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4003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14398.X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IPC: G01R31/12 , G06F18/214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预测高海拔空气间隙放电电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样本数据集;S2.构建BP神经网络,将数据集输入BP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S3.判断BP神经网络是否训练完成,如是,则进入步骤S4,如否,则更新参数,返回步骤S2;S4.将待测样本输入至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中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34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484282.6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海拔地区电力设备高压端双环均压环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电力设备和双环均压环进行几何建模;S2.用粒子表征几何参数组合,得到初始粒子群,然后计算初始粒子群对应的几何参数组合下的电力设备表面最大电场强度值Ei‑max1和和均压环沿面最大电场强度值Ei‑max2;S3.计算出适应度函数值Fitness;S4.寻找个体极值Pbest和群体极值Gbest,基于个体极值和群体极值更新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得到更新后的粒子群;S5.判断群体极值是否稳定;S6.校验步骤S5中稳定的群体极值对应的双环均压环沿面最大电场强度是否小于校正后的双环均压环起晕电场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237759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10567056.5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重庆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变电设备放电强度测定系统及测定方法,包括:放电装置,用于模拟放电;脉冲电压发生器,用于向放电装置输出不同电荷量的脉冲电压并使放电装置放电;电压发生器,用于向放电装置输出不同电压并使放电装置进行不同放电强度的放电;紫外放电检测仪,用于检测放电装置在不同放电强度下的紫外光子数量以及输变电设备放电的紫外光子数量并输出;示波器,用于采集在放电装置放电时采集脉冲电压波形以及电压发生器输出的电压使放电装置放电时的放电脉冲电压波形并输出;处理器,用于判断输变电设备的放电强度及放电量,能够对输变电设备的放电量及放电强度进行准确量化测定,为技术人员提供客观的判断依据,指导技术人员对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准确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4237759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567056.5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重庆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变电设备放电强度测定系统及测定方法,包括:放电装置,用于模拟放电;脉冲电压发生器,用于向放电装置输出不同电荷量的脉冲电压并使放电装置放电;电压发生器,用于向放电装置输出不同电压并使放电装置进行不同放电强度的放电;紫外放电检测仪,用于检测放电装置在不同放电强度下的紫外光子数量以及输变电设备放电的紫外光子数量并输出;示波器,用于采集在放电装置放电时采集脉冲电压波形以及电压发生器输出的电压使放电装置放电时的放电脉冲电压波形并输出;处理器,用于判断输变电设备的放电强度及放电量,能够对输变电设备的放电量及放电强度进行准确量化测定,为技术人员提供客观的判断依据,指导技术人员对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准确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89332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51319.4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操作过电压下空气间隙绝缘闪络概率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目标输电线路的仿真模型,并将仿真模型中的输电线路分为若干段;对仿真模型中的每一段输电线路施加操作过电压,确定操作过电压的过电压均值#imgabs0#和过电压标准差σs;在实验室环境中对与目标输电线路相同的空气间隙进行操作过电压放电试验,确定50%放电电压U50以及放电电压标准偏差σ1;基于过电压均值#imgabs1#过电压标准差σs、50%放电电压U50以及放电电压标准偏差σ1确定目标输电线路单个空气间隙的闪络失效概率PS;基于单个空气间隙确定第w段输电线路的空气间隙闪络失效概率PZw。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6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11816.1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绝缘子形状对闪络电压影响的爬电距离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基准绝缘子和与基准绝缘子具有不同形状的样本绝缘子,并确定基准绝缘子和样本绝缘子的几何爬电距离;S2.在实验室环境中对基准绝缘子和样本绝缘子施加电压,并确定基准绝缘子的闪络电压U1和样本绝缘子的闪络电压UX;S3.基于基准绝缘子和样本绝缘子的几何爬电距离和闪络电压确定出不同形状的形状修正系数ki,其中,i表示第i中形状的绝缘子;S4.基于形状修正系数ki确定待测绝缘子在实际工况下的闪络电压UY;S5.判断待测绝缘子的闪络电压UY是否小于待测绝缘子所在电力系统的工作电压,如否,则待测绝缘子的有效爬电距离为待测绝缘子的几何爬电距离,如是,则对待测绝缘子的有效爬电距离进行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61509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01954.9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交流作用下固定间距电力设备高压端球电极直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具有不同直径的多个球电极,且多个球电极材质相同;S2.依次向各球电极与接地体之间施加交流电压,并记录球电极和接地体之间的击穿电压,并确定出各球电极与接地体之间的50%击穿电压U50;S3.将每个球电极的50%击穿电压U50与该球电极与接地体之间的间距D拟合成U50‑D关系曲线;S4.计算每一条U50‑D关系曲线的极大值,并找出极大值最大的U50‑D关系曲线所对应的球电极的直径作为当前电力设备高压端球电极的最优直径。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1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11801.5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待测空气间隙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S2.确定待测空气间隙的极间距离;S3.构建空气间隙击穿电压计算模型,并基于环境参数和极间距离计算待测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其中,空气间隙击穿电压计算模型包括低气压短间距计算模型和高气压长间距计算模型,通过上述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考虑到环境参数以及空气间隙自身间距的因素,能够对低气压短间距情形和高气压长间距情形的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进行准确计算,从而为后续的运维措施制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而且整个过程简单,降低工作量,方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400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21386.X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湿度对空气间隙放电影响的修正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实验室中控制环境湿度为30%,并对针‑板空气间隙施加电压并采集针‑板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S2.实时采集实际工况环境中的湿度,并确定目标空气间隙的湿度修正系数kRH;S3.根据湿度修正系数以及针‑板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计算出目标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并根据放电电压确定出空气间隙的电极距离;通过上述方法,在试验室环境中模拟不同的环境场合,得到不同空气间隙的修正系数,然后根据空气间隙的使用场合以及修正系数推算出放电电压,再结合实际场合进行空气间隙的电极布置,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而且能够与实际环境相结合,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84340.5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海拔地区电力设备高压端单环均压环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电力设备和单环均压环进行几何建模;S2.将几何模型转换为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单环均压环几何参数组合下的电场、电位分布结果;S3.将典型几何参数和典型几何参数对应的优化指标输入至BP神经网络中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S4.将非典型几何参数输入至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中,预测得到非典型几何参数对应的优化指标;S5.构建与优化指标相关的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极值寻优;S6.对单环均压环布置进行安全约束;S7.确定出小于安全约束条件的最优几何参数组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