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055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89016.9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Inventor: 苗红璞 , 李成 , 陈树平 , 李俊华 , 阳少军 , 丘东锋 , 陈飞 , 王灿胜 , 王彦海 , 黄学能 , 贤柱英 , 全浩 , 罗朝宇 , 石习双 , 刘康林 , 张存德 , 韦保荣 , 张云 , 韩玉康 , 陈浩 , 郑杨亮 , 张予阳 , 温才权 , 潘剑华 , 潘龙斌 , 杨流智 , 严剑锋 , 伍泓乐 , 甘戈炎 , 黄飞 , 卢海波 , 卢一岸 , 米鹏远 , 丁琦 , 李恩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水装置及输电塔,散水装置包括蓄水本体、排水管及控制机构。其中,蓄水本体设有蓄水腔,蓄水本体的顶壁设有与蓄水腔连通的进水口,蓄水本体的底部设有与蓄水腔连通的排水口;排水管的一端与排水口连通;控制机构设置于蓄水腔内,以能够控制排水口导通或隔断。本申请仅需在输铁塔的角钢上按高度分层安装散水装置即可投入工作,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输电塔,且安装便捷,制作成本低,大大降低了工作量以及成本,在实现散水效果的同时性价比更高。另外,本申请中的散水装置不需要对输电塔周围的地形进行勘察和规划,适用各种类型的输电塔,在减少塔脚汇水的同时也能保护塔脚不被雨水腐蚀和浸透。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6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01573.1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Inventor: 李成 , 苗红璞 , 陈树平 , 李俊华 , 阳少军 , 丘东锋 , 陈飞 , 王灿胜 , 王彦海 , 黄学能 , 贤柱英 , 全浩 , 罗朝宇 , 石习双 , 刘康林 , 张存德 , 韦保荣 , 张云 , 韩玉康 , 陈浩 , 郑杨亮 , 郑武略 , 张予阳 , 温才权 , 潘剑华 , 潘龙斌 , 杨流智 , 严剑锋 , 伍泓乐 , 甘戈炎 , 黄飞 , 卢海波 , 卢一岸 , 米鹏远 , 丁琦 , 李洪文 , 袁吉 , 周冬阳 , 马琪 , 王元军 , 袁震 , 樊长海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F30/27 , G06F30/23 , G06N3/04 , G06N3/08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输电铁塔安全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铁塔的各个塔腿的位移信息、所述铁塔所受风荷载的风速信息和风向角信息;将所述位移信息、所述风速信息和所述风向角信息,输入训练完成的应力预测模型,得到针对所述铁塔的预测应力值;基于所述预测应力值与基准应力值之间的对比结果,确定所述铁塔的安全状态。该方法在考虑塔腿支座位移对铁塔安全性影响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风速与风向角等环境因素对铁塔安全性的影响,可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并且通过应力预测模型进行应力值的预测,不受人的主观经验影响,相较于其他评估方法,减少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同时减少了传统人工测量的工作量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8938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47553.6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 , 深圳金三立视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飞 , 李成 , 杨伟强 , 张宇 , 申余彪 , 伍泓乐 , 牛晓雷 , 张云 , 陈占翰 , 严剑锋 , 肖潇 , 温才权 , 陈飞 , 黄学能 , 全浩 , 贤柱英 , 石习双 , 张存德 , 刘康林 , 韦保荣 , 郭壮军 , 陈树平 , 王飞 , 韦海 , 朱张华 , 李洪文 , 刘振华 , 岑宇海 , 莫铭光 , 张亚洲 , 邓诗聪 , 耿艳旭 , 卢一岸 , 袁吉 , 卢海波 , 韦衍泰 , 潘剑华 , 李先宁 , 潘龙斌 , 杨流智 , 马春亮 , 罗朝宇 , 吴志远 , 谷春 , 丁琦 , 甘戈炎 , 米鹏远 , 李双林 , 曹东 , 柳宜涛 , 伍明麟 , 熊国进
IPC: G06V10/764 , G06V10/40 , G06V20/52 , G06V10/776 , G06V10/24 , G06V10/74 , G06T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施工用场景图像识别监测系统,涉及输变电设备领域,包括:施工特征提取模块,所述施工特征提取模块获取施工规范和施工标准,得到标准尺寸数据库;模式识别训练模块,所述模式识别训练模块进行分类器设计;图像校正模块,所述图像校正模块得到场景示意图;场景特征提取模块,所述场景特征提取模块进行特征提取和选择;模式匹配模块,所述模式匹配模块判断第一特征集是否处于完工状态;监测比对模块,所述监测比对模块判断第一特征集的尺寸信息是否合格。通过设置模式识别训练模块、图像校正模块、场景特征提取模块和模式匹配模块,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输电线,能在第一时间重新进行施工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579729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46387.1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 , 武汉艾维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云 , 朱彬彬 , 黄学能 , 程文胜 , 全浩 , 李成 , 石习双 , 陈树平 , 黄飞 , 杨增强 , 刘康林 , 张存德 , 韦保荣 , 郭壮军 , 熊国进 , 司增威 , 朱张华 , 邓诗聪 , 韦衍泰 , 袁吉 , 米鹏远 , 黄志杰 , 郑沁 , 申余彪 , 牛晓雷 , 伍泓乐 , 冷超 , 丁琦 , 甘铖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44 , G06V10/56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99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嵌入式绝缘子憎水性识别方法、装置和嵌入式移动检测设备。通过基于多个不同样本憎水等级的绝缘子图像样本对预训练绝缘子检测模型训练得到目标绝缘子检测模型,将目标绝缘子检测模型基于编码器解码器架构嵌入设置在嵌入式移动检测设备中,其中憎水等级基于绝缘子湿润部分的比例确定,通过目标绝缘子检测模型,基于携带有水珠的待识别绝缘子的待识别图像的亮度特征、颜色特征和水珠特征输出憎水等级。相较于传统通过人工识别绝缘子憎水等级的方式,本方案基于绝缘子图像样本训练出目标绝缘子检测模型并嵌入设置在嵌入式移动检测设备中,通过该设备可以随时基于采集到的待识别图像进行绝缘子憎水等级的识别,提高了憎水性识别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93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47430.2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 , 深圳金三立视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飞 , 李成 , 杨伟强 , 张宇 , 陈飞 , 黄学能 , 全浩 , 申余彪 , 伍泓乐 , 牛晓雷 , 张云 , 陈占翰 , 贤柱英 , 石习双 , 张存德 , 刘康林 , 韦保荣 , 郭壮军 , 陈树平 , 王飞 , 韦海 , 朱张华 , 李洪文 , 刘振华 , 岑宇海 , 莫铭光 , 张亚洲 , 邓诗聪 , 耿艳旭 , 卢一岸 , 韦衍泰 , 袁吉 , 卢海波 , 潘剑华 , 李先宁 , 潘龙斌 , 杨流智 , 严剑锋 , 肖潇 , 温才权 , 马春亮 , 罗朝宇 , 吴志远 , 谷春 , 丁琦 , 甘戈炎 , 米鹏远 , 李双林 , 曹东 , 柳宜涛 , 伍明麟 , 熊国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树障阻碍隐患识别预测警报系统,涉及输电线路智能运检领域,包括:图像获取模块和图像预处理模块;轮廓识别模块,所述轮廓识别模块识别输电线树障图像信息中的树木轮廓;输电线识别模块,所述输电线识别模块识别输电线树障图像信息中的输电线范围轮廓;距离判断模块,所述距离判断模块计算树木轮廓到输电线范围轮廓的最短距离;生长方向预测模块,所述生长方向预测模块判断树木轮廓的生长方向;距离预测模块,所述距离预测模块预测树木轮廓与输电线范围轮廓的最短距离;预警模块,所述预警模块发出预警。通过设置距离判断模块、生长方向预测模块和距离预测模块,减少无效计算部分,提升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217956535U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22132273.4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
Inventor: 张云 , 司增威 , 米鹏远 , 陈树平 , 刘尧华 , 陈占翰 , 韦保荣 , 刘康林 , 石习双 , 张存德 , 甘瑜 , 牛晓雷 , 吕智 , 黄志杰 , 帅义军 , 吕传宏 , 周曦 , 陈光威 , 莫厚鑫 , 肖永兴 , 杨增强 , 韦海 , 李洪文 , 袁吉 , 谭俐珉 , 李豪 , 罗宇 , 冷超 , 盘一江 , 莫铭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高空传递系统,输电线路高空传递系统能够作用在输电线路的导线上,包括:无人机、传递绳以及第一轮盘,无人机用于将传递绳投放至导线上,以使传递绳跨过所述导线,位于导线其中一侧的传递绳用于与待传递物连接,位于导线另一侧的传递绳绕设在第一轮盘上,第一轮盘用于绕其中心轴自转以使传递绳上的待传递物靠近或远离导线。在整个传递过程中,作业人员可直接通过操控第一轮盘的转动方向即可实现待传递物的传送。此外,由于待传递物与传递绳之间相连,因此,待传递物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其与传递绳之间不会出现相对滑动的现象,因此,使得输电线路高空传递系统在工作时具有较高稳定性及安全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