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04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62755.4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多层密肋复合剪力墙结构,属于结构工程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墙体、连梁以及楼板,所述墙体的两侧设有分离组合构件,该分离组合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钢构件,两个钢构件之间通过箍筋连接,其中一个钢构件预埋在墙体的边缘处,且两个钢构件间形成一浇筑空间,通过向该浇筑空间浇混凝土,使其形成一整体构件。本发明通过分离组合构件的设置,对墙体进行约束,增加墙体整体耗能能力,使其可应用于高层结构中。另外,本发明通过在密肋墙内部设置的自复位耗能支撑,可显著提高墙体耗能能力,并在强震结束后具备一定的复位能力,避免因变形过大导致竖向承重构件的二阶效应较大,引发结构倒塌。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97167.1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4H1/04 , E04B1/00 , E04B2/58 , E04B1/98 , E04H9/02 , E04B5/32 , E04C5/03 , E04C5/16 , E04C5/06 , E04C3/34 , E04B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框架部分以及剪力墙部分,所述的框架部分包括异形柱、钢梁以及楼盖;其中,所述的异形柱包括钢管以及沿着该钢管周壁设置的若干T型钢。本发明所提出的T‑O组合异形柱截面形式,可实现柱受压和受弯在组合截面上的相对分离,具有较好的受弯承载力和刚度。且利用外侧T型钢的特性,使得钢梁与异形柱之间可采用全螺栓的连接形式。同时,通过在梁柱节点处设置增强构件,以提高节点域的刚度与强度。另外,本发明还对楼盖及对剪力墙的具体结构进行优化,并提出对应的节点连接方式,从而形成一种能够快速装配,且连接稳定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97137.0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4H1/04 , E04B1/00 , E04B1/98 , E04H9/02 , E04B5/32 , E04C5/03 , E04C5/16 , E04C5/06 , E04C3/34 , E04B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体系,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异形柱、钢梁以及楼盖。其中,所述的异形柱为T‑O型异形柱,其包括钢管以及设置在该钢管外侧的若干T型钢;所述楼盖的下盖板设置于H型钢梁的下翼缘上,且该H型钢梁的腹板上穿设有搭接钢筋;同时,在下盖板宽度的连接方向上形成有凹槽,通过在凹槽内放置连接构件,然后现浇混凝土将两块下盖板在宽度方向进行拼接。这种结构方式,不仅可降低整体楼盖厚度,还可以保证下盖板在跨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连接强度。另外,本发明基于T‑O型异形柱的基础上,还提供了柱间竖向连接节点、梁柱节点形式,在保证节点体系高装配率的同时,使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与整体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869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93883.2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多层密肋复合剪力墙结构,属于结构工程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墙体、连梁以及楼板,所述墙体的两侧设有分离组合构件,该分离组合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钢构件,两个钢构件之间通过箍筋连接,其中一个钢构件预埋在墙体的边缘处,且两个钢构件间形成一浇筑空间,通过向该浇筑空间浇混凝土,使其形成一整体构件。本发明通过分离组合构件的设置,对墙体进行约束,增加墙体整体耗能能力,使其可应用于高层结构中。另外,本发明通过在密肋墙内部设置的自复位耗能支撑,可显著提高墙体耗能能力,并在强震结束后具备一定的复位能力,避免因变形过大导致竖向承重构件的二阶效应较大,引发结构倒塌。
-
公开(公告)号:CN1187281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62752.0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4H1/04 , E04B1/00 , E04B2/58 , E04B1/98 , E04H9/02 , E04B5/32 , E04C5/03 , E04C5/16 , E04C5/06 , E04C3/34 , E04B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框架部分以及剪力墙部分,所述的框架部分包括异形柱、钢梁以及楼盖;其中,所述的异形柱包括钢管以及沿着该钢管周壁设置的若干T型钢。本发明所提出的T‑O组合异形柱截面形式,可实现柱受压和受弯在组合截面上的相对分离,具有较好的受弯承载力和刚度。且利用外侧T型钢的特性,使得钢梁与异形柱之间可采用全螺栓的连接形式。同时,通过在梁柱节点处设置增强构件,以提高节点域的刚度与强度。另外,本发明还对楼盖及对剪力墙的具体结构进行优化,并提出对应的节点连接方式,从而形成一种能够快速装配,且连接稳定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87048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62746.5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4H1/04 , E04B1/00 , E04B1/98 , E04H9/02 , E04B5/32 , E04C5/03 , E04C5/16 , E04C5/06 , E04C3/34 , E04B1/41 , E04B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体系,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异形柱、钢梁以及楼盖。其中,所述的异形柱为T‑O型异形柱,其包括钢管以及设置在该钢管外侧的若干T型钢;所述楼盖的下盖板设置于H型钢梁的下翼缘上,且该H型钢梁的腹板上穿设有搭接钢筋;同时,在下盖板宽度的连接方向上形成有凹槽,通过在凹槽内放置连接构件,然后现浇混凝土将两块下盖板在宽度方向进行拼接。这种结构方式,不仅可降低整体楼盖厚度,还可以保证下盖板在跨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连接强度。另外,本发明基于T‑O型异形柱的基础上,还提供了柱间竖向连接节点、梁柱节点形式,在保证节点体系高装配率的同时,使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与整体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99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96765.5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承载柱,包括混凝土基座,在混凝土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槽腔;预制钢撑位于安装槽腔内设置有多组,多组预制钢撑围合形成插接腔室;中心调节支撑管外壁与插接腔室抵靠结合;中心立柱下端与安装槽腔的槽底结合;型钢横梁水平设置在中心立柱的上端位置,中间连接体设置在相邻型钢横梁的连接端位置,且中间连接体上设置有刚性绳索,刚性绳索的一端与中心调节支撑管连接,调节机构调节中心调节支撑管竖直方向升降实施对刚性绳索的拉紧,该中心承载柱能够方便立柱与基座的安装,并且可以实施对立柱的支撑,以抵御型钢横梁施加给立柱不均匀的水平力矩,确保立柱与基座结合的稳定性,确保整个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782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39273.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转炉快速三维重构方法,属于点云三维重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S1、采集数据:对钢包车不同的部位进行扫描,采集转炉的炉顶、炉身、炉底各部分的点云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S2、特征点检测:将步骤S1预处理所得转炉点云数据进行特征点检测;步骤S3、对预处理得到的点云数据进行点云分割以及点云配准;步骤S4、三维重构:利用三维重构算法对转炉点云进行曲面重构,获得转炉三维模型。本发明利用点云三维重构的特征,不仅获得更加全面精准的转炉整体三维信息,而且可以提供转炉的详细几何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8818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48539.3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扫描投影信息综合检测设备及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支架以及设备箱,所述的设备箱内设有连接轴,该连接轴的一端贯穿设备箱的顶板连接有检测部,且该检测部随着连接轴进行同步移动;所述的连接轴连接有转动组件以及升降组件;其中,所述的转动组件用于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所述的升降组件用于带动连接轴进行升降运动。本发明通过转动组件可带动激光扫描仪进行旋转,通过升降组件可带动激光扫描仪进行升降移动,从而为激光扫描仪提供不同角度和高度上的检测,可有效减少检测死角,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本发明中激光扫描仪可边转动边升降,从而使得激光扫描仪的扫描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
公开(公告)号:CN1187680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18978.X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3D打印混凝土用再生机制砂制备设备及方法。通过输送机构将原固废料经输送机构输送至均化箱内并通过出料分管进行分流,铺装在转动的的分选筛盘上,通过固废带动辗辊辊压,在辊压时,经过清理组件将筛孔反向清孔防止辊压导致的堵塞问题,同时防堵时上行配合辗辊实现对粉料的破碎,辊压同步清孔的同时相较于堵后清理效果会更好,且破碎时上行能够有效增加横向挤压力度,破碎质量会大大提升。破碎后的固废依次经过洗涤箱洗涤、干燥箱干燥、蛟龙输送至搅拌罐内进行改性处理,最终得到能够应用于3D打印混凝土用的再生机制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