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9293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35593.0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A01G24/10 , A01G24/12 , A01G24/20 , A01G24/28 , C05G3/00 , C05G3/40 , C05G3/80 , C05G3/90 , C05G5/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炭基有机肥料保苗营养体,由包括腐熟有机肥、生物炭、黏土、草炭土、吸水剂、生根剂和缓释尿素的原料配比混合并液压成为圆柱体制得。本发明的产品操作方便、技术简单、成本低,可以满足作物生长时期的需求,无需追肥,有效地保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增加根系生物量,减少肥料用量,解决了作物苗期有机肥料施用不均、效率低和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4849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38348.X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砂性土壤的土壤结构改良剂,由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混合而成:粒径<1mm的生物质炭颗粒,相当于所述生物质炭颗粒重量10‑15%的腐植酸和/或腐植酸盐粉末,相当于所述生物质炭颗粒重量1‑5%的氧化铁粉末,相当于所述生物质炭颗粒重量30‑50%的水。采用本发明的土壤结构改良剂对砂性土壤进行改良,可提高砂性土壤团聚性,增加土壤保水性、增加土壤粘性、提高土壤保存有机质能力,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还可增加土壤固碳数量。同时,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效果明显而持久、易于大面积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3504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36028.0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9K17/40 , A01B79/02 , C09K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7/40 , A01B79/02 , C09K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砂姜黑土的土壤结构改良剂,由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混合而成:粒径1‑3mm的生物质炭颗粒,相当于所述生物质炭颗粒重量2‑5%的腐植酸和/或腐植酸盐粉末,相当于所述生物质炭颗粒重量2‑5%的氧化铁粉末,相当于所述生物质炭颗粒重量20‑40%的水。采用本发明的土壤结构改良剂对砂姜黑土进行改良,可提高土壤大团聚体数量,增加土壤通透性、降低土壤粘性、降低耕作阻力、延长宜耕期、增加土壤持水率,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还可增加土壤固碳数量。同时,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效果明显而持久、易于大面积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127450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621837.X
申请日:2010-12-27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9K17/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土壤团聚体促进剂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碳酸氢铵-草酸铵生产水溶性腐殖酸的方法。将风化煤、褐煤等天然材料粉碎,过筛,选用粒径<0.5mm的颗粒作为原材料;调节原材料含水量为其干基质量的30%左右,然后与碳酸氢铵细粉末、草酸铵固体粉末混合均匀,在常温下密闭放置48-72小时,并搅拌;取出在70-90℃下烘干后包装成产品。本发明具有原料丰富、技术简单、成本低、水溶性腐殖酸含量高、具有肥料功能,产品是固体等优点,烘干后产品的水溶性腐殖酸比例提高到总含量的80%以上;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碳酸氢铵交换法中的活化时间长和不能烘干的问题,以及强碱液提取法的含量低、液态运输成本高、制成固体高能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626478A
公开(公告)日:2005-06-15
申请号:CN200310117211.5
申请日:2003-12-08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腐殖酸生物肥料的方法,包括:将风化煤粉碎,过2mm筛,选用不大于0.5mm的风化煤颗粒进一步处理;调节风化煤颗粒含水量到30%,加入风化煤量10%的一价离子及其载体和20%的稳定剂,混合均匀,室温下放置1至2天,其间每6小时搅拌1次;均匀喷洒0.01%肥沃土壤水浸提液和0.1%活性引物,20-30℃培养7天,之后在60℃下烘干;处理后的风化煤与尿素、硫酸钾混合制成肥料。本发明通过施肥既可提供养分又可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做到肥、水同步,尤其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适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团聚体数量少的地区,以增加土壤保持降水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38768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711491846.X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肥氮素转化检测方法及隔离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使两个不锈钢丝网上下相接,在任一不锈钢丝网上均匀设置多个凹槽,且使两个不锈钢丝网上的凹槽相向设置;在两个不锈钢丝网之间的凹槽中放置有机肥颗粒,每个凹槽中对应放置一个有机肥颗粒;在位于上方的不锈钢丝网的上方设置第一土壤层,在位于下方的不锈钢丝网的下方设置第二土壤层;间隔一定时间之后,对第一土壤层和第二土壤层的混合物以及有机肥颗粒分别进行氮素检测分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机肥氮素转化检测方法及隔离装置,具有快速分离肥料颗粒与土壤、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显著的特点,可用于准确评价有机肥颗粒中氮素转化过程的组分变化和释放动态。
-
公开(公告)号:CN10663502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68726.1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09K17/06 , A01B79/02 , C09K10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7/06 , A01B79/02 , C09K210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盐碱地土壤改良领域的一种生物质炭‑脱硫石膏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向脱硫石膏中掺入生物质炭,制备生物质炭‑脱硫石膏土壤改良剂,该土壤改良剂解决了单独使用脱硫石膏时易结块、抛撒不均、效率低的问题,同时能够降低土壤pH和碱化度、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加快盐渍化土壤盐分的淋洗、提高土壤肥力。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技术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967386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523702.X
申请日:2010-10-25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生物质焦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燃式生物质焦生产炉。该生产炉为圆柱形,在该生产炉内设置与生产炉同心布置的内壁,内壁以内的部分为燃烧膛;在燃烧膛壁与生产炉外壁之间的环形区域的中部设置抽板,将该环形区域分为上部的炭化膛和下部的冷却膛;设置多根可燃气体回流管路,一端连接在炭化膛上部的侧壁上,另一端经由抽板下方通入燃烧膛。该生产炉利用生物质本身能量,避免化石能源的利用,低碳排放;对可燃性气体进行回收利用,热量利用率高,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炭化与冷却一体化设计,安全、高效;设计简单,成本低,可移动,能量的综合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7525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29792.3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区分不同基质吸收的丝状真菌培养器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包括圆形底盘和分离式顶盖;所述圆形底盘的内部等距分布固定连接有径向直隔板,所述圆形底盘的内部安装有两个或三个双层隔离网,所述分离式顶盖安装于圆形底盘的顶部,所述分离式顶盖的一侧开设有防水通气孔,所述圆形底盘的内部设有活动式挡板;本发明提供的区分不同基质吸收的丝状真菌培养器及其使用方法和制备方法,可以观察和测量到同一接种菌株在顺序穿过不同基质时的生长状况、对基质中C、N元素的吸收情况、菌丝内C、N的迁移情况以及基质排列顺序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深入探索丝状真菌对基质利用的复杂性,并为研发丝状真菌应用技术提供科学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5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53487.X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氮同位素标记的土壤测试品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土壤样品;分析所述土壤样品的含水量和含氮量以确定15N标记物的用量;根据15N标记物的用量确定有机碳源的用量;向所述土壤样品中加入所述15N标记物和有机碳源,培养一段时间;重复熏蒸、接种、培养步骤,直至各活性氮组分15N丰度R值的平均值在0.80‑1.60%范围内且各活性氮组分间的相对差异小于15%后,立即对土壤样品进行冷冻干燥,低温保存。该方法所得土壤测试品中各活性氮组分15N均匀分布,使精准定量评价有机肥N有效性成为可能,进而降低对有机肥N替代化肥N比例估计的误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