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致病菌的毒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6675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177630.7

    申请日:2012-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致病菌对的毒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水稻纹枯病致病菌接种于PDA培养基中,在25℃培养两天,得到以接种中心为圆心的菌落圆面,此时在培养容器背面标记出一圆周轮廓,该圆周轮廓以所述接种中心为圆心,以所述菌落圆面的半径为圆周半径;再继续培养16h-48h;然后在所述圆周轮廓区域打取菌饼;2)用步骤1)所得菌饼,采用E培养基检测井冈霉素对所述水稻纹枯病致病菌的毒力。本发明方法为进行水稻纹枯病致病菌对井冈霉素的敏感性测定或抗药性检测和监测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方法。

    一种检测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致病菌的毒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6675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177630.7

    申请日:2012-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致病菌对的毒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水稻纹枯病致病菌接种于PDA培养基中,在25℃培养2天,得到以接种中心为圆心的菌落圆面,此时在培养容器背面标记出一圆周轮廓,该圆周轮廓以所述接种中心为圆心,以所述菌落圆面的半径为圆周半径;再继续培养16h-48h;然后在所述圆周轮廓区域打取菌饼;2)用步骤1)所得菌饼,采用E培养基检测井冈霉素对所述水稻纹枯病致病菌的毒力。本发明方法为进行水稻纹枯病致病菌对井冈霉素的敏感性测定或抗药性检测和监测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方法。

    一种测定杀菌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原菌毒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60600A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200410004488.1

    申请日:2004-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体条件下测定杀菌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原菌毒力的方法,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离体条件下快速、有效测定杀菌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原菌毒力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离体条件下测定杀菌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原菌毒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玉米丝黑穗孢子悬浮液;2)在含3%葡萄糖或蔗糖的改定理查液体培养基中接种步骤1)制备的玉米丝黑穗孢子悬浮液并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待测杀菌剂,在26-28℃摇培80-90小时,测定650nm波长下不同处理的吸光值,得出待测杀菌剂的毒力。该方法为进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和混配药剂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将在玉米丝黑穗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株链霉菌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525587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10080902.X

    申请日:2009-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链霉菌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菌株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YL04 CGMCC No.2884。本发明提供的菌株YL04具有理想的生防效果和开发价值,可于田间大面积推广,重点解决蔬菜、瓜类等作物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等危害日益加重,造成严重的减产或降低产品质量的问题。本发明对丰富我国用于生物防治的菌株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为实现高产优质现代农业提供了有效措施。本发明符合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的要求和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防治棉花轮纹斑病的异菌脲与福美双混配药剂

    公开(公告)号:CN10353536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16209.9

    申请日:2013-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棉花轮纹斑病的异菌脲与福美双混配药剂。其活性成分由1-异丙胺基甲酰基-3-(3,5-二氯苯基)乙内酰脲和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组成;所述1-异丙胺基甲酰基-3-(3,5-二氯苯基)乙内酰脲与所述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的质量比为1~9:9~1。本发明通过对异菌脲与福美双进行复配,并进一步筛选获得了具有加和或者增效作用的混配比例。经过一系列室内毒力测定,最终筛选确定对棉花轮纹斑病菌丝生长抑制表现加和作用、对孢子萌发抑制表现为增效作用的异菌脲与福美双混配比例为5:5,将异菌脲与福美双5:5设定为最佳混配比例,能够有效抑制棉花轮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

    一株链霉菌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525587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80902.X

    申请日:2009-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链霉菌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菌株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YL04 CGMCC No.2884。本发明提供的菌株YL04具有理想的生防效果和开发价值,可于田间大面积推广,重点解决蔬菜、瓜类等作物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等危害日益加重,造成严重的减产或降低产品质量的问题。本发明对丰富我国用于生物防治的菌株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为实现高产优质现代农业提供了有效措施。本发明符合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的要求和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复配杀菌剂

    公开(公告)号:CN101491250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910079898.5

    申请日:2009-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复配杀菌剂及其使用方法。该复配杀菌剂,活性成分由腈菌唑与戊唑醇组成,其中,腈菌唑与戊唑醇的质量比为(5-10)∶(2-3),优选质量比为6∶(2-3),最优选为6∶2或6∶3。本发明将腈菌唑与戊唑醇复配,使戊唑醇对幼苗的矮化壮苗作用与腈菌唑的促进幼苗生长作用相结合,杜绝了戊唑醇单独使用易引起药害的弊端,以及腈菌唑种子处理易造成幼苗徒长的情况,保证了种子处理后出苗安全,幼苗健壮,且对小麦全蚀病具有良好的防效,防治效果优于单剂对照。

    一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复配杀菌剂

    公开(公告)号:CN101491250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10079898.5

    申请日:2009-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复配杀菌剂及其使用方法。该复配杀菌剂,活性成分由腈菌唑与戊唑醇组成,其中,腈菌唑与戊唑醇的质量比为(5-10)∶(2-3),优选质量比为6∶(2-3),最优选为6∶2或6∶3。本发明将腈菌唑与戊唑醇复配,使戊唑醇对幼苗的矮化壮苗作用与腈菌唑的促进幼苗生长作用相结合,杜绝了戊唑醇单独使用易引起药害的弊端,以及腈菌唑种子处理易造成幼苗徒长的情况,保证了种子处理后出苗安全,幼苗健壮,且对小麦全蚀病具有良好的防效,防治效果优于单剂对照。

    一种测定杀菌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原菌毒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5032C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410004488.1

    申请日:2004-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体条件下测定杀菌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原菌毒力的方法,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离体条件下快速、有效测定杀菌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原菌毒力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离体条件下测定杀菌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原菌毒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玉米丝黑穗孢子悬浮液;2)在含3%葡萄糖或蔗糖的改定理查液体培养基中接种步骤1)制备的玉米丝黑穗孢子悬浮液并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待测杀菌剂,在26-28℃摇培80-90小时,测定650nm波长下不同处理的吸光值,得出待测杀菌剂的毒力。该方法为进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和混配药剂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将在玉米丝黑穗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