211/86 , A01N43/90 , A01N43/08 , A01P3/0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杀虫和杀菌效果的四氢呋喃并吡啶二酮及呋喃酮类杂环化合物,优选具有式III和式IV所示结构,#imgabs0#其立体异构体、农药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选自H、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任选取代的芳基烷基;R2选自H、卤素、胺基、氰基、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烷氧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R3选自H、卤素、胺基、氰基、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烷氧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任选取代的芳基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16253714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502082.6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7D401/06 , C07D401/14 , A01N43/56 , A01P7/04 , A01G13/00 , A01G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N‑(1‑芳基吡唑甲基取代的吡啶‑2‑亚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其中,R1为氢、C1~C5饱和或不饱和脂肪烃基、卤素、卤代烷基、氰基或硝基等。R2为氢、1、2、3位单取代或多取代卤素、羟基、甲氧基、卤代烷基、氰基或硝基等。R3为卤代烷基、C1~C5烷基、C1~C5烷氧甲基、芳基或取代芳基等,杀虫活性实验表明,式(Ⅰ)所示芳基吡唑类化合物对飞虱、小菜蛾等农作物害虫具有很高的防效,可用作植物杀虫剂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91250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910079898.5
申请日:2009-03-13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A01N43/653 , A01N25/04 , A01P3/00 , A01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复配杀菌剂及其使用方法。该复配杀菌剂,活性成分由腈菌唑与戊唑醇组成,其中,腈菌唑与戊唑醇的质量比为(5-10)∶(2-3),优选质量比为6∶(2-3),最优选为6∶2或6∶3。本发明将腈菌唑与戊唑醇复配,使戊唑醇对幼苗的矮化壮苗作用与腈菌唑的促进幼苗生长作用相结合,杜绝了戊唑醇单独使用易引起药害的弊端,以及腈菌唑种子处理易造成幼苗徒长的情况,保证了种子处理后出苗安全,幼苗健壮,且对小麦全蚀病具有良好的防效,防治效果优于单剂对照。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316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78856.X
申请日:2009-03-04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灰霉病的复配杀菌剂。该复配杀菌剂,其活性成分为啶菌恶唑和百菌清,两种活性成分的质量比为(1-8)∶(1-8),优选质量比为1∶1,1∶2或5∶1,8∶1,最优选比例为1∶1或1∶2。本发明将单作用位点的新型内吸性杀菌剂啶菌恶唑和多作用位点的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进行复配,对于避免或延缓我国创制性杀菌剂啶菌恶唑的田间抗药性产生及扩大其防治谱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降低啶菌恶唑的使用成本,具有潜在的经济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81933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1414687.4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7D213/75 , C07D405/06
Abstract: 一种制备哌啶‑2,6‑二酮衍生物的方法,采用含酸性质子的烯丙基碳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原料,所述含酸性质子的烯丙基碳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化学式(I)所示,所述哌啶‑2,6‑二酮衍生物的结构通式如化学式(II)所示。其中,R1为苯基或取代苯基,R2为苯基、取代苯基或杂芳基,R3为烷基或苯基,R4为苯基或取代苯基。本发明采用新型烯丙基碳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含氮合成子参与钯催化的环化反应,具有易于合成、结构多样、反应模式多的特点,从而为合成新的哌啶‑2,6‑二酮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0955959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525595.7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Inventor: 林富强 , 孔睿敏 , 徐明国 , 李梅芳 , 孙涛 , 刘敏 , 徐绍荣 , 李晶晶 , 吕晓艳 , 徐嘉 , 张舰文 , 刘艳红 , 孙焕新 , 徐静 , 李敏 , 徐文彬 , 陈明霞 , 张庆琴 , 孔凡克
IPC: G09B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济学分析模型系统及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前侧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内部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端表面中心处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内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滑动套结有顶紧弹簧,所述转动轴的前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张紧杆,所述张紧杆的外表面滑动套结有张紧弹簧,所述张紧杆的外表面通过张紧孔滑动连接有对比板,所述对比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于放置槽的内侧表面,该经济学分析模型系统及方法能够大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316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10078856.X
申请日:2009-03-04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灰霉病的复配杀菌剂。该复配杀菌剂,其活性成分为啶菌恶唑和百菌清,两种活性成分的质量比为(1-8)∶(1-8),优选质量比为1∶1,1∶2或5∶1,8∶1,最优选比例为1∶1或1∶2。本发明将单作用位点的新型内吸性杀菌剂啶菌恶唑和多作用位点的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进行复配,对于避免或延缓我国创制性杀菌剂啶菌恶唑的田间抗药性产生及扩大其防治谱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降低啶菌恶唑的使用成本,具有潜在的经济意义。
-
-
公开(公告)号:CN11581933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14687.4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7D213/75 , C07D405/06
Abstract: 一种制备哌啶‑2,6‑二酮衍生物的新方法,采用含酸性质子的烯丙基碳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原料,所述含酸性质子的烯丙基碳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化学式(I)所示,所述哌啶‑2,6‑二酮衍生物的结构通式如化学式(II)所示。其中,R1、R2、R3、R4分别选自C1‑20的烷基、C3‑20的环烷基、C2‑20的烯基、C3‑20的环烯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3‑20的炔基、CF3、C2F5、苯基或取代苯基、苄基或者取代苄基、杂芳基中的任一种。本发明采用新型烯丙基碳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含氮合成子参与钯催化的环化反应,具有易于合成、结构多样、反应模式多的特点,从而为合成新的哌啶‑2,6‑二酮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491250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10079898.5
申请日:2009-03-13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A01N43/653 , A01N25/04 , A01P3/00 , A01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复配杀菌剂及其使用方法。该复配杀菌剂,活性成分由腈菌唑与戊唑醇组成,其中,腈菌唑与戊唑醇的质量比为(5-10)∶(2-3),优选质量比为6∶(2-3),最优选为6∶2或6∶3。本发明将腈菌唑与戊唑醇复配,使戊唑醇对幼苗的矮化壮苗作用与腈菌唑的促进幼苗生长作用相结合,杜绝了戊唑醇单独使用易引起药害的弊端,以及腈菌唑种子处理易造成幼苗徒长的情况,保证了种子处理后出苗安全,幼苗健壮,且对小麦全蚀病具有良好的防效,防治效果优于单剂对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