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0351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1487923.4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1N3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 G01N2033/2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颗粒有机肥氮素转化的检测方法,包括:S1、将有机肥粉末或有机肥颗粒装入钢丝网制成的圆柱体中,形成颗粒有机肥圆柱体;S2、在多格盒的每个分格中铺设预设容重的第二土壤层,将颗粒有机肥圆柱体垂直压入预设分格的第二土壤层中;其中,每个分格的每个面上均分别设有多个通孔;S3、在预设分格的第二土壤层和颗粒有机肥圆柱体上方铺设第三土壤层,直至与预设分格的顶部齐平;S4、经过预设时间的颗粒有机肥培养之后,取出预设分格中的第二土壤层和第三土壤层进行氮素转化检测分析。本发明能方便快捷地将颗粒有机肥与其周围土壤分开,分别测定颗粒有机肥及其周围的土壤性质,更接近现实情况,所得出的氮素转化分析结果更真实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819147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108416.3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肥料,所述颗粒肥料为核-壳结构,内核包含有机肥,壳层由A类有机碳源和B类有机碳源组成,所述有机肥的含氮量≥2%,所述A类有机碳源为青储玉米秸秆、青储高粱秸秆、青储甜高粱秸秆或甘蔗茎秆,所述B类有机碳源为成熟玉米秸秆、成熟高粱秸秆或成熟甜高粱秸秆。本发明的颗粒肥料利用核-壳结构,通过生物方法利用有机碳源调控肥料中氮素的释放过程,满足作物生长对氮吸收的长期性和变速性;提高了肥料施用的氮素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一次施用肥料底肥,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的需求,降低劳动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74849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38348.X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砂性土壤的土壤结构改良剂,由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混合而成:粒径<1mm的生物质炭颗粒,相当于所述生物质炭颗粒重量10‑15%的腐植酸和/或腐植酸盐粉末,相当于所述生物质炭颗粒重量1‑5%的氧化铁粉末,相当于所述生物质炭颗粒重量30‑50%的水。采用本发明的土壤结构改良剂对砂性土壤进行改良,可提高砂性土壤团聚性,增加土壤保水性、增加土壤粘性、提高土壤保存有机质能力,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还可增加土壤固碳数量。同时,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效果明显而持久、易于大面积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8768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711487957.3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1N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0 , G01N2033/0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颗粒有机肥氮素转化的方法,其中用于检测的样品的制作方法为:培养容器底部填装第一土壤层,第一土壤层上部铺设第一尼龙网;第一尼龙网上填装第二土壤层,其高度为肥料颗粒高度的50%,第二土壤层上铺设第二尼龙网;由第二尼龙网向下压出多个凹槽,其深度为肥料颗粒高度的50%,将肥料颗粒放入凹槽中;在肥料颗粒和第二尼龙网上铺设第三尼龙网,第三尼龙网上填装第三土壤层,其高度为肥料颗粒高度的50%;第三土壤层上,铺设第四尼龙网,第四尼龙网上填装第四土壤层,以完成样品制作。将肥料颗粒与土壤分离开;可分别测定肥料颗粒及土壤的性质,以此作为评判颗粒有机肥氮素转化和向土壤供氮的依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