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611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11801.5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待测空气间隙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S2.确定待测空气间隙的极间距离;S3.构建空气间隙击穿电压计算模型,并基于环境参数和极间距离计算待测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其中,空气间隙击穿电压计算模型包括低气压短间距计算模型和高气压长间距计算模型,通过上述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考虑到环境参数以及空气间隙自身间距的因素,能够对低气压短间距情形和高气压长间距情形的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进行准确计算,从而为后续的运维措施制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而且整个过程简单,降低工作量,方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400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21386.X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湿度对空气间隙放电影响的修正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实验室中控制环境湿度为30%,并对针‑板空气间隙施加电压并采集针‑板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S2.实时采集实际工况环境中的湿度,并确定目标空气间隙的湿度修正系数kRH;S3.根据湿度修正系数以及针‑板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计算出目标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并根据放电电压确定出空气间隙的电极距离;通过上述方法,在试验室环境中模拟不同的环境场合,得到不同空气间隙的修正系数,然后根据空气间隙的使用场合以及修正系数推算出放电电压,再结合实际场合进行空气间隙的电极布置,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而且能够与实际环境相结合,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84340.5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海拔地区电力设备高压端单环均压环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电力设备和单环均压环进行几何建模;S2.将几何模型转换为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单环均压环几何参数组合下的电场、电位分布结果;S3.将典型几何参数和典型几何参数对应的优化指标输入至BP神经网络中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S4.将非典型几何参数输入至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中,预测得到非典型几何参数对应的优化指标;S5.构建与优化指标相关的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极值寻优;S6.对单环均压环布置进行安全约束;S7.确定出小于安全约束条件的最优几何参数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20503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601976.5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冲击作用下固定间距电力设备高压端球电极直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具有不同直径的多个球电极,且多个球电极材质相同;S2.分别向各球电极与接地体之间施加冲击电压,并记录球电极和接地体之间的击穿电压,并确定出各球电极与接地体之间的50%击穿电压U50;S3.采集施加冲击电压时的气象参数;S4.构建考虑气象参数的每个球电极的击穿电压U50与该球电极和接地体之间间距d关系模型U50‑d,并求解每个球电极关系模型U50‑d的极小值;S5.找出极小值中的最大值,并将极小值最大的关系模型U50‑D对应的球电极的直径作为最优球电极直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55527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22092.9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阻片筛选方法、装置和筛选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完成对整批电阻片中的当前批次电阻片施加第一序列冲击电流的情况下,对当前批次电阻片进行缺陷检测,得到第一次筛选合格率;在完成对当前批次电阻片施加第二序列冲击电流的情况下,对当前批次电阻片进行缺陷检测,得到第二次筛选合格率;在完成对当前批次电阻片施加第三序列冲击电流的情况下,对当前批次电阻片进行缺陷检测,得到第三次筛选合格率;直至确认整批电阻片中的各批次电阻片均为合格电阻片,则确定完成针对直流避雷器的电阻片筛选。本申请通过方波与正弦半波组合筛选,提高直流避雷器缺陷电阻片的筛除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73195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23006.6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避雷器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确定参数的避雷器的参数限定条件;参数限定条件包括:避雷器的操作冲击保护水平电压和避雷器的冲击持续时间;基于避雷器的冲击持续时间,以及预先设定的过电压倍数与冲击持续时间的对应关系,得到避雷器的过电压倍数,并利用避雷器的过电压倍数,以及避雷器的操作冲击保护水平电压,得到避雷器的参考电压;根据避雷器的参考电压,确定避雷器的避雷器参数。采用本方法能够准确地确定避雷器的避雷器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8838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82289.7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卢文浩 , 胡上茂 , 景茂恒 , 刘刚 , 彭翔 , 贾磊 , 肖翔 , 廖民传 , 崔彦捷 , 张义 , 黎卫国 , 冯瑞发 , 胡泰山 , 吴泳聪 , 梅棋 , 刘浩 , 祁汭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地极技术领域,公开了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本发明对于通过主电缆连接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的接地极,将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至内绝缘层进行逐层剥离,形成台阶状断面,并将台阶状断面处露出的导体层与连接有所述引流电缆的金属连接板连接,将主电缆的另一端连接至导流中心终端塔;本发明改进了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结构,提升铠装层与主电缆直接的沿面绝缘能力,有效解决接地极主电缆铠装层的环流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34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484282.6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海拔地区电力设备高压端双环均压环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电力设备和双环均压环进行几何建模;S2.用粒子表征几何参数组合,得到初始粒子群,然后计算初始粒子群对应的几何参数组合下的电力设备表面最大电场强度值Ei‑max1和和均压环沿面最大电场强度值Ei‑max2;S3.计算出适应度函数值Fitness;S4.寻找个体极值Pbest和群体极值Gbest,基于个体极值和群体极值更新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得到更新后的粒子群;S5.判断群体极值是否稳定;S6.校验步骤S5中稳定的群体极值对应的双环均压环沿面最大电场强度是否小于校正后的双环均压环起晕电场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3003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521912.4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直流光纤绝缘子材料选型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各层待选绝缘材料的电气参数和结构参数;在根据电气参数、确认各层待选绝缘材料当前满足中部结构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直流光纤绝缘子的电压等级,处理电气参数和结构参数,得到各层待选绝缘材料所承担的实际场强;其中,中部结构条件用于表征直流光纤绝缘子的中部均匀电场分布要求;若实际场强小于待选绝缘材料的许用场强,则确认待选绝缘材料满足端部结构条件,将待选绝缘材料确认为直流光纤绝缘子内部的目标绝缘材料;端部结构条件用于表征直流光纤绝缘子的端部不均匀电场分布要求。本申请能够优化光纤复合绝缘子内部绝缘材料选型。
-
公开(公告)号:CN11509721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04035.8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卢文浩 , 胡上茂 , 景茂恒 , 刘刚 , 彭翔 , 贾磊 , 肖翔 , 蔡汉生 , 廖民传 , 屈路 , 崔彦捷 , 张义 , 黎卫国 , 冯瑞发 , 胡泰山 , 吴泳聪 , 姚成 , 梅棋 , 刘浩 , 祁汭晗
IPC: G01R27/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地极接地电阻变化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利用直流工程处于单极大地运行时,获得极址导流中心母线的电压监测参数,确定电压监测参数变化量,再根据电压监测参数变化量换算出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变化量,不需要在接地极远端设置辅助极,即可实现对接地极接地电阻的远程监测,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直流工程投入使用后难以实现接地极接地电阻的在线监测的技术问题。
-
-
-
-
-
-
-
-
-