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847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73846.1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原位生成Cu2S纳米颗粒改性的高压直流用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压直流绝缘环氧树脂技术领域,包括环氧树脂,填料,固化剂和促进剂,其中,填料包括Al2O3微米颗粒基础填料和原位生成Cu2S纳米颗粒增强填料;Cu2S纳米颗粒通过N,N‑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在环氧树脂中原位还原制得。Cu2S纳米颗粒在基体中分散性好,与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Cu2S纳米颗粒由于与环氧界面陷阱的形成以及表面缺陷态的增加,一方面可以在界面处形成载流子陷阱,增强直流电阻率,另一方面作为半导体可以在环氧树脂中分散电场,减小局部电场强度,从而降低电晕放电的风险,提高绝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0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4163.8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 G01R31/327 , G01R19/00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高压GIS绝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暗电流测量的直流绝缘气体状态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不同气体压力、不同导杆粗糙度以及不同电场特性下绝缘气体暗电流信号;对所获取的绝缘气体暗电流信号进行处理求取得到每个电场强度下对应的平均暗电流值;基于SVM算法对平均暗电流值进行不同条件下绝缘气体的绝缘裕度的评估,完成对绝缘气体的状态评估。本发明通过实时测量暗电流信号并进行处理,能够实现对绝缘气体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动态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2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73853.1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与材料科学交叉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聚合物界面的电学性能评价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分别构建聚合物分子模型和金属晶面模型;将金属晶面模型的真空层结合聚合物分子模型构建得到金属/聚合物界面模型;通过对金属/聚合物界面模型优化处理得到电荷注入势垒和电荷密度差;设定参考值,将电荷注入势垒和电荷密度差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评价得到金属/聚合物界面的电荷传输特性以及电荷分布状态。本发明通过优化金属/聚合物界面模型,可以获得电荷注入势垒和电荷密度差。这两个参数共同反映了界面处电荷的传输特性和分布状态,为全面评价金属/聚合物界面的电学性能提供了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0755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76852.8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流GIS/GIL用金属微粒陷阱及筒体结构,包括:微粒陷阱本体,微粒陷阱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微粒捕获槽,微粒捕获槽包括圆弧面和斜切面,斜切面一端与圆弧面的一端相接,且斜切面朝向圆弧面内侧倾斜。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金属微粒容易从捕获槽口二次逃逸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捕获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5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55139.1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411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2 , G06N3/006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OIP套管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建模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先基于从现实变压器OIP套管获取到的样本数据并根据各个样本数据对应的OIP套管状态对所述样本数据进行分类,可得到非故障样本数据和不同故障类型的样本数据,然后将故障样本数据输入预设的GAN网络模型,通过GAN算法对异常样本进行扩充以使得异常状态样本的数量与正常状态下的数据量相匹配,确保样本数量平衡以确保所构建的OIP套管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学习效果的稳定性,将输出的套管样本数据总集输入到SVM分类器模型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即可得到OIP套管健康状态评估模型,解决了现有的套管健康状态评估准确度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7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19615.9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50/06 , G06Q10/0639 , G06N3/08 , G06F40/211 , G06F16/3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管理模式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抽水蓄能电站的项目案例数据;从项目案例数据中,提取出与价值共创视角下的预设项目管理模式分析体系相关的目标语句;根据目标语句,对预设项目管理模式分析体系进行更新处理,得到价值共创视角下的抽水蓄能电站的目标项目管理模式分析体系;根据目标项目管理模式分析体系,构建抽水蓄能电站的项目管理模式分析模型;通过项目管理模式分析模型,对抽水蓄能电站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得到抽水蓄能电站的项目管理模式分析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管理模式分析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0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4165.7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 G01R31/327 , G01R1/18 , G06F1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直流GIS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适用于直流GIS的局部放电识别方法及系统,采集直流GIS上未知缺陷的局部放电信号,根据未知缺陷的局部放电信号中的放电时间和放电量的关系,得到脉冲序列表征图;将脉冲序列表征图输入得到的至训练好的GIS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模型,进行缺陷识别,得到识别结果;根据人工观察已知缺陷的局部放电图谱特征,与未知缺陷对比做出人工裁决,将人工裁决结果和识别结果结合,得到对于未知缺陷的判定结果。本方法能够快速对直流GIS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局部放电现象进行分类并识别出具体缺陷类型,有利于直流GIS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7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65206.6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研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的仿真方法及系统、终端及介质,通过获取气体侧暗电流数据,构建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仿真模型,并将气体侧暗电流数据中设置为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仿真模型物理场的边界条件,实现对任意气体和气压下的表面电荷分布特性计算,不受限于现有的气体的正负离子的扩散系数、复合系数、离子对生成率和迁移系数参数有限的问题;在所划分的自适应网格划分中根据边界条件求解物理场计算模型,获得电荷分布及电场分布特性,完成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仿真,提高了计算效率以及对直流GIS/GIL中关键绝缘件的表面电荷分布特性以及时空演化规律仿真的准确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30698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65208.5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酚A基六官能团树脂/玻璃纤维/二乙烯三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将双酚A和甲醛加热搅拌均匀后,加入环氧氯丙烷和NaOH水溶液,升温加热搅拌均匀后,加入甲基乙基酮,经脱盐,蒸馏树脂,得到双酚A基六官能团树脂,再将双酚A基六官能团树脂与二乙烯三胺混合均匀并涂覆于若干玻璃纤维上,经高温固化,压制,冷却后,得到双酚A基六官能团树脂/玻璃纤维/二乙烯三胺复合材料。双酚A基六官能团树脂与二乙烯三胺交联,使环氧树脂分子链更加紧密,形成稳定的交联结构,提高了固化效率,使得产物具有更高的硬度和玻璃化温度。玻璃纤维的掺杂使得环氧树脂的机械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3069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65202.8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萘酚基三官能团树脂/碳纤维/二乙烯三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树脂技术领域,包括:将β‑萘酚基三官能团树脂与二乙烯三胺混合均匀并涂覆于若干碳纤维上,经高温固化,压制,冷却后,得到β‑萘酚基三官能团树脂/碳纤维/二乙烯三胺复合材料;β‑萘酚基三官能团树脂是由β‑萘酚、甲醛和环氧氯丙烷在碱性介质条件下经聚合反应制得。通过β‑萘酚基三官能团树脂与具有氨基的固化剂二乙烯三胺交联反应,使得环氧树脂分子链更加紧密,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形成稳定的交联结构,不仅提高了环氧树脂的固化效率,而且使得固化产物具有更高的硬度和玻璃化温度。碳纤维的掺杂使得环氧树脂的机械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